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雲縣臨港產業區

灌雲縣臨港產業區地處江蘇省東北部、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市南部,東臨黃海,南靠新沂河與灌河口入海交匯處,西、北為灌西鹽場,是東隴海經濟帶與沿海經濟帶交叉輻射區。 園區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按照港口倉儲區、精細化工區、高新技術產業園、船舶工業園、新能源及材料區、裝備製造區、生態發展區、現代農業園、燕尾新城區、生態休閒區十大板塊規劃建設,重點發展港口及物流、船舶、金屬材料、裝備製造、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產業。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來,灌雲縣委、縣政府搶抓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蘇北地區納入長三角經濟發展一體化總體布局和連雲港被被批准為國家中東西合作示範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堅持“港、城、產”三位一體、聯動並進,園區聚集輻射效應、支撐拉動作用、配套服務功能逐步增強。

灌雲縣臨港產業區地處江蘇省東北部、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市南部,東臨黃海,南靠新沂河與灌河口入海交匯處,西、北為灌西鹽場,是東隴海經濟帶與沿海經濟帶交叉輻射區。區位交通優勢明顯,通江達海的灌河水深7-11.5米,航道疏浚後,常年可通航萬噸級以上船舶。324省道直通園區,226省道穿區、242省道近區而過,規劃的沿海鐵路支線抵達燕尾港港口。園區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按照港口倉儲區、精細化工區、高新技術產業園、船舶工業園、新能源及材料區、裝備製造區、生態發展區、現代農業園、燕尾新城區、生態休閒區十大板塊規劃建設,重點發展港口及物流、船舶、金屬材料、裝備製造、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等產業。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來,灌雲縣委、縣政府搶抓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蘇北地區納入長三角經濟發展一體化總體布局和連雲港被被批准為國家中東西合作示範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堅持“港、城、產”三位一體、聯動並進,園區聚集輻射效應、支撐拉動作用、配套服務功能逐步增強。截至目前,園區已建成區45平方公里,形成了“五縱九橫”、總長196公里的道路網路,日供水5萬噸的自來水廠、日處理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在建的3萬噸級碼頭年底前竣工投用,3*3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園區已吸納投資過億元項目180個,其中超10億元項目17個。2010年實現產值132億元,財政總收入12億元。今年預計產值將達到220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20億元。目前,園區既有國電、華電為代表的央企大集團的新能源項目,又有閏土、索普、豪森等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基地型項目,還有正大紙業、華融石材等為代表的基礎型項目,形成了百萬載重噸造船、50萬噸染料精細化工、50萬噸精製鹽、10萬千瓦新能源的生產能力。今年以來,先後引進了投資200億元的正大紙業、36億元的華融石材加工、投資30億元年產60萬噸的不鏽鋼等重特大項目,以及新型電池材料、非併網風電海水淡化等高科技項目,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質的飛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