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江蘇省地級市]

null[江蘇省地級市]

連雲港,江蘇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海州”,海域6677平方公里。因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又因海港,得名連雲港。位於中國沿海中部,東瀕黃海,屬溫帶季風氣候,東部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西與徐州市、宿遷市相連,南部與淮安市和鹽城市毗鄰,北至西北與山東省日照市、臨沂市相鄰,下轄3個區、3個縣,總面積7615平方公里。 2017年常住人口451.84萬人。 連雲港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一帶一路”交匯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合作示範點、上海合作組織出海基地、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東海水晶之都。 連雲港是《鏡花緣》、《西遊記》的文化起源地,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

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

連雲港沿海美景 連雲港沿海美景

夏商時代:屬徐州人方東夷。

西周時代:屬青州(一說兗州)人方國東夷。

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魯後楚,屬郯子國。

秦代屬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下邳、淮陰、盱眙、東陽、堂邑、廣陵、凌12個縣。

西漢屬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良城、下邳、平曲、戚、開陽、臨沂、利城、海西、蘭祺、南城、山鄉、即邱、祝祺、費、厚丘、容邱、東安、合鄉、丞、建陽、曲陽、司吾、於鄉、都陽、陰平、吾鄉、武陽、新陽、建凌、昌慮、都平、建鄉、平曲38個縣。

東漢時期隸屬於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鄉、昌慮、贛榆、陰平13個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連雲港城市美景 連雲港城市美景

三國魏時屬東海國,該國轄朐縣、郯城、蘭陵、襄 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城11個縣。

西晉時期隸屬於徐州東海郡,該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邱、昌慮、合鄉、贛榆12個縣。

東晉時期屬東海郡,先後歸於後趙、前燕、南燕、東晉。該轄朐縣、郯城、利城、襄賁、祝祺、厚邱、贛榆7個縣。

南朝前期屬東海郡,該郡轄齊郡、東莞、琅玡、西海、東海、北海郡;南朝後期僑置青州、冀州,轄地同上。

南朝齊、梁僑置:

東莞郡、琅玡郡,轄即丘、南東莞、北東莞3個縣

北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5個縣;

北海郡,轄都昌、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7個縣;

齊郡。轄臨淄、齊安、宿豫、尉氏、平慮、昌國、益都、西安、泰9個縣。

1.

東莞郡、琅玡郡,轄即丘、南東莞、北東莞3個縣

2.

北東海郡,轄襄賁、僮、下邳、厚丘、曲城5個縣;

3.

北海郡,轄都昌、廣饒、贛榆、膠東、劇、下密、平壽7個縣;

4.

齊郡。轄臨淄、齊安、宿豫、尉氏、平慮、昌國、益都、西安、泰9個縣。

北朝東魏僑置琅玡郡(稱海州朐縣):

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東、勃海3個縣。

東海郡,轄贛榆、安流、廣饒、下密4個縣;

海西郡,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

沭陽郡,轄下邳、臨渣、懷文、服武4個縣;

琅玡郡,轄朐、海安、山寧3個縣;

武陵郡,轄上鮮、浴安2個縣。

1.

東彭城郡,轄龍沮、安東、勃海3個縣。

2.

東海郡,轄贛榆、安流、廣饒、下密4個縣;

3.

海西郡,轄襄賁、海西、臨海3個縣;

4.

沭陽郡,轄下邳、臨渣、懷文、服武4個縣;

5.

琅玡郡,轄朐、海安、山寧3個縣;

6.

武陵郡,轄上鮮、浴安2個縣。

北齊、北周置海州:

東海郡,轄廣饒、東海2個縣;

朐山郡,轄朐山縣;

武陵郡,轄上鮮、洛安2個縣;

沭陽郡,轄沭陽縣;

海安郡,轄襄賁縣。

1.

東海郡,轄廣饒、東海2個縣;

2.

朐山郡,轄朐山縣;

3.

武陵郡,轄上鮮、洛安2個縣;

4.

沭陽郡,轄沭陽縣;

5.

海安郡,轄襄賁縣。

宋元時期

連雲港景點 連雲港景點

宋太宗至道三年(998年),分天下為十五路,海州屬淮南路。宋神宗熙寧五年(1073年),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海州屬淮南東路。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年—1131年),海州為金侵占。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2年),海州復歸南宋。宋孝宗隆興年間(1163年—1165年),海州再割讓金國。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20年),海州再歸南宋。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年),海州改為西海州。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西海州為元所占,復改為海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9年),升為海州路總管府,領朐山、沭陽、贛榆(懷仁縣改)、東海縣及錄事司。後改為海寧府。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4年),海寧府改為海寧州,錄事司與東海縣均併入朐山縣。海寧州改屬淮安府路。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2年),設立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海寧州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淮東道宣慰司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淮安路。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海寧州歸吳,屬江南行中書省。

明清時期

連雲港城市風光 連雲港城市風光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海寧州復改名海州,屬淮安府 ,廢朐山縣,沭陽縣直屬淮安府。海州至此保有州治和贛榆縣,從唐貞觀元年(627年)以來的局面從此被打破,相當於今天連雲港區、贛榆縣、東海縣、灌雲縣、灌南縣。同年,廢江南行中書省,海州屬中書省淮安府。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1年),廢行中書省,淮安府歸六部直轄。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海州為滿清侵占。

清順治二年(1645年),設江南省,屬江南省淮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出江蘇省,海州屬江蘇省淮安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升為直隸州,統州治及贛榆、沭陽二縣,脫離淮安府管轄,相當於今連雲港區、贛榆縣、東海縣、沭陽縣、灌雲縣、灌南縣、響水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隸州為東海縣。縣治設於今海州區。因東瀕大海,故稱東海。4月,析縣境東部11鎮設定新縣灌雲縣。東海縣初屬江蘇省徐海道,後屬江蘇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隴海鐵路終端港建成。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將東海、灌雲各劃出一部分成立連雲市,區域:臨洪口以南,燒香河以北,東至東西連島,西沿臨洪河新浦、板浦以東為範圍。為江蘇省第三個省轄市和全國較早的省轄市(民國時期市縣平級)。

