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學

澳門學,是一門以文獻檔案、文化遺產為基礎,以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探尋澳門模式與澳門精神的國際性、綜合性學科。

概述

多國學者匯聚澳大研討澳門學多國學者匯聚澳大研討澳門學
澳門學,是一門以文獻檔案、文化遺產為基礎,以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探尋澳門模式與澳門精神的國際性、綜合性學科。澳門大學致力打造澳門學為澳門的文化名片,制定澳門學的研究規劃,爭取在3至5年內推出高質量成果,發展為國際認可的重要學科,澳門學是探討澳門學的學術範圍、學科建設和發展等問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層面共同探討“澳門學”的研究現狀與未來發展等問題,就“澳門學”的學術範式、學科建設、學科發展等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並展示近年來“澳門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發展定位

澳大致力打造“澳門學”為澳門的“文化名片”澳大致力打造“澳門學”為澳門的“文化名片”
1、澳門大學致力打造“澳門學”為澳門的“文化名片”,把“澳門學”列為社會科學領域的重要學科加以建設和發展,並制定了相應的研究規劃,爭取在三至五年內有一批高質量的成果問世。由澳門大學、澳門基金會、澳門歐洲研究學會主辦,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澳門學者同盟合辦的“首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澳門大學舉行。
2、“澳門學”是一門以文獻檔案、文化遺產為基礎、以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探尋澳門模式與澳門精神的國際性、綜合性學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澳門學者提出了建設“澳門學”的構想,並就“澳門學”的概念、內容、方法和意義等問題展開了討論。建立“澳門學”,將澳門問題研究提升至更規範、更廣泛的國際學術層面,讓澳門文化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和效應,在學界已逐漸形成了共識。
3、以全球視野及學科理論,發掘澳門文化的內涵,探索不同文明在澳門“互動相生”的形態、特質和效應,是“澳門學”的主要任務。明代中葉以來,澳門在西方進入中國、中國連線世界的大航海時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港口以及西學東漸、東學西傳的重要樞紐,成為不同文明相互運動並產生新型文明的重要平台。東西方文明的對話、交流與互動,孕育了新的文明形態,形成了多元、包容、和諧的“澳門文化”。

澳門文化

澳門學澳門學
1、以“澳門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澳門學”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澳門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為人類的相處相知提供了有價值的認識,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在澳門的和諧互動、交融相生,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文明互動的模式:不是在征服中求勝利,而是在多元中求和諧;不是在衝突中被毀滅,而是從差異中求大同。這既可以為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化解衝突,和諧共處,以及中國地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提供歷史智慧,又可以為當今不同國家、民族的和諧交往提供有益的借鑑。
2、從澳門文化的豐富內涵來看,“澳門學”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地區性”學問。研討會得到國際學術界的熱烈反響,八十多位來自中國、葡萄牙美國、德國、巴西義大利、日本以及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匯聚澳門,就“澳門學”的學術範式、學科建設、學科發展等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並展示近年來“澳門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