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仲謙雕刻

濮仲謙雕刻

南京濮仲謙,古貌古心,粥粥若無能者,然其技藝之巧,奪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數刀,價以兩計。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盤根錯節,以不事刀斧為奇,則是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真不可解也。仲謙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輒騰貴。三山街潤澤於仲謙之手者數十人焉,而仲謙赤貧自如也。於友人座間見有佳竹、佳犀,輒自為之。意偶不屬,雖勢劫之、利啖之,終不可得。

譯文

南京濮仲謙,古樸的容貌,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卑微謙恭的形象,好像是一個無能之輩。然而他的雕刻藝術,技藝高巧,可以奪天工了。他雕刻竹器,一帚、一刷,竹片只是方寸而已。他雕刻了幾刀,而價值立即以兩倍計算。然而,他自己最喜歡的是,又必用盤根錯節的竹子,憑藉不用刀砍斧削為奇特,則是因為經過他自己的手略微刮磨一下,卻於是獲得高價,真不可思議。濮仲謙名聲大噪,能夠得到他在書畫雕刻藝術作品上的簽名題字,此物品的價格就會立即飛漲。三山街得到仲謙的手題字而獲利的有數十人.然而仲謙自己卻貧窮如故。在友人屋內座位間見有美竹、妙犀.立即自己動手雕刻起來。然而如果不對他的意,即使以勢壓人、以利誘人,終究得不到他的作品。

注釋

粥粥:卑恭和順的樣子

若:好像

勒:刻

兩:兩倍

然:然而、但是

略:略微、稍微

真不可解:不可思議

名噪甚:名聲大噪

款:簽名、題字

騰:上漲

雖:即使

終:最終、終究

潤澤:受到好處、恩惠

作者簡介

張岱(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1689年(清康熙十八年),又名維城,明末清初文學家,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張岱是公認最偉大的明代文學家,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晚年窮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堅持著述。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張岱愛好廣泛,頗具審美情趣。喜歡游山逛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既懂音樂,又諳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當深厚;喜歡收藏,鑑賞水平很高;又精通戲曲,編導評論都要求至善至美。前人說:“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稱徐文長、張陶庵,徐以奇警勝,先生以雄渾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