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燈櫥

燈櫥上的畫面內容和描繪的手法,有規範畫法和漫畫畫法兩種。 由於燈櫥所畫的內容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所以畫中人物也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好命人。 在燈櫥的畫面中,最受民眾歡迎的是漫畫式的圖畫,這種圖畫針對社會流弊、不良現象加以揭露、諷刺。

昔日二月火神爺出巡,是澄海樟林的大節日,各種文娛活動都有,最有名是夜間的花燈。燈櫥是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燈式,它像個橫置的長櫥,長約1.3米,高約0.4米,用方形小木條製成一個立體長方形木架,底部和頂部各安上一塊薄木板,頂上的薄木板挖三個圓孔。木板的前後兩面,再用木條分為三格,用白竹紙蒙上,白竹紙上描繪各種各樣的彩圖,然後用三盞玻璃燈放置在木架子裡面,燈光映照在畫面上,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引得行人駐足觀看。燈櫥上的畫面內容和描繪的手法,有規範畫法和漫畫畫法兩種。規範畫法以工筆淡彩為主,內容多以章回小說、潮劇故事、山水、人物為主。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蘆林會》、《柴房會》。一個燈櫥,前後六幅描繪一個故事,就如連環畫一般。這種畫畫得典雅大方。由燈櫥衍生的民間俗語不少。
由於燈櫥所畫的內容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所以畫中人物也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好命人。於是人們常說:“好命過燈櫥”,而對生活中一些遊手好閒、無所作為的人,總會揶揄說:“放在燈櫥擺”。
在燈櫥的畫面中,最受民眾歡迎的是漫畫式的圖畫,這種圖畫針對社會流弊、不良現象加以揭露、諷刺。當時,有一個正直的官家公子,看不慣官府腐敗作風,便將其種種不良行為描繪出來,因為公子的父親當大官,官府知道了也無可奈何。當時有一幅畫僅僅畫了一塊劈成兩半的木柴,一半寫個“官”字,一半寫個“賊”字,暗喻同塊柴劈開的。結果這種漫畫方式大行其道。它的內容,多有勸人棄惡從善,諷刺時弊;如當時樟林塘西有一姓林人家,他的祖上十分富有,但是此人好吃懶做,又染吸食鴉片惡習,先後將祖上遺產、房屋以至兒子變賣為吸資,最後老婆離他回娘家,本人終於困斃。村里人將他敗家事跡畫落燈櫥:一人臥煙床之上吞雲吐霧,畫田地、房屋、兒子、老婆均被吸入煙槍中。人們看了,無不觸目驚心,引以為戒。也有用潮汕俗語入畫的,諷刺世態炎涼,如《免用扶,水漲船自浮》、《擔梯看唔見數簿》等等。這些畫面,色彩鮮艷,生動活潑,民眾喜聞樂見,並且從中得到教育,因此,人們互相勸告,做人要做好,“勿乞人畫落燈櫥”。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燈櫥內容都有很強的思想性,有一些免不了帶有強烈的小農意識,如畫兩隻猴共抬一根大貢香。畫面是香下猴,“香”與“鄉”諧音,意即鄉下猴,挖苦鄉下人。這些畫面就容易引人反感,甚至連夜遭人撕毀。當時有一家豬肉店“端合號”所掛的燈櫥,其內容比較尖刻,在樟林燈櫥中最為標新立異。所製作燈櫥常於更深夜靜時遭人毀壞。所以樟林人借用端合燈櫥的現象創作出一句歇後語:“端合燈櫥――唔過夜”,形容事物存在的時間甚短。
燈櫥畫大多出於鄉鎮業餘美術愛好者之手,畫得略顯粗糙潦草,樟林還人從燈櫥詩畫引發出一句口語:“畫龍畫符畫燈櫥,”即亂塗鴉之意。
解放後,游火帝爺基本絕跡了,燈櫥隨之淡出人們視野。而作為語言活化石的俗語,卻記載著燈櫥曾經的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