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佛化節俗

潮汕佛化節俗

佛教傳入潮汕,給潮汕的社會和文化帶來深刻的影響,並且從不同的領域進行滲透,使潮汕人產生佛化心理。在潮汕民間的歲時節令中,就有許多活動或多或少地與佛教活動有聯繫。農曆三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俗稱“阿娘生”。農曆四月初八是佛教寺院傳統的浴佛節。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佛成道日。因十二月稱臘月,所以佛成道日在我國漢地又稱“臘八節”。

潮汕對彌勒佛的信奉很有特色,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一到,鄉村大都有人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裡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掬。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童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等,命中者則一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愛的活動。據說命中“男喜童”者,今後就生男孩。因此,那些結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或者剛娶兒媳婦又急於抱孫子的公公們、奶奶們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一經命中,棚主和周圍的人就會向他喝彩、道賀。自己更是喜滋滋地把“男喜童”抱回家中,認為中了頭彩、有好兆頭,今年定能早生貴子和發財。

農曆三月十九為觀音成道日,俗稱“阿娘生”。這在潮汕民間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宗教節日。潮汕民間先在前一日晚設拜,供品中必備“鳥餅”,這是一種用麵粉調糖製成飛鳥狀的薄片,再加以烘脆而成。民俗認為這天晚上,菩薩照例到南海普陀山探望歸家,需座鸚哥隨行過海,故以鳥餅為象徵之物。當然,這鳥餅也成了菩薩入門送禮物品。到十九日上午或下午再設供時,供品中又需備綠豆甜湯。意思是說菩薩從南海回來,天熱路遠,需綠豆湯點心解渴。這種祭祀中構想的周到和招待的熱心,說明了潮汕人對觀音的特別虔誠和祭祀供品的地方特色。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教寺院傳統的浴佛節。過去,佛寺庵堂都要焚香設齋供佛,用五色香水浴佛。傳說,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的日子。浴佛節是一個較為隆重、典型的宗教節日。在潮州,浴佛節所舉行的儀式是十分莊重的;這一天,開元寺里里外外洗刷一新,大雄寶殿四處懸燈燃燭,青煙裊裊。殿中央置一方形供桌,供桌正中安放金盆,盆里放有檀香、香精、茉莉、玉蘭、玫瑰等名香名花,中間還綴上一朵怒放的白蓮花,盆後面立一香爐,焚燒檀木,盆四周簇擁著五顏六色盛開的鮮花。無論是出家的男女僧人,還是在家的男女居士,上殿參加典禮前都得按等級分別身披袈裟、海清襖,手持法具,腳穿古襪,著戒鞋、羅漢鞋,個人衣著齊整,戒儀端莊。典禮儀式分八大環節,從開始到結束歷數小時之久。分為聞板上殿、排班出迎、恭迎佛像、安座沐浴、敬致頌詞等程式,整個典禮在“圓滿禮佛”的誦唱聲中結束。舊時澄海在浴佛節有吃“麥方”習俗。由於四月間新麥已經普遍收割完畢,故農家皆以新碾的麥炒作“麥方”(用麥和糖做成的方塊)。而且人們常常取一兩隻蒼蠅或者蚊子的腿炒在一起,據說這樣就能辟除蠅蚊。然而,現時澄海已基本沒有麥田,故這習俗也已鮮為人所知了。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盂蘭盆會,典出佛經上“目連救母”演化而來,相沿而傳下來,成為賑濟孤魂野鬼為主,稱為“施孤”。此日在各寺廟、村頭巷口搭起高搭棚台為普度壇,壇前方設供桌,由家家戶戶挑起三牲、面粿、水果等來祭祀,葷素雜陳,紙錢、銀錠堆積如山。巨香長達一二米,煙霧瀰漫,台前設假山三峰,上插面制佛手,上書“盂蘭勝會”、“佛光普照”、“開甘露門”等字樣。法事中上師照例要“拋包子”(面制小包),觀眾爭相奪取,叫“搶包子,食平安”。舊時大眾生活貧困,搶到的食品可帶回家作為口糧,更何況據說搶到這種東西有福氣、財氣。祭品中有重達一斤多的面,作為“大財氣”更是激烈搶奪的對象。因此潮汕俗語有稱做事性急慌張者為“搶孤”;形容不知滿足,終於兩頭落空者為“放掉面桃去搶餅,面桃無了餅也無”。潮汕施孤之俗沿襲不斷,且為人所普遍重視,不僅因為天災人禍中死於非命者眾,而且還因為潮人為謀生計漂洋過海而客死他鄉者眾,使這個宗教禮儀成為牽動千家萬戶的一個節俗。

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佛成道日。因十二月稱臘月,所以佛成道日在我國漢地又稱“臘八節”。潮汕人俗稱“羅漢生(日)”,是日潮汕各地寺庵都會舉行慶典,同時必熬制以糯米、蓮子、花生、白果、柿餅、核桃、紅棗、百合及冬瓜冊、糖同煮的“臘八粥”、俗稱“羅漢糜”、“八寶粥”。潮州開元寺過去除將“羅漢糜”供佛外,還派人饋送至府縣各官衙及檀越、施主家宅。善信亦相率來寺禮佛,有的還攜帶小孩同往,以吃“羅漢糜”祈求吉祥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