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三角洲

潮流三角洲

潮流三角洲又稱潮流沙脊群。是由2~3節以上的潮流,在沙質海底塑造而成的水下沙脊及脊間溝谷群。溝脊的平面輪廓呈放射狀、掌狀、鳥爪狀等,頂端朝向潮流輻聚或輻散點。

潮流三角洲

名詞解釋

潮流三角洲

又稱潮流沙脊群。

多形成於潮沙韻律強的大型水道兩端或河口地區。

是由2~3節以上的潮流,在沙質海底塑造而成的水下沙脊及脊間溝谷群。溝脊的平面輪廓呈放射狀、掌狀、鳥爪狀等,頂端朝向潮流輻聚或輻散點。

如中國江蘇弶港岸外的輻射狀潮流三角洲、瓊州海峽東西兩側及渤海海峽西北側的掌狀潮流三角洲、西朝鮮灣的鬃崗狀潮流三角洲、曹妃甸瀉湖口門外的鳶狀潮流三角洲等。

一般脊或溝的寬度為0.5~12公里,長度數公里至百公里以上,脊溝的相對水深差值5~40米以上。潮流三角洲的面積相差很大,西朝鮮灣和江蘇弶港岸外的潮流三角洲面積分別為3.5和1.3萬公里2,曹妃甸瀉湖口外的潮流三角洲面積僅數平方公里。潮流三角洲脊溝相間擺布的地形格局,反映為韻律強的潮流往複線形沖刷和堆積結果,落潮流將海底沉積物中的粘土等細顆粒成分帶至外海,較粗的沙質沉積物堆積在兩個強流帶之間,故沙脊聲納探測斷面呈現為向上微微拱曲的層理,而溝底沉積粒度相對較細,並常見較老的玉木冰期河湖相或澙湖相泥質層剖露。

如在中國渤海海峽西北側指狀沙脊群的溝底,發現有澙湖相泥炭和有機質淤泥,14C測定年代為距今1095±110年;在西朝鮮灣鬃崗狀沙脊群溝底,發現有河成礫石層;在江蘇弶港岸外輻射狀沙脊群溝底,聲納探測發現埋藏谷斷面及古河口標誌生物近江牡蠣(ostrea rivularig goula)、長牡蠣(o.gigas thunberg)等化石。

總之,上述反映潮流三角洲是全新世陸架海侵以來潮流作用的產物

潮流三角洲的地貌特徵

潮流三角洲及其潮流三角洲上的邊緣壩、攔門淺灘、潮流沙脊和潮流沖刷槽等次級地貌形態特徵和展布規律,並討論了潮流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潮流三角洲研究

運用鑽探和淺地層探測等獲得的最新調查資料,對全新世以來遼河三角洲潮流沉積進行了研究。

研究區10m深度內的地層主要包括潮灘相、潮道相和淺海相沉積,其下為古三角洲相。潮灘相沉積物以砂和粉砂為主,分選中等,跳躍和懸浮組分各占50%左右;淺海相和潮道相沉積物主要為軟弱的黏土質粉砂和粉砂質黏土,以懸浮組分為主。全新世以來至1896年,研究區為古遼河與古大凌河、繞陽河複合三角洲之間的小海灣。1896年雙台子河分洪以後,蓋州灘等潮灘形成並快速發育,1969年建閘後,入海徑流量不斷減小,潮道趨於淤積充填。在大量實測資料基礎上採用小波分析方法對珠江三角洲網河區徑流與潮汐的相互作用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果:網河區潮差和潮位的周期變化既有典型潮汐的半日周期和全日周期以及半月周期,也有徑流量的周期變化如64 8d的周期變化,即同時具有徑潮的周期變化.不同河段潮差及各分潮波振幅與徑流量的大小具有明顯的反相關關係,徑流量越大,潮差越小,三水站潮差隨流量以-0 0002的速度減小,網河區下遊河段則減小得較慢.上游徑流量越大,因克服徑流的阻礙作用而消耗的能量越大,潮汐作用強度迅速減弱,各分潮潮波振幅和潮差沿程減小越快.隨著徑流量的增大,三水站潮簇D1,D2和D4的振幅明顯減小,D2的振幅衰減得最快。

客觀事實:

長三角,採用長株潭三角洲的“長”字

(圖)潮流三角洲潮流三角洲

珠三角,採用長株潭三角洲的“株”字偕音

京津冀,由於首都北京,不直接用名字還採用中國的象徵天壇、地壇的“壇”字來做為“潭”字偕音

由此可見長株潭的影響力

外語與術語 專業辭典 地理辭典

資料來源

生命經緯http://www.biox.cn/Foreign/200609/20060923201906_255480.shtml

知網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YKX199302018.htm

百度http://www.cqvip.com/QK/96122X/2007002/24314000.html

百度http://tieba.baidu.com/f?kz=5093126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