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菲

澤菲

澤菲(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適應症為本品可用於治療以下疾病:——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胰腺癌;——吉西他濱與紫杉醇聯合,適用於治療經輔助/新輔助化療後復發,不能切除的、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除非臨床上有禁忌,否則既往化療中應使用過蒽環類抗生素。

基本信息

適應症

本品可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

——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的胰腺癌;

——吉西他濱與紫杉醇聯合,適用於治療經輔助/新輔助化療後復發,不能切除的、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除非臨床上有禁忌,否則既往化療中應使用過蒽環類抗生素。

規格

0.2g;1.0g(以吉西他濱計)。

基本內容

通 用 名: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

商 品 名:澤菲

英 文 名:Gemcitab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漢語拼音:Zhusheyong Yansuan Jixitabin

本品主要成份為鹽酸吉西他濱,其化學名稱為(+)2'-脫氧-2'2'-二氟胞嘧啶鹽酸鹽

其結構式為:

分子式:C9H11F2N3O4?HCl

分子量:299.70

【性狀】

本品為白色疏鬆塊狀物。

【藥理作用】

鹽酸吉西他濱為核苷同系物,屬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主要殺傷處於S期(DNA合成)的細胞,同時也阻斷細胞增殖由G1向S期過渡的進程。本品在細胞內由核苷激酶代謝成有活性的二磷酸核苷(dFdCDP)和三磷酸核苷(dFdCTP)。其細胞毒活性就來源於這兩種核苷抑制DNA合成的聯合作用。二磷酸吉西他濱可抑制核糖核苷酸還原酶,而該酶催化DNA合成過程中生成三磷酸脫氧核苷的化學反應。從而導致脫氧核苷酸(包括dCTP)的濃度降低,三磷酸吉西他濱可與dCTP競爭性結合到DNA上,而細胞中dCTP濃度的降低(由其二磷酸鹽的作用而產生)可促進三磷酸吉西他濱與DNA的結合,結果一個核苷酸摻入到合成過程中的DNA鏈上,從而阻止DNA的進一步合成。另外,DNA聚合酶ε並不能夠清除吉西他濱核苷酸和修複合成過程中的該DNA鏈。

【藥代動力學】

七個研究小組對353例病人(其中121例女性,232例男性,年齡為29至79歲,其中近45%的病人為非小細胞肺癌,35%為胰腺癌)進行了該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按使用劑量500~2592mg/m2,輸注0.4~1.2小時後得到以下動力學參數。

血漿峰濃度(輸注結束5分鐘內):3.2~45.5μg/ml。

中央室分布容積:女性:12.4L/m2,男性:17.5L/m2(個體差異為91.9%)。

周邊室分布容積:47.4L/m2,性別對其影響不大。

蛋白結合率:可忽略。

總清除率:29.2L/hr/m2到92.2L/hr/m2,與性別及年齡相關(個體差異為52.2%)。

女性的清除率較男性約低25%。儘管清除快,隨著年齡的增加,男性及女性病人的清除率均降低。使用推薦劑量1000mg/m2,30分鐘輸注,清除率值較低的男、女病人不必減少吉西他濱的劑量。

尿藥排泄:以不到10%原型藥物的形式排泄。

腎清除率:2~7L/hr/m2。

半衰期:介於42至94分鐘,與年齡和性別有關。吉西他濱的清除實際在輸注開始後的5~11小時內完成,每周用藥一次無蓄積。

代謝:吉西他濱被胞苷脫氨酶在肝臟、腎、血液和其他組織中快速代謝。吉西他濱在細胞內代謝產生吉西他濱單體及其二、三磷酸鹽(dFdCMP、dFdCDP和dFdCTP),其dFdCDP、dFdCTP被認為是有活性的,這些細胞內代謝物在血漿、尿中未曾檢測出。

主要代謝物2'-deoxy-2',2'-difluoroudine(dFdU)無活性,在血漿和尿中均可檢測出。

【適應症】

適用於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用法用量】

成人推薦吉西他濱劑量為1000mg/m2靜脈滴注30分鐘,每周一次,連續三周,隨後休息一周,每四周重複一次。依據病人的毒性反應相應減少劑量。

配製方法:每瓶(含吉西他濱200mg)至少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5ml(含吉西他濱濃度≤40mg/ml),振搖使溶解,給藥時所需藥量可用0.9%氯化鈉注射液進一步稀釋,配製好的吉西他濱溶液應貯存在室溫並在24小時內使用,吉西他濱溶液不得冷藏,以防結晶析出。

高齡患者:65歲以上的高齡患者也能很好耐受。儘管年齡對吉西他濱的清除率和半衰期有影響,但並沒有證據表明高齡患者需要調整劑量。

兒童:未研究過兒童使用吉西他濱。

【不良反應】

血液系統:

由於吉西他濱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因此套用吉西他濱後可出現貧血、白細胞降低和血小板減少。骨髓抑制常常為輕到中度,多為中性粒細胞減少。

血小板減少也比較常見。

消化系統:

約2/3的病人發生肝臟氨基轉移酶的異常,但多為輕度,非進行性損害,無需停藥。

肝功能受損的病人使用吉西他濱應特別警慎(參見劑量和使用方法)。

據報導,約1/3的病人出現噁心和嘔吐反應,20%的病人需藥物治療,極少是劑量限制性毒性,並且很容易用抗嘔吐藥物控制。

腎臟:

近一半的病人用藥後可出現輕度蛋白尿和血尿,但極少伴有臨床症狀和血清肌酐與尿素氮的變化,然而,報告有部分病例出現不明原因的腎衰。因此,對於已有腎功能損害的病人,使用吉西他濱應特別謹慎(參見劑量和使用方法)。

過敏:

約25%的病人可有皮疹,10%的病人可出現瘙癢,通常皮疹輕度,非劑量限制性毒性,局部治療有效,極少報導有脫皮,水泡和潰瘍。

滴注吉西他濱過程中,不到1%的病人可發生支氣管痙攣,痙攣一般為輕度,且持續短暫,但可能需要胃腸道外的給藥治療,已知對本藥高度敏感的病人應嚴禁使用(參見禁忌)。

有報告約10%的病人在用藥後數小時內發生呼吸困難,這種呼吸困難常常持續短暫、症狀輕,幾乎很少需要調整劑量,大多無需特殊治療,其發病機制不清,與吉西他濱的關係也不清楚。

其他:

大約20%的病人有類似於流感的表現,大多症狀較輕,短暫,且為非劑量限制性,僅1.5%的病人表現較重,發熱、頭痛、背痛、寒戰、肌痛、乏力和厭食是最常見的症狀,咳嗽、鼻炎、不適、出汗和失眠也有發生。有些僅表現為發熱和乏力。此類症狀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有報告證實水楊酸類藥物可減輕症狀。水腫/周圍性水腫的發生率約為30%,部分病人可出現面部水腫。肺水腫的發生率約1%。水腫/周圍性水腫常常由輕到中度、幾乎不影響用藥劑量,部分病人伴有局部疼痛、停止用藥(吉西他濱)後常自行逆轉。引起這種毒性的機制尚不清楚,沒任何證據表明與心臟、肝、腎功能受損有關。

以下的不良反應亦常見報導,13%的病人脫髮(常為輕度),10%病人嗜睡,8%病人腹瀉,7%的病人有口腔毒性(主要為潰瘍及紅斑),6%病人有便秘。曾有低血壓的病例報告,有的研究報告有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但無明確的表明是吉西他濱引起的心臟毒性。

【禁忌】

對本品成份過敏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警告:

已證明滴注藥物時間延長和增加用藥頻率可增大藥物的毒性。

吉西他濱可抑制骨髓,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及貧血。然而,由於骨髓抑制時間短,通常並不影響以後的用藥劑量(參見用藥劑量和方法及不良反應)。

高敏反應:曾報告極個別病人發生過敏反應。

注意:

一般情況,接受吉西他濱治療的病人需密切觀察,包括實驗室的監測,在出現藥物毒性反應時,應能夠及時處理。

使用吉西他濱的病人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包括氨基轉移酶和血清肌酐。

對駕駛和操作機器能力的影響——據報導,吉西他濱可引起輕至中度的睏倦。病人在此期間必須禁止駕駛和操縱機器,直到經鑑定已不再倦怠。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B3類

該藥物對孕婦的安全性不詳。動物實驗表明,該藥具有生殖毒性,如生殖缺陷或對胚胎及胎兒發育、妊娠和分娩前後的其它毒性作用。吉西他濱對胎兒和嬰兒有潛在的危險,故孕婦及哺乳期的婦女應避免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實驗室檢查:骨髓功能受損的病人,用藥應謹慎,與其他的抗腫瘤藥物配伍進行聯合或序貫化療時,應考慮對骨髓抑制作用的蓄積。病人在每次接受吉西他濱治療前,都必須監測血小板、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數,當證實有骨髓抑制時,應將化療延期或修改治療方案。吉西他濱劑量的調整參閱下表,化療藥物停止後,周圍血細胞數還會進一步下降。

--------------------------------------------------------------------------------

中性粒細胞絕對數 血小板數 總劑量的%

(×106/L) (×106/L)

--------------------------------------------------------------------------------

>1.000 And >100.000 100

500~1.000 Or 50.000~100.000 75

<500 Or <50.000 停用

--------------------------------------------------------------------------------

與其他治療的相互作用

一項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試驗中,套用1000mg/m2吉西他濱的病人同時給予連續六周的胸部放射治療,結果出現了嚴重的,甚至威脅生命的毒性反應,並發生食管炎和肺炎,尤其當接受大劑量放療時,上述反應更明顯。目前尚無將吉西他濱與治療劑量放射治療配合進行綜合治療的合適方案。

【規格】

0.2g

【有效期】

2年

【貯藏】

密閉,在乾燥處保存。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H20030104

兒童用藥

由於沒有充分的數據支持兒童用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因此不推薦將吉西他濱用於18歲以下的兒童。