連雲港民主路 連雲港民主路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軍封鎖隴海鐵路,東海縣境域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分。以隴海鐵路為界,中國共產黨先後建立了兩個抗日民主政府。鐵路南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1月建立的東海縣民主政府屬華中局淮海區,大部分地域屬沭陽縣,包括今東海縣安峰鎮、曲陽鄉、房山鎮、平明鎮和張灣鄉南部。鐵路北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建立海陵縣民主政府,先後屬山東省魯中南行政區、濱海區、臨沂專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海陵縣更名為東海縣(1949年5月,路南東海縣撤銷,其所轄區域併入沭陽縣和灌雲縣,此後,只有一個東海縣,屬山東臨沂專區。隴海鐵路北縣境西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後屬郯城縣,包括今桃林鎮、山左口鄉和李埝鄉西部)。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日,連雲市第一任市長張振漢到任。(因爆發抗戰,連雲市籌備被迫中止,故1946年才出現市長)。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0日,中共魯中南行署轉山東省政府命令:東海縣境劃新浦、海州、連雲港、雲台山地區設立新海連特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連雲港城市風光 連雲港城市風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屬山東魯中南行政區。先稱新海連特區後稱新海連市(1949年11月建立),轄新海市、連雲市、雲台辦事處(後又分前雲台區、後雲台區)兩市一區。 新海連市時,轄新華區、民主區、錦屏區、浦西區、雲台區、連雲區等7個區。1950年5月,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合併為新海縣,年底恢復新海連市和東海縣建制,隸屬山東省臨沂專區。

1953年1月1日起劃入江蘇省,屬徐州專區管轄,1961年10月1日,新海連市面向連島、背倚雲台山,因港得名改連雲港,1962年升為江蘇省轄市。1983年國家地市體改時,江蘇省將原徐州地區的贛榆、東海兩縣與原淮陰地區的灌雲縣劃歸連雲港;1996年江蘇省又將淮陰市的灌南縣劃歸連雲港,轄四縣四區。

2001年10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雲台區,將雲台區的朝陽鎮、徐圩鎮、板橋鎮和中雲街道劃歸連雲區管轄,南城鎮、花果山鄉、雲台鄉和猴嘴街道劃歸新浦區管轄。

連雲港市全景 連雲港市全景

2014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贛榆縣,設立連雲港市贛榆區;撤銷新浦區、海州區,設立新的連雲港市海州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連雲港下轄3個市轄區、3個縣級行政區:海州區、連雲區、贛榆區、灌南縣、東海縣、灌雲縣,市人民政府駐海州區朝陽東路69號。

縣區面積政府駐地下轄地區
海州區727新建東路海州街道、幸福路街道、朐陽街道、洪門街道、新壩鎮、錦屏鎮、板浦鎮、寧海街道、浦東街道、浦西街道、新東街道、新南街道、路南街道、新海街道、花果山街道、南城街道、雲台街道、浦南鎮;雲台農場、南雲台林場、崗埠農場
連雲區 766 連雲新城 墟溝街道、海州灣街道、連雲街道、連島街道、板橋街道、徐圩街道、朝陽街道、雲山街道、宿城街道、高公島街道、中雲街道、猴嘴街道、東辛農場
贛榆區 1363 青口鎮 青口鎮、柘汪鎮、石橋鎮、金山鎮、黑林鎮、厲莊鎮、海頭鎮、塔山鎮、贛馬鎮、班莊鎮、城頭鎮、城西鎮、宋莊鎮、沙河鎮、墩尚鎮
灌雲縣 1539 伊山鎮 伊山鎮、侍莊鄉、東王集鄉、圖河鄉、楊集鎮、同興鎮、下車鎮、南崗鄉、四隊鎮、龍苴鎮、圩豐鎮、小伊鄉、燕尾港鎮
東海縣 2041 牛山鎮 牛山街道、白塔埠鎮、黃川鎮、石樑河鎮、青湖鎮、石榴街道、溫泉鎮、雙店鎮、桃林鎮、洪莊鎮、安峰鎮、房山鎮、平明鎮、駝峰鄉、李埝鄉、山左口鄉、石湖鄉、曲陽鄉、張灣鄉、東海經濟開發區
灌南縣 1033 新安鎮 新安鎮、堆溝港鎮、北陳集鎮、張店鎮、三口鎮、孟興莊鎮、湯溝鎮、百祿鎮、田樓鎮、李集鄉、新集鎮
面積單位:平方千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連雲港位於中國沿海中部,江蘇省東北部,處於北緯33°59′~35°07′、東經118°24′~119°48′之間。東瀕黃海,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與山東日照市接壤,西與山東臨沂市和江蘇徐州市毗鄰,南連江蘇宿遷市、淮安市和鹽城市。東西最大橫距約12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32千米。土地總面積7499.9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759.4平方千米,市區建成區面積1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連雲港遊玩海島 連雲港遊玩海島

連雲港位於魯中南丘陵與淮北平原的結合部,境內山海齊觀,平 原、大海、高山齊全,河湖、丘陵、灘涂、濕地、海島俱備。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形如一隻飛向海洋的彩蝶。地貌基本分布為西部崗嶺區、中部平原區、東部沿海區和雲台山區四大部分。西部丘陵海拔100米~200米。中部平原海拔3米~5米,主要是山前傾斜平原、洪水沖積平原、及濱海平原3類,總面積5409平方千米。擁有耕地面積3797.9平方千米。東部沿海主要是約700平方千米鹽田和480平方千米灘涂。雲台山脈屬於沂蒙山的余脈,有大小山峰214座,其中雲台山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為江蘇省最高峰。連雲港有雲台山、錦屏山、馬陵山、羽山等山脈。連雲港有標準海岸線162千米,21個島嶼,其中東西連島為江蘇第一大島,面積7.57平方千米,基岩海岸為江蘇省獨有。

氣候

連雲港處於暖溫帶南部,常年平均氣溫14℃,1月平均溫度-0.4℃,極端低溫-19.5℃:7月平均溫度26.5℃,極端高溫39.9℃。歷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無霜期為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受海洋的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的季風氣候,略有海洋性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四季分明,寒暑宜人,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常年平均氣溫14.1℃,歷年平均降水883.6毫米,常年無霜期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水文

連雲港水系基本屬於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沂沭地區的主要排洪河道新沂河、新沭河等均從市內入海,故有“洪水走廊”之稱。境內還有玉帶河、龍尾河、興莊河、青口河、銹針河、柴米河、薔薇河、善後河、鹽河等大小乾支河道40餘條,有17條為直接入海河流,有鹽河等河直接與運河及長江相通。連雲港共有水庫168座,其中石樑河、小塔山、安峰山水庫較大。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海州灣畔 海州灣畔

截至2017年6月,連雲港水資源總量56億立方米,利用率達40%。境內河網稠密,有大小乾支河道53條,其中17條為直接入海河流。連雲港共有水庫168座,其中石樑河水庫為江蘇省最大水庫,可蓄水4億立方米。連雲港沿海地區面積99.33平方千米,其中可利用的占30%。水資源總量56億立方米,利用率40%;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600立方米。

