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概念

潛概念是與顯概念相對立而存在的。 (1)顯露式。 (2)假定式。

潛概念是與顯概念相對立而存在的。顯概念是已認識的事物的總結和反映。潛概念是反映人們認識客觀對象處在模糊階段的思維形態。這種思維形態常常表現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它以實踐材料和事實為依據,反映著同樣實踐的認識必然存在著相同的模糊狀態。潛概念不同於虛假概念,它反映實踐得來的認識,是構成顯概念的要素、前奏、環節。
一般可把潛概念初步分為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顯露式。如“共產主義”這一概念,因目前尚未實現共產主義,因而這一概念反映的對象是潛在的。但它不是其他的潛概念,而是具有顯露共產主義的某些特點和性質的潛概念。
(2)假定式。如量子力學中引入的“味”、“色”等概念,這些概念只是為了說明問題而提出的假定;再如“無窮小”與“無限大”的概念,均屬此類。
(3)演繹式(預想式)。如“磁單極”這一潛概念是從量子力學推導出來的,“理想實驗“這一潛概念是依據其他實驗事實從理論上推導出來的。
(4)探索式。如“宇宙人”、“黑洞”、“可控熱核反映”等,雖然目前尚未找到與之相對應的現實事物,但這些潛概念是表明人們對宇宙和微觀現象的探索。
(5)類比式。如從模擬和仿生某方面得出的“超級人工智慧”、“電子貓”等都屬於這一類。
潛概念還有許多形式值得進一步探索。但不管是何種潛概念,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向顯概念轉化。潛概念是構成潛科學的基本細胞,是引導人們作出重大突破前奏的醞釀,是獲得重大的科學成果的階梯環節。潛概念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可作為人們指導實踐的方式,使人們在科學前進道路上,有時避開大道、深入森林,最後獲得前所未有的新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