澒洞

《旱雲賦》:“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 《周總理輓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不寐》詩:“丹田恍澒洞,銀海

基本信息

澒洞 :hònɡ dònɡ
1. 綿延;瀰漫。
賈誼 《旱雲賦》:“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 宋司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聲澒洞徹四極,草木慘澹顏色傷。” 明 李東陽 《徐用和侍御所藏雲山圖歌》:“何人醉寫雲山圖,浮雲澒洞山模糊。”李大釗 《青春》:“吾 華 自辛亥首義,癸丑之役繼之,喘息未安,風塵澒洞,又復傾動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 水勢洶湧。
蘇軾 《廬山二勝·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煙靄間,澒洞金石奏。”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澒洞震動,不可方物。”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 引申為衝擊、震動。
黃中黃 《孫逸仙》第四章:“一時謠變,澒洞全 粵 ,針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馬數萬之眾。”
4. 虛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詩:“丹田恍澒洞,銀海眩眵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