灰頭鴉雀

灰頭鴉雀

灰頭鴉雀(學名:Paradoxornis gularis)為鶲科鴉雀屬的鳥類。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紅褐色或棕褐色,兩翅和尾表面同背。外側飛羽外翈同背,內翈暗褐色或黑褐色。常見於竹林或其他樹木的下木間。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灰頭鴉雀 灰頭鴉雀

中文名: 灰頭鴉雀

物種分類雀形目 > 鶯科> 鴉雀屬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Paradoxornis gularis 

俗名金色鳥形山雀

英文名: Grey-headed Parrotbill

拉丁名: Paradoxornis gularis

科 名: 鶯科Sylviidae

描 述:體大(18厘米)的褐色鴉雀。特徵為頭灰色,橘黃。頭側有黑色長條紋,喉中心黑色。下體餘部白色。 虹膜-紅褐;嘴-橘黃;腳-灰色。
叫 聲:單聲jieu或約四聲的快速清脆叫聲chiu-chiu-chiu-chiu,帶沙啞的吱叫聲。
體 型: 體重♂28-30g,♀26-28g;體長♂158-182mm,♀175mm;嘴峰♂14-15mm,♀13-15mm;翅♂78-85mm,♀76-82mm;尾♂75-80mm,♀69-79mm;跗蹠♂25-26mm,♀24-27mm (海南亞種) 。

亞種

灰頭鴉雀華南亞種(學名:Paradoxornis gularis fokiensis)。在中國大陸,分布於中國南部各省、北抵四川、湖南、湖南、浙江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掛墩。
灰頭鴉雀海南亞種(學名:Paradoxornis gularis hainanus),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五指山。

物種特徵

灰頭鴉雀 灰頭鴉雀

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黑色,頭頂至後頸灰色或深灰色,先白色或淡灰色,眼圈白色,眼後、耳羽和頸側灰色,或淡灰色,眼上有一長而粗著的黑色眉,向前延伸至額側,與黑色的額部相連為一體,向後延伸在頸側,極為醒目。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紅褐色或棕褐色,兩翅和尾表面同背。外側飛羽外翈同背,內翈暗褐色或黑褐色。頦、頰白色,有的頦微具黑點,中部黑色。胸、腹等其餘下體概為白色。 虹膜褐色,嘴橙黃色,腳趾鉛褐色或黑褐色。

野外鑑別特徵:小型鳥類,體長16-18cm。嘴短而粗厚,橙黃色,似鸚鵡嘴。頭頂至枕灰色,前額黑色,有一條長而寬闊的黑色眉紋從黑色的額部伸出沿眼上向後一直延伸到頸側,極為醒目,眼圈白色,眼後耳羽和頸側亦為灰色。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概為棕褐色,頰和下體白色,喉中部黑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國內還未見有與之相似的種類。

分布範圍

錫金至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常見留鳥,指名亞種應見於西藏東南部;fokiensis於長江以南及四川;hainanus於海南島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雲南西部貢山、南部西雙版納、東南部馬關,四川南部重慶、合江、西南部馬邊、中部峨眉、寶興、彭縣,貴州北部遵義、綏陽、江口,廣西瑤山和廣東北部,福建中部和西北部,往北至浙江、安徽南部、湖南北部沅陵等長江流域以南的華南以及西南地區和海南島等地。

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錫金、不丹、孟加拉國印度阿薩姆、緬甸泰國寮國越南等地。

生活習性

 灰頭鴉雀 灰頭鴉雀

遷 徙: 留鳥

生 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800m以下的山地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緣灌叢中。
食 性: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習 性: 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3-5隻至10多隻的小群,有時亦見成20-30隻的大群,在林下灌叢或竹叢中活動,性活潑,行動敏捷,頻繁地在灌木枝間跳躍或飛來飛去,有時亦飛到樹頂活動,偶爾下到地上草叢中覓食。

物種繁殖

繁殖期4-6月間。通常營巢於林下幼樹或竹的枝杈間,呈杯狀,主要由竹葉和枯草構成,併網以蜘蛛網。巢的大小為外徑10cm,內徑6.5cm,高8.7cm,深5cm。每窩產卵2-4枚,多為3枚。卵淡綠色,被有淡紫色深層斑和淡草黃色與褐色淺層髮絲狀細紋和細斑,卵為橢圓形或寬卵圓形,卵的大小為22-22.5mm×17-18mm。

保護現狀

灰頭鴉雀 灰頭鴉雀

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灰頭鴉雀在中國曾廣泛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種群數量亦較豐富。但近來在不少地方已很難見到,僅部分地區還較常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