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誌

濉溪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南浦,封面設計劉恩濤,插圖設計閔敏,16開本,精裝,150萬字,1989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數1—3000冊,彩色插圖49幅,黑白插圖、示意圖97幅,表格150個。 濉溪縣誌續編(1986一1996) 濉溪縣建縣於1950年,曾於1989年3月出版了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濉溪縣誌》,記述下限為1985年。

主 編:楊學賢
字數字數(萬):150
出版單位:上海社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年3月
濉溪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南浦,封面設計劉恩濤,插圖設計閔敏,16開本,精裝,150萬字,1989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數1—3000冊,彩色插圖49幅,黑白插圖、示意圖97幅,表格150個。
該書總編楊學賢,編審李石燕,特約審稿林衍經,審稿鄭於超,編輯王道培、王德英等8人,特約編輯王大忠王成華等23人,地圖繪製紀雅章,插圖李宏勛,統計圖繪製趟德亮,攝影張曉林、李燕、李廣元
該書正文有概述,大事記,卷一地理志,卷二農業志,卷三水利志,卷四工業志,卷五釀酒志,卷六鄉鎮企業志,卷七交通志,卷八郵電志,卷九電力志,卷十城鄉建設志,卷十一貿易志,卷十二糧食志,卷十三工商管理志,卷十四財稅志,卷十五金融志,卷十六黨政、群團志,卷十七政法志,卷十八民政志,卷十九勞動、人事志,卷二十軍事志,卷二十一教育志,卷二十二文化體育志,卷二十三文物志,卷二十四科技志,卷二十五醫藥衛生志,卷二十六人口志,卷二十七民俗方言志,卷二十八人物誌,共169章,563節。
本書採用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記事方法,設以卷章節的結構,並在部分章節尾設有附記,記述有價值的參考資料.以補正文不足。濉溪縣有著源遠流長的釀酒歷史和工業龍頭產品“濉溪口子酒”,鄉鎮企業在1978年以後突飛猛進,已成為縣重要的經濟支柱,活性炭、珍珠岩、蓋板等產品不僅填補了省內空白,而且還遠銷美國和新加坡。該志分別為“釀酒”和“鄉鎮企業”單獨立卷,進行重點記述,另外,以重點章節及翔實的資料反映了淮海戰役總前委在濉溪指揮的舉世聞名的雙集堆戰役,這些都增強了該書的地方特色。
該書後有附錄,內容為:一、宗教,二.史志資料輯存,三、隋運河,四、異聞奇事,五、民間傳說。有《濉溪縣誌》編修始末及參與縣誌編纂人員名單。(徐蓉津)
濉溪縣誌續編(1986一1996) 濉溪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責任編輯南浦,裝幀設計阿敏,16開本,精裝,48,75印張,30插頁,124萬字,1999年3月第l版第1次印刷,印數l一5000冊,彩色插圖173幅,黑白插圖、人物肖像36幅,表格201個。
該書總纂李石燕,編纂王玉山、任明清,主編任啟峰,副主編李石燕、紀雅章,編輯劉淑貞、王宏防.趟承濟,攝影李石燕、紀稚章、孫龍俊,地圖繪製紀稚章,統計圖繪製張萬德
該書正文有特載,大事記,卷一人口.卷二城鄉建設,卷三交通、郵電、供電.卷四農業、林業,卷五水利、農機,卷六工業,卷七貿易,卷八財稅、金融、保險,卷九綜合經濟管理,卷十政黨、社團,卷十一政權、政協,卷十二公安、司法,卷十三勞動、人事,卷十四文化、體育,卷十五教育、科技,卷十六衛生,卷十七人物,卷十八鄉鎮簡介,共77章,315節。
濉溪縣建縣於1950年,曾於1989年3月出版了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濉溪縣誌》,記述下限為1985年。自1985竿以後。由於改革開放方針的指引,濉溪縣面貌較之前志記述時發生了更大的變化.被評為全省農機十強縣、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體育先進縣、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縣,這些變化強烈地體現了改革開放時代的特色。為了充分反映濉溪縣在改革開放中經濟建設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濉溪縣委、縣政府決定編寫《濉溪縣誌續編》,以記述1986年以後至1996年11年的縣情。續編在體例結構、篇目設定、寫作方法上煥然一新。首先,注重了發揮地方志資治、存史、教化三大功能。尤其是資治的作用,反映人民政府的施政特點和重大政績,加深記述的改革、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