動物資源

連雲港動物資源主要分水生、陸生和鳥類。水生動物中的海洋水產品占連雲港水產品總量的72.8%,海州灣漁場為中國8大漁場之一。主要經濟魚類為帶魚、鰳魚、黃魚、加吉魚4大類。近海水域和內陸水域主要生產對蝦、海帶及淡水魚類。陸上動物主要為人工飼養的畜禽品種,達12科、18屬、90多個品種。連雲港有各種鳥類225種,列入國家珍稀保護鳥類計31種。

礦產資源

截至2017年6月,連雲港境內探明礦產資源40餘種,有磷、蛇紋石、水晶、石英等。東海縣水晶儲量、品位居中國之首,收購量占全國一半以上,是中國最大的矽產業基地和水晶工藝品、矽微粉、碳化矽等產品的加工和出口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6年底,連雲港市戶籍人口533.99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3.43萬人,增長0.6%。其中,市區222.69萬人。常住人口449.64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2.27萬人,增長0.5%。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0.68萬人,比2015年增加8.07萬人,增長3.0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0.2%,比2015年提高1.5個百分點。

2017年全市年末戶籍人口532.5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43萬人,下降0.3%。其中,市區222.61萬人。常住人口451.8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20萬人,增長0.5%。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8.78萬人,比上年增加8.1萬人,增長2.99%。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1.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民族

截至2017年6月,連雲港共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景頗族、科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全族、京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基諾族等49個民族。

政治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項雪龍
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方偉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加培
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劉海濤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立斌

參考資料來源:

友好城市

類別城市
國內友好城市新疆烏魯木齊市 、陝西寶雞市、山東臨沂市、河南商丘市、四川綿陽市
國際友好城市日本堺市、韓國木浦市、紐西蘭內皮爾市、澳大利亞吉朗市、俄羅斯伏爾加斯基市、日本佐賀市
友好交流城市日本新宮市、德國威爾堡市、美國休斯敦市 、韓國群山市 、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

經濟

綜述

2016年,連雲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76.48億元,增長7.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1.56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1049.90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025.02億元,增長9.8%。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雙雙跨上千億台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首超50000元,達到52986元。

連雲港市贛榆區漁港 連雲港市贛榆區漁港

2016年,連雲港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7:44.2:43.1。工業化進程逐步提高,工業在全市經濟中的主體地位逐步提升,工業化率為35.8%,比2015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增加 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3.1%,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016年,連雲港新增城鎮就業5.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95%。年末高校畢業生整體就業率穩定在92%以上,轉移農村勞動力2.65萬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0.53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000個,“雙零”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在100家規模以上企業建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完善87個鄉鎮勞動人事爭議專業性調解組織。

2016年,連雲港新增私營企業1.01萬戶,增長17.5%,年末全市註冊私營企業達到6.77萬戶;新增個體工商戶3.62萬戶,增長24.0%,年末全市個體工商戶達到18.69萬戶。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指數均有所上漲。除醫療保健類上漲12.9%漲幅較大外,其他漲幅均在3%以下,依次為食品菸酒類、其他用品和服務、居住、衣著、交通和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務、教育文化和娛樂,漲幅分別為2.9%、1.0%、0.8%、0.6%、0.3%、0.3%、0.1%。工業生產者價格有所回升。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2%,其中生產資料上漲0.1%,生活資料上漲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2%。

2016年,連雲港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1.47億元,下降27.5%。其中:實現稅收收入170.80億元,下降28.1%。分地區看,市區、三縣分別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4.91億元和66.56億元,分別下降16.1%和44.1%。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4.78億元,比2015年減少55.00億元,下降12.8%。用於民生支出達到七成,其中教育支出71.41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36.83億元,醫療衛生31.36億元,城鄉社區事務49.80億元。

2016年,連雲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85.16億元,增長14.8%。其中,工業投資1487.34億元,增長17.5%;服務業投資850.35億元,增長8.2%;房地產開發投資235.41億元,增長14.6%。

2016年,連雲港完成工業投資1487.34億元,增長17.5%,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達72.0%。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完成投資252.2億元,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投資164.0億元,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投資99.0億元,農副食品加工業投資82.2億元,專用設備製造業投資68.5億元,醫藥製造業投資59.4億元,通用設備製造業投資52.1億元。全年完成民間投資1622.7億元,增長15.0%,占全市投資的比重為68.0%。民間投資主要投向製造業和房地產業,其中製造業1119.9億元,占全市民間投資69.0%,房地產業241.6億元,占全市民間投資14.9%。全年億元以上在建重大項目644個,比2015年增加115個,完成投資1502.8億元,占全部投資額的63.0%。

2016年,連雲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230元,增長9.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53元,增長8.3%。其中,工資性收入15195元,增長8.4%;經營淨收入5458元,增長6.5%;財產性收入2316元,增長13.9%;轉移性收入4884元,增長7.3%。城鎮居民人均消費18344元,增長6.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932元,增長9.0%。其中,工資性收入6462元,增長9.4%;家庭經營收入4854元,增長7.2%;財產性收入190元,增長15.8%;轉移性收入2425元,增長11.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113元,增長11.7%。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40.31億元,比上年增加235.15億元,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3.42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1179.86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1147.03億元,增長8.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8577元,增長6.8%。

第一產業

2016年,連雲港糧食播種面積752.3萬畝,比2015年減少1.6萬畝;畝產479.6公斤,比2015年減少0.7公斤;總產360.8萬噸,比2015年減少1.4萬噸。其中,夏糧播種面積363.2萬畝,比2015年減少1萬畝;畝產393.7公斤,比2015年增加0.2公斤;總產143萬噸,比2015年減少0.3萬噸。秋糧播種面積389.1萬畝,比2015年減少0.6萬畝;畝產559.8公斤,比2015年減少1.7公斤;總產217.8萬噸,比2015年減少1萬噸。

2016年,連雲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家,省級48家,市級180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0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1150億元,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1.96。

2016年,連雲港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7萬畝,建成7個省級萬畝“菜籃子”工程蔬菜生產基地,面積達8.2萬畝;東海縣桃林鎮北芹村獲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2016年,連雲港新增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企業4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1家,三星級2家,累計分別為1家、2家、7家。新建省級休閒觀光農業示範村2個,累計為9個。新建市級休閒觀光農業示範村20個,累計為50個。各類休閒觀光農業經營主體達200多個。

第二產業

2016年,連雲港169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6225.87億元,增長12.2%。其中,輕工業總產值1984.07億元,增長17.3%,快於全市5.1個百分點;重工業總產值4241.80億元,增長10.0%。

2016年,連雲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051.58億元,增長12.4%。實現利潤總額465.17億元,增長10.0%,利潤率為7.7%。虧損企業114家,比2015年減少31家,下降21.4%;虧損企業虧損額10.05億元,增長15.7%。

