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能生

“潛能生”又稱“後進生”,他們通常有許多複雜的原因造成:沒有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品德行為不規範,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動手能力不強,沒有自信心,更談不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潛能生是指那些學習有困難、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們具有轉化為優秀生的潛能。如何將“潛能生”轉化為優秀生是科學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自己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實踐,對教學中轉化潛能生的途徑和辦法作一些探討。
開發潛能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難題。是否開發潛能生工作,是直接關係到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培育“四有”社會主義新人,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大問題。如何做好小學生潛能生教育開發工作,一位特級老師把成功的教育經驗,凝鑄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名言,深深地啟發了我認識到,要做好開發潛能生工作,必須讓愛溫暖潛能生的心靈。
一、尊重人格,保護潛能生的自尊心
潛能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學業成績較差甚至兩者均差的學生,在班裡造成不良的影響,但他們在一定條件下是能夠開發的。可是,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常把潛能生當成“壞學生”,說是“朽木不可雕”,“頑石不成材”,嚴重地傷害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潛能生同一般學生一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採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採取疏遠集體,迴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凡此種種,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愛的溫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因此,在潛能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堅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厭惡、歧視;不當眾揭醜;不粗暴訓斥;不冷嘲熱諷;不變相體罰。用愛心融化潛能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師生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樑。
二、熱情鼓勵,激發潛能生的上進心
小學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潛能生不過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著污垢的玉石,既有陰暗的消極面,又有潛在的閃光點,他們同優秀生、中等生一樣渴望進步,也能成才。作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於從潛能生身上了解他們的志趣和個性特徵,觀察發現他們時隱時現的閃光點,作為教育轉化他們的突破口和推動其前進的動因。事實證明,潛能生並不是一無長處、各方面都差的“壞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兒”;相反,在一定意義上,“淘氣、調皮的孩子聰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對潛能生有所“偏愛”:課堂上能夠舉手發言就加以鼓勵;學習上有所進步就給予讚許;品德上做點好事就進行表揚,讓潛能生品嘗到受讚許、表揚的歡樂,而千萬別讓他們在課堂上成為被冷落被“遺忘”的對象,認為“老師只看到我的缺點和短處,看不到我的優點和進步”。為了及時了解、掌握潛能生的內心世界和行為表現,激發其上進心和積極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個別談話;多溝通家長;多表揚鼓勵;多正面疏導;多指明方向。在贏得了潛能生的信任,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之後,轉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養潛能生的責任心
對潛能生的教育要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充分挖掘其積極因素,但決不能姑息、袒護其缺點和消極因素而降低要求,應該把熱情關心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在把愛的雨露灑向潛能生心靈的同時,要使他們認識到,對他們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對他們的信任,是一種深厚的愛、真正的愛,從而使他們培養做“四有”的社會主義新人的責任心,形成渴望進步的內驅力。只有在培養了責任心以後,潛能生的開發才有實現的可能。
開發潛能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的教育系統工程。開發潛能生需要一個過程,要抱著滿腔熱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進行反覆、耐心地教育;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路,才能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開發潛能生經驗千條萬條,核心就是多給後進生奉獻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潛能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後進生的成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