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

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元旦。簡稱澳廣視原名“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是澳門首家提供免費無線電視廣播的公司。其屬下有2套廣播電台節目及6套電視頻道,其中有“澳門電視台”(即中文台,每天僅播出15小時)、“澳視高清台”、“澳廣視葡文台”,以及24小時廣播的漢語電台、葡萄牙語電台。電視台錄影廠位於俾利喇街望廈山炮台下,電台位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南光大廈七樓全層。\n。

基本信息

簡介

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

中文名稱: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
又名:澳廣視
英語名稱:Telediffusion of Macao Co., Ltd.
葡萄牙語名稱:Teledifusao de Macau S.A.
國別:中國
地址:澳門
創始時間:1988-05-01
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公司,簡稱“澳廣視”。成立於1988年5月1日。是政府和私人機構合辦的電子傳媒機構。由原來公營的澳門廣播電視公司改組而成,經1992年7月及12月先後兩次重組後,該公司的股份結構如下:澳門政府占50.5%;澳門旅遊娛樂公司占19.5%;何厚鏵占15%;澳門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占15%。其屬下有2套廣播電台節目及3套電視頻道,其中有“澳門電視台”(即中文台,每天僅播出15小時)、“澳視高清台”、“澳廣視葡文台”,以及24小時廣播的漢語電台、葡萄牙語電台。電視台錄影廠位於俾利喇街望廈山炮台下,電台位於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南光大廈七樓全層。

歷史

澳廣視旗下的澳門電台成立於1933年,於1948年起由政府管理。澳廣視在1983年1月開始成立電台部,並接手原由政府外判給“葡萄牙廣播電視”管理的電台頻道——中文頻道和葡文頻道,成為當時澳門的兩個無線廣播電台。

澳廣視台標澳廣視台標

電視台方面,中文台和葡文台在1984年5月13日便開始對外啟播,電視台於啟播初期只在18:00——23:00廣播,交叉播放中文和葡文節目。1990年9月17日分拆成葡文台(CANAL 1,一頻道)和中文台(CANAL 2,二頻道)兩個頻道。分別播放葡萄牙語的節目和漢語粵語的節目。

2007年3月29日董事會會議上通過正名中文台為“澳門電視台”,葡文台名為“Canal Macau”,於4月1日生效;同日起兩台之宣傳片、新聞片頭與稱呼一同更新。

2008年7月14日,第三條澳廣視的電視頻道,也是澳廣視至今唯一一條高畫質電視頻道“澳視高清台”啟播。

內部組織結構

“澳廣視”的內部組織結構如下:
股東大會主席李炳麟
秘書:郵電公司儲金局。
董事局主席:何鴻桑
副主席:馮嘉雯何厚鏵
董事:區志忠蘇樹輝、羅庇士、簡明思(另有兩名政府代表待委任)。
執行主席:區志忠、馮嘉雯、葉若麟。監事會主席:殷理基。
委員:施里路。
行政委員會主席:馮嘉雯。行政委員會下設廣告製作科、技術科、新聞科及財務行政科。
新聞科主管為迦蕭銳。
“澳廣視”共設有兩個電視頻道(中文台和葡文台)和兩組電台頻道(中文台和葡文台)。

台標

第一版台標

1982年——1989年時澳廣視台標1982年——1989年時澳廣視台標

1982年——1989年時澳廣視台標,這個台標是最初建立公司時使用的。是由“澳門”的葡萄牙語地名“Macau”的首個字母及三角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組成,色調為紅色。 

第二版台標

1989年起,澳廣視啟用新台標。台標為三個圓形堆積成圓角三角形,這三個圓形分別為紅、綠、藍(三原色),表示電視。三個圓形中各有三條針狀射線,表示澳廣視輻射全澳門,是廣播媒體。三條射線又形似“澳門”的葡萄牙語地名“Macau”的首個字母,代表澳門。

大事記

回歸前

建立初期採取“公有公營”經營模式,但連年虧損(每年虧損9000萬至1億澳門元左右),並曾於1988年4月鬧出貪污醜聞

1988年8月,因不堪負累改組為“公私合營”,並更改成今名,把註冊資本5000萬圓的49.5%股份售予五家財團,變成一家由公私合資且享有法人資格的不具名有限公司,希望以此提升管治質素卻未果。

根據1988年之合作協定,於1990年7月簽定為期15年之專營契約。在1995年末之股東的資本比例如下:葡萄牙澳門當局占50.5%,當時為該公司主席何鴻燊名下之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占19.5%(後轉售給政協委員吳立勝持有之新韻影視事業有限公司),南光集團有限公司占15%,時任該公司董事會副主席的澳門特首何厚鏵占15%(後轉售給信誠達有限公司)。