2016年,連雲港1552家企業規模以上小微企業實現總產值2790.57億元,增長19.1%,高於全市平均水平6.9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66.2%,拉動全市工業生產增長8.1個百分點。142家大中型企業總產值增長7.1%,對全市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33.8%,拉動全市工業生產增長4.1個百分點。

2016年,連雲港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48.73億元,增長3.0%。其中,房屋建築工程總產值600.74億元,增長2.2%;安裝工程總產值47.99億元,增長17.4%。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5309.1萬平方米,與2015年基本持平;房屋竣工面積2306.1萬平方米,增長10.6%。

除正式行政區外,連雲港市還下轄6個城市功能區:新海新區、連雲新城、徐圩新區 ( 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雲台山風景名勝區。

第三產業

2016年,連雲港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3.31億元,增長12.4%。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83.92億元,增長29.8%;零售業745.72億元,增長8.3%;住宿業13.86億元,增長42.8%;餐飲業89.80億元,增長32.7%。限額以上單位中,糧油食品類實現零售額50.0億元,增長44%;服裝類21.23億元,增長25.8%;金銀珠寶類15.45億元,增長17.6%;家用電器類19.41億元,增長19.4%;中西藥品類31.9億元,增長14.9%;石油製品類90.0億元,增長2.4%;汽車類70.0億元,增長10.8%。全年實際到帳註冊外資5.50億美元,下降31.3%。進出口總額70.40億美元,下降12.5%。其中出口總額36.84億美元,下降9.3%。

2016年,連雲港實現旅遊總收入395.40億元,增長15.5%。接待國內遊客3011萬人次,增長12.2%;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91.58億元,增長15.6%。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2.26萬人次,增長11.2%;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281萬美元,增長10.5%。月牙島、孔望山、桃花澗、後雲台山等景區擴建改造快速實施,花果山景區成功創建5A級景區。

2016年,連雲港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555.48億元,比年初增加391.56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住戶存款1179.91億元,比年初增加123.94億元,同比增長11.7%。金融機構貸款餘額2093.9億元,比年初增加266.22億元,同比增長14.6%。全年保險業務總收入69.78億元,增長20.8%。其中,壽險保費收入41.58億元,增長22.3%;財產險保費收入20.97億元,增長17.0%;健康險保費收入5.87億元,增長26.9%;意外險保費收入1.36億元,增長12.8%。保險業務總支出23.20億元,增長31.1%。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6年,連雲港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78%,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3%。高新技術企業增至226家,實現工業總產值2432.08億元,增長12.0%,對全市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38.5%,拉動全市生產增長4.7個百分點。其中,“三新”產業實現總產值2214.68億元,新材料製造業、新能源製造業、生物醫藥製造業分別為1397.50億元、241.78億元、575.40億元。

教育事業

2016年,連雲港新建中國小2所,改造中國小校舍31.4萬平方米,安排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3978人。在蘇北率先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教育強市步伐不斷加快。全市所有縣區全部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國家級督導認定,新海實驗中學代表隊獲得“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全國總冠軍。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9%,比2015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7.4%,比2015年提高0.2個百分點。

連雲港高校名單
層次學校名稱
本科院校 淮海工學院(原淮海大學)(江蘇海洋大學(籌))
獨立學院淮海工學院東港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
專科 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海州師範學院(籌))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 (連雲港科技學院(籌))
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雲港校區
高職 江蘇省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中醫藥職業學院(籌)) 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糧食科技職業學院(籌))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
縣(市、區)學校名稱
海州區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連雲港外國語學校
連雲區江蘇省連雲港高級中學
贛榆區江蘇省贛榆高級中學、江蘇省贛榆第一中學、江蘇省海頭高級中學、連雲港市城頭高級中學、贛榆智賢中學、連雲港市贛馬高級中學
東海縣江蘇省東海高級中學、江蘇省白塔高級中學、東海縣石榴高級中學、東海縣第二中學
灌雲縣江蘇省灌雲高級中學、江蘇省板浦高級中學、灌雲縣第一中學、南京師範大學灌雲附屬中學
灌南縣江蘇省灌南高級中學
註:連雲港外國語學校因初高中未分離,一直未參與普通高中四星級評估。直至2014年學校高中部晉升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該校根據《連雲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工作意見》與四星級高中同時參與第一錄取批次,並在四星級高中錄取結束後錄取。
連雲港市區部分優秀中國小
層次學校名稱
國中 連雲港市新海實驗中學 連雲港市海寧中學連雲港外國語學校
連雲港市海州實驗中學連雲港東港中學連雲港市西苑中學
國小 連雲港市解放路國小 連雲港市海寧國小連雲港市建寧國小
連雲港市新海國小連雲港市海州實驗國小連雲港市幸福路國小
連雲港師專一附小連雲港師專二附小連雲港師專三附小
連雲港市墟溝國小連雲港市院前國小

文化事業

2016年,連雲港首批建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25家,新增公共文化場館39個,新建市圖書館分館12個。現代淮海戲《辣媽犟爸》參加第三屆江蘇文化藝術節並獲優秀劇目獎,《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填補了本土兒童劇空白,《決戰花果山》網頁遊戲成功上線,實現了遊戲研發零的突破。製作發放5萬張農家書屋借閱證,200家“一卡通”農家書屋與縣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全年組織舉辦廣場文化活動、“港城一家親”社區文化節等各類文化活動2萬餘場次,送戲下鄉1328場。市圖書館入選國家第三批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項目,東海縣入圍省級書香城市示範縣,灌南縣成功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醫療衛生

2016年,連雲港第一人民醫院新海院區項目竣工,市精神衛生中心建成投用。新建醫養融合型養老機構 2 家,贛榆區人民醫院養老護理院、市東方醫院“東方康復養老中心”投入運營。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分級診療制度加快構建,基層醫療機構首診量達到60%。贛榆區人民醫院建成國家三級綜合性醫院。

2016年,連雲港發布《建設健康連雲港行動計畫(2016-2020)》,通過廣場活動、市民健康學校、健康大講堂、媒體專欄、健康教育講師團巡講等方式,大力普及健康知識;積極倡導健康運動,舉辦各類健身活動,學校體育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全年新增居民健康卡50餘萬張,獲評全國“居民健康卡普及套用先進單位”。

連雲港市區公共衛生機構
名稱別稱性質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通灌院區 連雲港市人民醫院、市兒童醫院、市口腔醫院、市腦科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新海院區市一院新海新區醫院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東區分院(新浦) 連雲港市鹽場醫院、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西區分院(海州) 連雲港市海州醫院、腫瘤醫院 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婦幼保健院 連雲港市第三人民醫院、市婦產醫院 三級甲等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中醫院 連雲港市腦病醫院 三級甲等中醫院
連雲港市第四人民醫院新浦東院區 連雲港市傳染病、結核病醫院 三級傳染病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第四人民醫院海州西院區 連雲港市傳染病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 三級傳染病專科醫院
連雲港市東方醫院 連雲港市涉外醫院、紅十字醫院 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東方醫院連雲分院 連雲港市海港醫院、港務局職工醫院 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四九醫院 連雲港市黃海醫院 149醫院、二級綜合醫院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眼科醫院 連雲港市眼科醫院 二級專科眼科醫院
連雲港市贛榆區人民醫院贛榆縣人民醫院三級綜合醫院

