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患

基本信息

火患
拼音:huǒ huàn
注音:ㄏㄨㄛˇ ㄏㄨㄢˋ
[詞語解釋]
火災。《韓非子·喻老》:“是以 白圭 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漢書·霍光傳》:“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新唐書·楊於陵傳》:“﹝ 於陵 ﹞教民陶瓦易蒲屋,以絕火患。”
[譯文]
有一個拜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還堆積著柴草。他便對主人說:“把煙囪改為拐彎的,使柴草遠離(煙囪)。不然的話,將會有發生火災的隱患。”主人沉默而不答應。不久後,家裡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 於是,(主人)殺牛置辦酒席,答謝鄰人們。被火燒傷的人安排在上席,其餘的按照功勞依次排定座位,卻不邀請提“曲突”建議的客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那位客人的話,也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也不會有火患。現在評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麼)提‘曲突徙薪’建議的人沒有受到答謝、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成了上客呢?” 主人於是醒悟邀請了那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