停播風波

2002年8月13日,澳廣視行政總裁江濠生在公司融資問題會議後表示由於私人股東沒有支付公司虧損款項,澳廣視已陷入財政崩潰情況,並面臨停播倒閉。8月20日舉行特別股東大會,要求三家私人股東先行分別支付300萬澳門元以維持營運,解決辦法在9月20日之特別股東大會上商討,但最終也沒有要得款項,只能由政府墊支該月款項200萬圓。10月8日會議後何鴻燊表示澳廣視的財政已非常困難,澳門特首何厚鏵隨即在10月11日表示政府作為主要股東,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定會支持澳廣視營運,避免出現大震盪,當時雖曾有數家機構與澳廣視接觸並希望入股,但當這些機構看過賬目和營運情況後都全部放棄。至2002年10月18日之股東大會上,由於兩年來均沒有如常未按股權比例支付股本金額之下(如南光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澳廣視股份賬面值3000萬澳門元,但歷年拖欠之款項已逾一億澳門元),澳門特區把剩下之新韻有限公司、信誠達有限公司和親中背景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的共49.5%澳廣視股份先後收購,特區政府再次擁有絕大部分之澳廣視股權(99.8%),其餘0.2%則繼續為其他公共機構擁有。行政總裁江濠生在10月18日表示,政府已承諾支付營運費用最少至2002年年底;至此財政問題暫時解決,停播風波亦暫一段落,但虧蝕問題仍未解決。

另2001年5月7日,經吳立勝主動安排下,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與吳簽署協定,以1億4280萬港幣收購澳廣視51%股權,吳並兌現了當場交易之一張3000萬元人民幣之期票訂金;雙方及後簽訂兩張補充協定把交易限期推遲至2002年6月30日前。龔按協定審查公司期間,發現到有不能解決的問題,2001年8月向吳要求索取與協定有關的必要資料、2002年4月至7月要求退訂均未果,2002年8月入稟香港法院追討訂金,收購不成且訴訟至今未果。

穩定發展

2004年10月,特首何厚鏵在“公營廣播機構國際年會”中明確指出澳廣視為澳門市民提供公營廣播服務,顯示澳廣視已正式被政府定位為公營廣播機構。2005年6月特區政府對澳廣視重新修訂《電視與聲音廣播批給契約》,將批給期限延長15年。現時行政總裁為江濠生,董事會主席為何鴻燊,副主席江濠生,董事陳致平白文浩蘇朝暉

由於澳門市場狹小,而且香港和廣東省政府禁止澳廣視訊號落地;加上香港的電視台長期對珠三角地區廣播,在澳門亦形成慣性收視,節目質素難有提升之下,營運狀況並不理想,未能自負盈虧之餘並虧蝕連年,長期以澳門政府補貼資助營運;近年澳門經濟環境轉變,收視與廣告稍微增加之下此現象亦見些微改善。澳廣視在2005年年報亦表示,薪金相對於政府部門與新進之跨國公司仍偏低,因虧蝕有改善之下,在2005年4月1日,公司作出3.5%左右之一次加薪,並於6月開始實行“員工退休金計畫”,以改善人員流失的情況,但2005年至年末仍錄得5,630萬元虧蝕(過去三年度的虧蝕金額如下:2002年為6870萬元,2003年為6100萬元,2004年為5980萬元,相比過往幾年為少)。2006年政府資助6500萬澳門元,實際虧蝕5900萬澳門元。2007年澳廣視首次達到收支平衡。

澳廣視頻道

廣播電台

澳門電台中文頻道:該頻道的頻率為FM100.7,全日24小時漢語廣播。節目編排模式與香港的電台類似,諸如早上“Phone In”節目,《整點新聞》及《詳盡新聞報導》、清談節目與深宵時段之DJ播歌節目,另還有特備節目如直播賽車、除夕倒數活動、與政府部門(例如澳門廉政公署)、宗教團體(如過去的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現在的澳門佛教青年中心)合辦節目。2001年開始推出網上直播。

澳門電台葡文頻道:葡萄牙語廣播,廣播自辦節目時間為星期一至五的7:00——20:00、星期六日的8:00——20:00,其餘時間直接轉播“葡萄牙廣播電台第一頻道”(Antena 1 de Rádio Difusao Portuguesa)的節目。每天播出9節新聞,2節體育新聞。葡文頻道已於2009年起開設網上直播。