體育事業

2016年,連雲港三名運動員入選第31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實現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新成立市級體育協會6家,總數達到52家,組織比賽活動45項,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20期。市、縣區全面建成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

郵電通信

2016年,連雲港郵政通訊總收入42.27億元,增長9.1%。其中,郵政速遞業務收入11.18億元,增長18.4%;通訊業務總收入31.09億元,增長6.0%。年末,全市電話用戶486.93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418.29萬戶。網際網路用戶404.33萬戶,增長12.9%,其中固定寬頻接入用戶119.07萬戶,增長7.6%。

基礎設施

2016年,連雲港城市快速公交、公共腳踏車等綠色出行網路不斷完善,城市飲用水“雙源雙線”工程建成投用。市區新增綠地300公頃,建成區綠地率達37.6%,綠化覆蓋率達40.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4平方米。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加快實施,擴建月牙島濕地公園,新建創智綠園、香海湖公園、新絲路公園,修復郁洲公園景觀;新改建廟嶺遊園、西鹽河櫻花園、和煦園等9個街頭遊園。重點中心鎮和臨海城鎮完成驗收,東海溫泉、贛榆班莊獲批省級重點及特色鎮;連雲區連島街道西連島村西連島等11個美麗鄉村示範項目完成建設,海州區浦南鎮龍浦村大官莊等8個村莊獲批省級康居村莊,連雲區宿城街道大竹園村大竹園、贛榆區金山鎮徐福村後徐福獲批省級傳統村落項目。創成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圓滿通過國家技術評估。

2016年,連雲港改造背街小巷,完成東大新村、玉帶新村、海寧小區、薔薇小區等23個老舊小區309條53千米背街小巷改造。整治河道,整治生活污水排口105個,完成黑臭水體排查並實施綜合治理。改造危舊房,改造農村危舊房1065戶,完成漁民上岸安居工程327戶。推進保障房建設,新增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性貸款133億元,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1500套,基本建成11000套。加快實施公用事業,薔薇湖輸水泵站調試運行,海州水廠深度處理加快建設,大浦、墟溝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快速實施;新建供水、污水、燃氣等各類管網60千米,新增燃氣10800戶。城市供水普及率達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2%,燃氣氣化率達99.98%。

其他事業

2016年,連雲港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至214平方千米。全面加快“三軸一環三圈”建設,港城大道、花果山大道、海濱大道等城市發展主軸、環雲台山大道和高鐵、空港、海港三大特色商圈建設強勢推進。開發區創智綠園、贛榆火車站廣場改造獲批省級試點,綜合管廊獲批省級試點城市。

2016年,連雲港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為76.5%,PM2.5濃度值為46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2位。22個省控考核斷面中,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Ⅲ類水比例為63.6%,劣Ⅴ類水比例為13.6%,15條入海河流劣Ⅴ類水比例為26.7%,均達到年度考核目標。在全國地級市中第一個開展戰略環評試點,並通過環保部專家論證暨驗收。東海縣、贛榆區通過國家級生態縣區驗收,市開發區獲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區,海州區、連雲區通過省級生態區技術評估。

交通

概況

連雲港位於南北過渡和陸海過渡的交匯點,是國際通道新亞歐大陸橋(中國境內為隴海、蘭新鐵路)東端橋頭堡,是隴海鐵路、沿海鐵路兩大國家幹線鐵路的交匯點,也是中國南北、東西最長的兩條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和連霍高速的惟一交點。具有海運、陸運相結合的優勢。是國家規劃的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

連雲港形成海、河、陸、空四通八達的立體化、現代化的交通網路,具備較強的物流承載和運輸能力。

鐵路

連雲港是隴海鐵路、沿海鐵路兩大國家幹線鐵路的交匯點,更是“八橫八縱”高鐵網中陸橋通道、沿海通道的交匯點。 目前設有連雲港東站、連雲港站、東海縣站、贛榆站4個客運站。境內鐵路全長99248米,可直達全國各大中城市,並開通至鄭州、西安、成都、蘭州、阿拉山口和綿陽等地的貨櫃運輸“五定”班列,以及至阿拉木圖、塔什乾的中亞班列和至伊斯坦堡的中歐班列, 承擔新亞歐大陸橋90%以上的過境貨櫃運輸。

連雲港依託隴海鐵路,連雲港鐵路客運和貨運列車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武漢、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並通過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等連線中國各地。

連雲港通過青鹽鐵路連線濟青高鐵、京滬高鐵, 開通直達濟南、石家莊、瀋陽方向的動車。

2018年12月26日,青鹽鐵路開通運營。連雲港初步形成以隴海鐵路、青鹽鐵路為骨架的T形鐵路運行網路,正式邁入“高鐵時代”。

截至2018年12月,連雲港在建的鐵路有連鎮鐵路、連徐客運專線 ,進行前期工作的鐵路有臨連鐵路 ,規劃的鐵路有連宿蚌鐵路 、臨連城際鐵路 、連鹽高速鐵路(沿海高速鐵路)。

鐵路等級功能定位時速鐵路名稱推進情況連雲港境內設站
國鐵Ⅰ級 幹線鐵路 (客貨共線) 160km/h隴海鐵路通車東海縣站、白塔埠站、包莊站、連雲港站、鹽坨站、雲台山站、連雲港東站、墟溝站、連雲站
快速鐵路 (客貨共線) 200km/h 青鹽鐵路 (沿海鐵路) 通車贛榆北站、贛榆站、連雲港站、海州站、董集站、灌雲東站、包莊站、東辛站、徐圩站
200km/h連宿蚌鐵路規劃預留連雲港站、海州站
高速鐵路客運專線350km/h 連徐客運專線 (隴海客運專線) 在建連雲港站、東海縣站
350km/h 連鹽高速鐵路 (沿海高速鐵路) 規劃預留連雲港北站、墩尚鎮站、連雲港站、董集站、灌雲東站
250km/h (預留300km/h) 連鎮鐵路 在建連雲港站、董集站、灌雲站、灌南站
350km/h臨連城際鐵路預可行性研究沙河站、墩尚鎮站、連雲港站
國鐵Ⅱ級 普速鐵路 (貨運線) 120km/h臨連鐵路前期工作界埃站、董馬莊站、趙莊站、包莊站、連雲港站