老年用藥

年齡在65歲以上的患者對吉西他濱的耐受性良好,除了對所有患者推薦的劑量調整外,沒有證據顯示有必要對老年患者進行特別的劑量調整。

藥物過量

尚無已知的針對吉西他濱過量的解毒劑。在I期研究中有幾例患者接受每2周單次給予吉西他濱靜脈滴注5700mg/m[sup]2[/sup],滴注時間30分鐘以上,觀察的主要毒性包括骨髓抑制、感覺異常和嚴重皮疹等。臨床一旦懷疑有過量情況,應對血液學指標進行適當的監測,必要時對患者進行支持治療。

藥代動力學

藥代動力學特點

在7項研究,總計353例患者中評價了吉西他濱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其中女性患者121例和男性患者232例,年齡29-79之間。在這些患者中,約45%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5%為胰腺癌患者。得到以下藥代動力學參數的給藥劑量範圍是500-2,592mg/m[sup]2[/sup],輸液時間變化範圍0.4-1.2小時。

血漿峰濃度(輸液結束後5分鐘內得到)為3.2-45.5μg/ml。按照1000mg/m[sup]2[/sup]/30min劑量給藥,輸液結束30min內母體化合物血漿濃度可持續高於5μg/ml,輸液結束後1小時內,其血漿濃度亦高於0.4μg/ml。

分布

中央室的分布容積為女性12.4L/m[sup]2[/sup]和男性17.5L/m[sup]2[/sup](個體間差異為91.9%)。周邊隔室的分布容積為47.4L/m[sup]2[/sup]。周邊隔室的容積與性別不相關。

血漿蛋白結合可忽略不計。

半衰期:半衰期為42-94分鐘,與年齡和性別相關。對於推薦的給藥方案,吉西他濱在輸液開始後的5-11小時內被完全清除。每周給藥一次時,吉西他濱不會產生蓄積。

代謝

吉西他濱在肝臟、腎臟、血液和其他組織中被胞苷脫氨酶快速代謝。在細胞內,吉西他濱在細胞內代謝產生吉西他濱單磷酸、二磷酸和三磷酸核苷(dFdCMP、dFdCDP和dFdCTP),其中dFdCDP和dFdCTP具有活性。這些細胞內形成的代謝物,在血漿或尿液中都未曾檢出。

主要代謝物2'-脫氧-2',2'-二氟脲苷(dFdU)沒有活性,在血漿和尿中均可檢出。

排泄

全身清除率為29.2L/hr/m[sup]2[/sup]-92.2L/hr/m[sup]2[/sup],與性別和年齡相關(個體差異為52.2%)。清除率女性比男性低大約25%。雖然清除速度很快,男性和女性的清除率都隨年齡增加而下降。吉西他濱推薦給藥劑量為1000mg/m[sup]2[/sup],靜脈滴注30分鐘,不必因男性和女性降低的清除率而減少吉西他濱的給藥劑量。

經尿排泄:少於10%以原藥形式排泄。

腎清除:2-7L/hr/m[sup]2[/sup]。

給藥後一周內,吉西他濱給藥劑量的92%-98%被檢出,其中99%主要以dFdU形式經尿排泄,1%經糞便排泄。

dFdCTP的動力學

這一代謝物發現於外周血的單核細胞中,以下信息均指在這類細胞中的情況。按35-350mg/m[sup]2[/sup]/30min給藥,dFdCTP在細胞內濃度的遞增與劑量增加成比例。藥物的穩態濃度為0.4-5μg/ml。吉西他濱血漿濃度超過5μg/ml時,dFdCTP濃度不再增加,表明已在細胞內飽和。

終末消除半衰期:0.7-12小時。

dFdU的動力學特點

血漿峰濃度(1000mg/m[sup]2[/sup],靜脈滴注30分鐘,結束後3-15分鐘):28-52μg/ml。

每周一給藥後谷濃度:0.07-1.12μg/ml,無明顯蓄積。

三相藥時曲線終末期平均半衰期-65小時(範圍33-84小時)。

dFdU從母體藥物中形成的比例:91%-98%。

中央室平均分布容積:18L/m[sup]2[/sup](範圍11-22L/m[sup]2[/sup])。

組織分布:廣泛。

平均表觀清除率:2.5L/hr/m[sup]2[/sup](範圍1-4L/hr/m[sup]2[/sup])。

經尿排泄:全部。

吉西他濱與紫杉醇聯合治療

聯合治療並不改變吉西他濱或紫杉醇的藥代動力學特點。

腎功能損傷

輕到中度的腎功能不全(GFR從30ml/min-80ml/min),對吉西他濱藥代動力學特點並沒有出現一致性的顯著影響。

包裝

(1)0.2g:玻璃管制注射劑瓶裝,8瓶/盒。

(2)1.0g:玻璃管制注射劑瓶裝,3瓶/盒。

批准文號

(1)0.2g:國藥準字H20030104

(2)1.0g:國藥準字H20030105

生產企業

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修訂日期

2007年04月05日 2011年02月15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