電視頻道

“澳門電視台”(Television of Macao,Televisao de Macau):前稱“澳廣視中文台”,是免費漢語標清頻道,於1984年5月13日啟播,2007年4月1日更名為澳門電視台。澳門電視台除新聞等少數自製節目外,基本上以直播體育賽事、外購電影、電視劇(多為香港無線電視的一些港劇與中央電視台連續劇如《劉羅鍋》、《大宅門》、《雍正王朝》等以及外國劇集《人在江湖》及《色慾都市》)、資訊節目及少量卡通片為主,亦有部分內地電視節目與佛教節目;而電台節目主持人亦常在電視台節目上出現,甚至擔任電視台播出之外購卡通片配音。

“葡文台”(Canal Macau,Channel Macao,澳門頻道):是免費葡萄牙語頻道,於1984年5月13日啟播,當時該頻道互動播放中文及葡文節目,直至1990年9月17日被分拆為“澳廣視中文台”和“澳廣視葡文台”為止。

澳廣視澳廣視

“澳視高清台”(HD TDM):2008年年中開始試播,是免費漢語高清頻道。此頻道的大部份節目和澳門電視台作同步播放,而該台亦將會逐漸成為一條獨立的新頻道。然而這樣的高清頻道可謂有名無實,因為澳門本身市場狹小,導致澳廣視未能儘快購買高清設備及招聘高清製作人才。至目前為止,其播放質量甚差,更有人投訴“其放映質素差於播放VCD”。

數位電視

2009年3月25日,澳廣視行政總裁江濠生表示,全新的數碼地面廣播頻道——澳視生活台、澳視體育台,預計會在2009年10月啟播。而目前澳視高清台是否已經啟播了,還是處於試播階段,此仍然較為含糊(因澳視高清台從上年發射訊號之今並沒有標示出試播的提示,而其公司亦從未提及過澳視高清台已經啟播)。

澳視高清澳視高清

2008年3月25日,澳廣視官方宣布,會在年內推出數碼地面電視廣播,計畫共有三個頻道,其中一個是澳視高清台,發射站計畫在旅遊塔。 同年7月14日開始發射信號,使用498Mhz(UHF頻道24),與香港一樣使用中國標準DMB-TH制式及使用多載波。唯一不同的是,澳門電視台的3個頻道視訊編碼均為MPEG2,即只需要購置香港基本版解碼器,就能欣賞澳視高清的精彩節目,但基本版無法收看香港兩家電視台(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新增的標清及高清頻道[包括無線電視的翡翠二台(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和亞洲電視亞洲高清台],只收看到“原四台”(翡翠明珠本港、國際四台)及澳門三台。

澳廣視增設數碼地面電視的標清頻道除自辦的體育台、生活台外還以獨立數碼地面頻道轉播CCTV新聞台,CCTVNEWS,湖南衛視國際頻道和海峽衛視。

目前澳廣視、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深圳廣電數碼頻道的數位訊號經公天自行接收後放進自家公天網路。已購置升級版機頂盒的澳門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內有漢語標清頻道“澳門電視台”(902台)、漢語高清頻道“澳視高清台”(901台)及“葡文台”(903台)三條頻道。

澳視數碼-海峽衛視澳視數碼-海峽衛視

另外,使用類比電視的澳門市民可自行重新搜台,會收到各公天公司將數碼新頻道轉化成模擬訊號的頻道,包括無線電視的翡翠二台(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和亞洲電視亞洲高清台的模擬訊號,但是這些模擬訊號里只有單聲道(MONO),不支持麗音廣播、漢字或英文的字幕、MHEG-5互動功能、EPG節目表等功能。此作為未有購置機頂盒而又想看新頻道的市民,提供臨時的過渡方案。 高畫質電視頻道“澳視高清台”(901台),在畫質方面,根本無法與全高清畫質作比較,連標清畫面都不如,雖仍有改善的空間,但由於澳門市場狹小,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財政困難

澳門廣播電視有限司於10月8日舉行股東大會,董事會主席表示,上月澳廣視只依靠政府墊支200萬澳門元才能挺過現已沒有資金支付本月員工薪酬,故本月18日再舉行的會議必須定出具體的應對方案。
8日的會議主要是與各私人股東研究如何清償所欠債務,其中澳廣視的兩私人股東新韻及信誠達表示,由於業務繁忙,無法兼澳廣視業務,亦無力償還歷年積欠的澳廣視虧損款項,願意放棄所持有的澳廣視股份,兩股東將合共持有的34.5%的股份全數無償贈予澳廣視。昨日的股東會亦通過請律師處理澳廣視接收該34.5%股份的事宜。
目前澳廣視的股份分配將變為:政府持有50.5 %、澳廣視持有34.5%、南光公司持有15%。
訊息人士透露,雖然曾有數家機構與澳廣視接觸,表示有意入股澳廣視,但當這些機構看過澳廣視的賬目和營運情況後,結果都放棄。至於澳廣視日後會否由政府全面接管,相信短期內不會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