航空

連雲港白塔埠國際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占地5平方千米,位於連雲港市東海縣白塔埠鎮境內,距離市區25千米。機場始建於1956年,1984年經中央軍委、國務院批准,使用白塔埠機場開展航空運輸業務。是江蘇省地級市中第一個、全國沿海地區第八個通航的機場。1985年3月26日開通第一條民用航線。1993年9月,機場二期工程擴建後,機場飛行區達4D級標準,擁有2500米長,50米寬的飛行跑道和2500米長、23米寬的聯絡道各一條。停機坪4.5萬平方米,設7個停機位,國際、國內航站樓面積12000平方米,設計年吞吐能力100萬人次,高峰時每小時400人次 。機場通達國內外27個大中城市,在同類機場中航線最多、結構最優、運行經濟性最好,旅客吞吐量連續多年增長速度達到20%以上。

2010年12月15日,經國家口岸辦批准機場實現空港臨時開放,開通至韓國首爾、香港地區包機航線。 2015年10月,國務院批覆機場一類航空口岸正式對外開放。2017年5月,機場一類航空口岸對外開放通過國家驗收。 2017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步入全國中型機場行列。 2017年12月,開通直飛泰國曼谷的航班。

連雲港花果山國際機場(連雲港民用遷建機場) ,位於連雲港市灌雲縣小伊鄉,距離市區21千米。 近期建設飛行區等級為4D級,國際口岸開放機場,建設長2800米、寬45米的跑道一條,局部平行滑行道,主次降方向均設定Ⅰ類精密進近系統,旅客航站樓30000平方米,16個機位的站坪,總占地面積約3400畝,遠期預留4E等級區域樞紐機場。 2019年2月機場開工建設, 是江蘇“兩樞紐一大六中”規劃的“一大”——省內大型機場(幹線機場), 為江蘇省第三大國際機場,僅次於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機場定位為江蘇沿海中心機場,堅持發揮獨特區位優勢,以建設服務蘇北魯南地區,面向亞太的國際航空港為目標,著力打造區東方物流中心。

公路

公路對外交通已全部實現高速化,密度在全國、全省名列前茅,204國道穿境而過,是全國45個公路主樞紐之一。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336千米,密度達451千米/百平方千米。

國家重點建設的沈海(同三高速瀋陽至海口段)﹑連霍﹑長深、三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也是中國南北、東西最長的兩條高速公路——同三高速(黑龍江同江——海南三亞)和連霍高速(連雲港——新疆霍爾果斯)的惟一交點。

港口

連雲港港位於黃海之濱,中國沿海中部的海州灣西南岸,江蘇省的東北端,位於北緯34°44',東經119°27',是中國沿海十大海港、全球百強貨櫃運輸港口之一,開通了50條遠近洋航線,可到達世界主要港口。港口北倚長6㎞的雲台山,為橫貫中國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蘭新鐵路的東部終點港。與韓國、日本等國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內,是江蘇最大海港、蘇北和中西部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以腹地內貨櫃運輸為主並承擔亞歐大陸間國際貨櫃水陸聯運的重要中轉港口,集商貿、倉儲、保稅、信息等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歷史沿革

連雲港港口 連雲港港口
連雲港夜景 連雲港夜景

連雲港港其前身海州朐港秦漢時就開始同越南、緬甸、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往來。唐宋年間,海州朐港可溝通外海內河,北通登、榮、膠、煙、南連通、泰、江、淅。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朝政府下令開放海禁,指定廣州、漳州、寧波、雲台山(今連雲港)為通商口岸 ,設江海關,徵收海船貨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板浦口以下漸近淤塞,海潮不通,黑風口至孔望山一線,脫離海境,成為灘涂,鹽業運輸受到影響。因此,向北新開卞家浦,以利鹽斤運輸。嘉慶三年(1798年)。淮北鹽商以卞家浦海戽淤墊,捐挑戽河(即新浦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時任兩江總督的周馥上奏,新浦地區的大浦作為海州的商埠開放。 1921年2月,大浦以“膠海關海州分關”的名義正式對外開放。1925年7月1日,隴海鐵路徐海段通車至新浦、大浦。1933年,大浦淤塞嚴重,又不值得全力疏浚,不得不在孫家山、老窯另築新港。 1934年,由荷蘭治港公司總承包、中國政府鐵道部和隴海、平漢、津浦3個鐵路局共同集資300萬元為工程承包款建設的連雲港港口的一號碼頭投入使用。 新中國成立後至1952年底,港口恢復到抗戰前的營運水平。1973年,周總理的“三年改變港口面貌”的指示,給連雲港的港口發展帶來的生機。至1977年底,先後完成了老港區的一碼頭、二碼頭、煤碼頭的改建和擴建工程,使港口由1957年7個泊位擴展到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的泊位從無增加到5個。1982年始,連雲港港口開闢了廟嶺新港區。1988年,跨入國家千萬噸吞吐量的大港行列。

1995年3月,連雲港——大連海上客貨滾裝班輪航線開通。至1995年7月,每航次旅客即達350人次,大車倉基本滿載達40餘台車輛,航線運營4個月即達到盈虧平衡,社會效益和企業自身經濟效益較好,初步顯示出連雲港至大連航線為連線華東和東北地區的一條海上熱線。1996年4月因多方面因素,該航線停航。

2004年8月30日,連雲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與韓國興亞海運株式會社投資成立連雲港中韓輪渡有限公司。2004年12月30日,“連雲港—仁川”客貨班輪航線首航,每周二班,運營船舶“和諧雲港”輪。2007年11月11日,“連雲港—平澤”客貨班輪航線首航,每周二班,運營船舶“紫玉蘭”輪。

2012年6月,《連雲港港低碳港口建設實施方案》通過交通部專家評審,這標誌著連雲港港成為全國交通運輸行業首個低碳港口建設試點港。 連雲港港已形成由海灣內的連雲主體港區、南翼的徐圩和灌河港區、北翼的贛榆和前三島港區共同組成的“一體兩翼”總體格局。200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8500萬噸,貨櫃運量200萬TEU。2008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衝刺億噸,貨櫃運量300萬TEU大關。

2011年3月17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連雲港徐圩港區隆重舉行,這標誌著連雲港港沿海深水大港建設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2016年4月13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7年9月26日,連雲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這是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提升江蘇沿海地區開發開放、服務中西部地區能力的重要舉措。

2018年3月30日,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與精緻鑽石郵輪管理公司、南京市中國旅行社共同簽署連雲港國際郵輪母港合作協定。2018年4月29日,以連雲港為始發港的日本國際郵輪航線首航,這是首次從江蘇省始發的郵輪航線。運營船舶為“輝煌號”豪華郵輪。

