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男子籃球隊

澳大利亞男子籃球隊

澳大利亞男子籃球隊是世界籃壇強隊之一,經常能夠取得參加奧運會及世錦賽的資格。他們在奧運會上的最佳戰績是第四名,分別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世錦賽最好成績是第五名。並且幾乎包攬了全部大洋洲籃球錦標賽的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澳大利亞男子籃球隊由12人組成。本次奧運會中,澳大利亞在半決賽敗給美國夢之隊,取得第四名的成績。

澳大利亞男子籃球隊簡介

2010年澳大利亞男籃,缺少了王牌博格特,但從陣容來看依然不容小視。尤其是在A組這樣一個小組中,澳大利亞男籃或許不僅僅只是混一個小組出線。以下我們不妨剖析一番:
歷史回顧:
縱觀整個世錦賽的歷史,澳大利亞男籃並不出彩。球隊最佳戰績不過是1994年殺入八強,與中國男籃相當。不過客觀而言,已經連續四屆殺入世錦賽的澳大利亞男籃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他們殺入了八強。
現今狀況:
目前澳大利亞男籃已經公布了12人大名單,從名單情況來看可謂名將雲集,除了兩位在NBA效力的球員安德森和米爾斯外,球隊還有多達8名球員在歐洲效力,其中不乏諸如紐利,尼爾森,英格里斯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當然缺少博格特,對於澳大利亞來說確實是一大損失。
在8月剛結束的斯坦科維奇杯賽上,中國男籃便與澳大利亞男籃交手,結果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鄧家軍慘遭對手絕殺,即使在斯杯決賽中,澳大利亞也與斯洛維尼亞打的難分難解,其實力可見一斑。從分組情況來看,澳大利益這一次與阿根廷,塞爾維亞,德國,安哥拉和約旦分在一組,儘管本組中有阿根廷和塞爾維亞兩大強者,但以澳大利亞的班底,設法擠掉德國搶占小組第三,具備相當的可能。

球隊陣容

號碼 姓名 位置 身高 體重 生日
7 喬-英格萊斯 後衛 2.03米 98公斤 1987年10月2日
6 亞當-吉布森 後衛 1.88米 93公斤 1986年10月30日
12 阿隆-貝恩斯 中鋒 2.07米 113公斤 1986年12月9日
4 達米安・馬丁 後衛 1.88米 92公斤 1991年8月4日
8 布拉德-紐利 後衛 1.98米 93公斤 1985年2月18日
5 派屈克-米爾斯 後衛 1.81米 84公斤 1988年8月11日
14 馬修-尼爾森 前鋒 2.09米 107公斤 1978年2月3日
10 大衛-巴洛 後衛 2.05米 97公斤 1983年10月22日
9 斯蒂夫-馬科維奇 後衛 1.88米 90公斤 1985年3月14日
11 馬克-沃辛頓 前鋒 2.02米 105公斤 1983年6月8日
13 大衛-安德森 中鋒 2.12米 111公斤 1980年6月23日
15 亞歷克-馬里奇 中鋒 2.10米 125公斤 1984年10月22日

歷史戰績

1982年 世錦賽第五名
1994年 世錦賽第五名
1996年 奧運會第四名
2000年 奧運會第四名
2002年 世錦賽第十二名
2006年 世錦賽第十二名

歷史戰績

歷史最佳戰績:世錦賽第5名
澳大利亞狂勝31分小組出線 英國中國同時出局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籃球小組賽繼續進行,澳大利亞隊鎖定小組出線權。在B組的一場比賽中,米爾斯發揮出色狂砍39分,澳大利亞隊在下半場掀起反擊高潮,末節以18-0的攻擊波一舉確立勝局,澳大利亞隊以106-75擊敗英國隊。澳大利亞隊2勝2負確保小組出線,英國隊遭遇四連敗肯定被淘汰。澳大利亞隊的贏球也意味著中國隊徹底無緣小組出線。
澳大利亞隊的米爾斯得到39分和5個籃板,安德森得到13分和5個籃板,英格爾斯得到11分和4次助攻,貝恩斯得到10分和4個籃板,戴拉瓦多得到9分,紐利得到8分、8個籃板、4次助攻、2次搶斷和2次蓋帽。英國隊的弗里蘭得到16分和7個籃板,克拉克得到14分,鄧得到9分和6個籃板,萊恩金得到9分,邦蘇得到8分和4個籃板。
英國隊一開賽就先發制人,他們以6-0開局。安德森和英格爾斯分別跳投命中,鄧率隊回敬4分,英國隊以10-4領先。米爾斯連拿7分幫助澳大利亞隊把差距縮小到1分,弗里蘭兩次進攻得手,克拉克也命中三分,本節還有1分50秒時英國隊以19-14領先。米爾斯快攻上籃得手,克拉克連中兩個三分,英國隊以25-18領先7分結束首節。
第二節開始後不久澳大利亞隊連扳6分,他們追至24-27。弗里蘭兩罰一中,鄧命中三分,英國隊重新拉開比分。紐利跳投命中,鄧帶領球隊又打出一波11-0的小高潮,半場前3分25秒時英國隊以42-28領先。貝恩斯、米爾斯和英格爾斯分別進攻得分,澳大利亞隊把差距縮小到8分。弗里蘭兩罰全中,半場戰罷英國隊以46-36領先10分。
英國隊的弗里蘭上半場得到11分,鄧和克拉克各得到9分;澳大利亞隊的米爾斯得到14分,貝恩斯得到10分和4個籃板。
弗里蘭連得5分,英國隊在第三節開始後繼續擴大優勢。戴拉瓦多投進兩個三分,米爾斯打3分成功,澳大利亞隊連追9分以45-51落後。邦蘇內線進攻得手,米爾斯又連拿8分,本節還有6分鐘時澳大利亞隊扳為53平。萊恩金跳投命中,戴拉瓦多又是一個三分中的,米爾斯兩罰全中,澳大利亞隊在本節還有4分15秒時以58-55領先。克拉克幫助英國隊打破得分荒,但米爾斯和紐利六罰全中,澳大利亞隊以66-57領先9分。克拉克命中壓哨三分,前三節戰罷英國隊以60-66落後。
澳大利亞隊的進攻強勢在第四節延續,米爾斯獨得10分,安德森也貢獻4分,他們率隊以18-0開局,澳大利亞隊以84-60領先。阿齊巴爾德內線得分,這打破了英國隊本節4分41秒的得分荒,安德森迅速回敬三分,尼爾森兩罰一中,終場前3分50秒時澳大利亞隊以88-62領先。大比分差距讓比賽提前進入垃圾時間,兩隊都換上替補,最終澳大利亞隊以106-75獲勝。
英國隊首發陣容:萊恩金、弗里蘭、鄧、沙利文、邦蘇
澳大利亞隊首發陣容:米爾斯、英格爾斯、戴拉瓦多、安德森、馬里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