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紅頭船

潮汕紅頭船

潮汕紅頭船,人們歷來把紅頭船當作清代潮州地區從事遠洋貿易的商船,大多數潮籍華僑就是乘坐紅頭船到海外謀生,尋求發展。紅頭船曾經是中國同世界各地經濟和文化交流的紐帶,也是各地華僑同祖國聯繫的紐帶。

概述

潮汕紅頭船 潮汕紅頭船
文字

 有特殊民俗含義的遠洋運輸工具。清康熙至光緒年間(1662--1908),澄海樟林的南社港,是潮汕地區通往外洋的大港口,內地富商巨賈紛紛在此聚集,開辦遠洋和沿海運輸貿易,同時運送客人到泰國越南爪哇新加坡等國和地區經商或從業。出洋的船隻主要是紅頭。紅頭船有大、中、小之分,一般是船越大,航程也越遠。紅頭船的頭、尾均深紅色,為了與頭尾均深青色的福建青頭船相區別。
纖頭船為了爭取順風順水避開風暴,通常在每年寒露之後,乘東北季風起航,開赴洋諸國。到第二年三四月又趁太平洋吹來的西南季風,返航回潮,大多聚集於南社港口,船民家屬,歡天喜地到港口迎接親人。
南社港的興盛,一直持續到光緒末年(1908年前後)才被洋船所排擠。出洋旅客或運輸經商,都到汕頭乘洋船出番,紅頭船逐步消失。
乘紅頭船出洋,由於路途遙遠,行船緩慢,大多要20多天甚至一個月才能到達目的地,若不帶些乾糧,很難挨過這些日子,而甜粿不易變質,所以,過洋者一般都要事先準備一些甜粿作乾糧。甜粿本是年節食品,帶粿出洋實屬無奈,所以,有俗語“無可奈何舂甜粿”。
紅頭船一般將船頭琢成鯉魚頭狀並雕有龍頭,據說在陸上能驚走百獸,在海中能嚇退百族。整艘紅頭船均塗以重彩頭尾紅色,船身外面用藍白兩色漆成鱗片。船尾巧製成魚尾鰭高高翹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