•海運客運站

連雲港港國際客運站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連雲港港主港區墟溝西泊位區69號泊位西側與海濱大道之間港灣內,占地及水域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9.7萬平方米,設計年傳送旅客48萬人次(國際30萬,國內18萬)。主要航線方面包括已經開通運營的連雲港至韓國仁川和連雲港至韓國平澤兩條國際航線,“輝煌號”連雲港-日本郵輪航線,以及計畫開通連雲港至大連國內航線,並預留了部分其他航線能力。

內河水運

連雲港境內定級航道83條,總里程1138千米。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鹽河為主通道,北接沭北運河,西接薔薇河、淮沭新河、柴米河,東接善後河、東門河、灌河,南接京杭大運河等通江入海航道,構成了乾支相通的水運網。

2010年建成通航的連雲港港疏港航道工程,構成連雲港除鐵路、公路外的第三大疏港通道, 並通過連申線(通榆河)向南溝通連雲港港與大豐港、洋口港、如皋港等沿海、沿江港口,經南通直達長江。

2012年宿連航道開工建設,宿遷到連雲港港水運距離縮短100千米,連雲港港至京杭大運河再增一條水上大通道,為連雲港港打通了一條便捷的內外貿水上出海通道,連雲港港的腹地範圍將擴大到9箇中心城市,面積達7.9萬平方千米,使連雲港港真正成為海河聯運的重要節點。

城市快速公交(BRT)

連雲港快速公交 連雲港快速公交

2012年10月1日上午,連雲港快速公交BRT一號線全線通車。連雲港快速公交系統(BRT)是2012年江蘇省連雲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交通工程。是繼常州、鹽城之後的江蘇省第三條真正意義的快速公交線,是中國第16個建設快速公交系統的城市,是江蘇省建設周期最短的一條快速公交線。由西向東貫穿連雲港整個城區。

連雲港快速公交系統(BRT)由快速公交主線(B1、B2、B3)、環線(H1)及配套支線(B11、B12、B13、B15、B20)組成。整個系統長136.9千米,其中,BRT1號線為34千米,環1線為18千米,配套支線為84.9千米,它貫通了連雲港城區的東西南北,並將之貫穿起來,連成一體。

連雲港在軌道交通建成前規劃快速公交線路共11條,包括3條客流培育線和兩條服務延伸線。

連雲港快速公交
線路首站末站線路走向
B1 海州客運站 在海一方公園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連路、港城大道、中山路、海棠路至在海一方公園
B2(暫未開通)海州客運站連雲新城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海寧大道、郁洲路、朝陽東路、花果山大道、黃海大道、新光路至連雲新城
B3海州灣會議中心連雲古鎮海州灣會議中心經海濱大道、海棠路、中山東路至連雲古鎮
H1 火車站 火車站 火車站經人民東路、通灌北路、海連路、郁洲路、海寧大道、新孔路、海連路、鹽河路至火車站
B11 火車站 花果山景區 火車站經人民路、解放東路、310國道、港城大道、霞輝路、花果山大道、聖湖路至花果山景區
B12 海州客運站 華東城 海州客運站經幸福路、秦東門大街、鹽河南路、海寧大道、瀛洲路、朝陽路、學院路、花果山大道、港城大道、前進路、朝陽大道、港城大道、黃河路、崑崙山路、港城大道、五羊路、匯泉路至華東城
B13 港口汽車站 連雲港東站 港口汽車站經中山路、港城大道、新光路、雲和路、五羊路、匯泉路至連雲港東站
B15(暫未開通) 連雲區區政府 華蓋山居 連雲區政府經西墅路、鴻海路、北固山大道、大港路、平山路、雲和路、五羊路、崑崙山路至華蓋山居
B20鹽池西路首末站鹽池西路首末站鹽池西路公交首末站經花果山大道駛入港城大道,經體育中心站向東在猴嘴調頭行駛至港城大道與霞暉路交叉口調頭,由港城大道駛入花果山大道至鹽池西路公交首末站

軌道交通

連雲港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0)骨幹公共運輸規劃圖 連雲港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18-2030)骨幹公共運輸規劃圖

根據《連雲港市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與《連雲港市城市公共運輸規劃(2017-2030)》,連雲港軌道交通系統共設7條線路,其中4條主城軌道(軌道交通1、2、3號線及3號線延長線),2條都市域快軌線(市域S1、S2線),1條市郊鐵路線。規劃以輕軌為主,結合市域快軌,局部建設捷運。先期利用既有鐵路隴海線建設市郊鐵路。

2019年2月12日,連雲港市郊列車項目正式開工,線路全長34.1公里,沿線設連雲港、鹽坨、連雲港東、墟溝、連雲共5個車站,平均站間距離8.8公里。其中,連雲港至連雲港東線路速度100公里/小時、連雲港東至墟溝段線路速度80公里/小時。連雲港至連雲段站站停列車旅行時間約36分鐘。運營管理維持既有上海鐵路局代管,採用獨立檢售票系統,與市民卡通用。預留虎山站、北固山站,新浦支線改造為市郊鐵路線設凌洲廣場站。

公共腳踏車

連雲港公共腳踏車交通系統由連雲港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創建,腳踏車系統站點共有122個,每個站點樁有6~25個,每個站點擁有腳踏車2~23個,分布在19條城市主幹道,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文化藝術

戲劇

淮海戲 淮海戲

淮海戲:

淮海戲,戲曲劇種。主要流行於江蘇北部的連雲港、宿遷市及淮安市、鹽城市的北部城鄉。源出於海州、灌雲、沭陽一帶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稱“三刮調”。

海州五大宮調:海州五大宮調是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脈,在連雲港地區流傳甚久。所謂“五大宮調”即指軟平、疊落、鸝調、南調、波揚五支具有代表性的大調曲牌。

節日

節日名稱相關簡介
中國湯溝桃花節中國湯溝桃花節,即湯溝古鎮傳統廟會,自古官民聯辦,地址在古寺廟遺址、現湯溝酒廠西北,古湯溝、西大河東岸,每年自公曆4月9日始,為期三天。
中國《西遊記》文化節花果山具有鮮明的“西遊”文化特色和良好的生態環境。2001年開始,成功舉辦《西遊記》文化節,現已成為江蘇省內知名的節慶品牌。
連雲港之夏連雲港從1997年舉辦第一屆連雲港之夏,定期每年7月中旬—8月中旬在連島海濱浴場舉辦。
海州白虎山廟會已有300多年歷史的“海州白虎山廟會”是港城周邊人民一年一度最大的節日盛會,清代初年即已形成,俗稱“四月八會”。

方言

連雲港分布有江淮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三種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分布於市區、灌雲縣、灌南縣、東海縣南部,使用人口約占連雲港人口的70%,是連雲港的主體方言。中原官話分布於東海縣的北部,膠遼官話分布於贛榆縣。

名優特產

東海水晶

東海水晶甲天下。東海天然水晶儲量約為30萬噸,其質量、儲量位居全國之首。2003年,東海縣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冠名為“中國水晶之都”。東海水晶城為“中國水晶工藝禮品城”。是世界重要的水晶集散地。

花果山葛藤粉

雲台山葛藤粉潔白細膩、金星閃爍,溫水調勻,開水沖熟,粘稠,呈半透明狀,令人望而生津。有解熱和降低血糖、化痰生津功能,沖服可治煩熱、口渴、喉痹等症。

汪恕有滴醋

汪恕有滴醋為清朝醋師汪恕有所創,始產於康熙十四年(1675年)。汪恕有滴醋含有多種有機酸和高級醇,有健脾開胃,增強食慾,幫助消化,消毒滅菌及舒筋活絡的獨特功效。

灌南湯溝酒

湯溝酒系以傳奇靈異的“香泉”水釀製,採擷水谷清華,工藝神妙獨特。

贛榆夾谷春茶“夾谷春”系列茶葉產品,是經中國著名茶學家、評茶大師、博士生導師張堂恆先生的精心指導,採用先進的制茶工藝,用無公害、無污染茶樹的嫩芽葉炒制而成。該茶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贛榆煎餅

贛榆煎餅與山東、蘇北等地的煎餅,屬於同一類食品,但在製作工藝上有很大差別,主要集中在用料、火候、食用技巧等方面。

花果山鳳鵝

連雲港海鮮美食 連雲港海鮮美食

花果山鳳鵝是孫悟空老家花果山地區的特產,已有三千餘年歷史。相傳為中華美食鼻祖-商朝宰相尹隱居花果山下所秘制。

花果山雲霧茶

花果山雲霧茶是綠茶類名茶。該茶內含物豐富,胺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

灌雲豆丹

豆丹,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功效。灌雲豆丹是天然有機食品,是連雲港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產品之一。

沙光魚

沙光魚肉細微,味鮮美,既可紅燒,又可做湯,已列入《中國名菜譜》。據《食物本草》載:沙光魚“暖中益氣,食之主壯陽道,健筋骨,利血脈……”,很有滋補營養價值。

對蝦

對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山板栗

連雲港雲台山特產板栗,為“紅林3號”,通稱山栗子。外形整齊美觀,褐色外殼,圓鼓光亮。因其世代生於雲台仙境,肉實飽滿,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鈣、磷、鐵、鉀等成份,營養豐富。與蘇州名栗“九家種”並列江蘇省第一。

風景名勝

綜述

連雲港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境內依山傍海,山海相擁,港城一體。擁有6個國家4A級景區、14個風景區和近210個風景點,包括孕育古典名著《西遊記》的花果山、浪漫神奇的連島海濱浴場(分別被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全國健康型海水游泳場)因孔子登山而得名的孔望山、噴珠滴翠的漁灣和中國抗日第一山——贛榆抗日山。

連雲港古蹟較為豐富,歷史久遠。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和江蘇3大旅遊區之一。連雲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海(黃海)、名水(東海溫泉)、名竹(金鑲玉竹)、名石(水晶)、名書(《西遊記》、《鏡花緣》等)、名“氣”(連雲港空氣品質全國最好)、名井(亞洲第一井)於一地,構成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旅遊景觀。

1959年和1978年在錦屏山南麓二澗和東海縣山左口鄉大賢莊,均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唯一的有明確地層關係的舊石器時代遣址。錦屏山地帶新石器時代遣址有19處,二澗遣址為中國原始農業最早開發區之一。1979年發現的長20米、寬10米的“將軍崖岩畫”。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中國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景點

連雲港旅遊景點
花果山風景區(AAAAA級風景名勝區) 連島海濱浴場(AAAA級風景區)
孔望山風景區(AAAA級風景區) 漁灣風景區(AAAA級風景區)
大伊山風景區(AAAA級風景區抗日山風景區(AAAA級風景區)
桃花澗風景區(AAA級風景區)宿城世外桃源風景區(AA級風景區)
石棚山風景區(AAA級風景區、海州八景之一)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景區(AAAA級風景區)
抗日山烈士陵園(AAAA級風景區)東海獵趣園(AA級風景區)
高公島風景遊覽區(AA級風景區)海上雲台山風景區(AAAA級風景區)
錦屏山風景區(海州八景之一)海州白虎山風景區(海州八景之一)
雲龍澗旅遊景區東磊風景區(海州八景之一)
孔雀溝風景區海州灣旅遊度假區
雲台山國家森林公園海州灣國家海洋公園
海州古城連雲老街
民主路老街南城六朝一條街
東海西雙湖風景區 東海湖西溫泉滑雪場

當地名人

三元宮 三元宮

沈雲霈 海州西門人,字雨辰。號雨人,清末民初著名實業家。

許鼎霖 光緒八年中舉。宣統二年,許鼎霖創辦贛豐機器油餅廠。光緒三十一年八月,與張謇先後合辦耀徐玻璃公司、鎮江開成鉛筆罐廠,上海大達輪船輪步公司等企業,和嚴信厚等在海州創辦海豐麵粉公司。在清末立憲中,與張謇兩人同屬立憲派重要活動分子,積極合作,倡導立憲。

彥涵 東海縣富安村人。他的版畫藝術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法國、蘇聯、美國、日本等國的一些著名博物館收藏,1989年和1998年,由連雲港政府撥款建立彥涵美術館一座,館中收藏其版畫作品和國畫近300幅。

李汝珍紀念館 李汝珍紀念館

孫飄揚: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連雲港製藥廠技術員、連雲港醫藥工業公司科技科副科長、連雲港製藥廠副廠長、廠長等職。200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96名。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101名,財富74億。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以80億元排第71位。2013入圍胡潤全球富豪榜。

徐福 秦著名方士。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等人在九洲島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傳播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製鹽等技術,還教給日本人民醫療技術等秦朝先進文化。日本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醫藥神”。

石曼卿 太子中允編有《石曼卿詩集》。海州石棚山留有“石曼卿讀書處”遺蹟。

朱自清 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主要作品有《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冬天》等。

李汝珍 19歲隨兄李汝璜來板浦,居住在板浦場鹽保司大使衙門裡。其板浦故居建有“李汝珍紀念館”。

侯勇 國家一級演員。因主演《衝出亞馬遜》《大染坊》而成名,後出演多部優秀影視作品,曾獲得過華表獎、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

獲得榮譽

連雲港榮譽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
中國十大幸福城市 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
中國最佳文化旅遊城市 全國綠化達標城市
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 中國十大環境最美旅遊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世界水晶之都(東海縣)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國家節水型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