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英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潘月英,1931年,進杭州繅絲廠、杭州慶春綢廠學徒。1933年,
潘月英 潘月英
上海美亞九廠做織工,曾參加1934年美亞綢廠大罷工,隨後參加女青年會舉辦的滬西女工夜校“六百生字識字班”學習,受到革命啟蒙教育。1936年5月,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美亞九廠團支部委員。同年轉為中共黨員。
1937年初轉入美亞十廠,參加組織罷工和營救被捕工人代表鬥爭。 上海“八·一三”抗戰開始後,潘月英參加抗日救亡協會。1938年1月,轉入美文、寶華織綢廠,任廠黨支部委員。1939年1月,根據黨的指示,隨丈夫支樟樵(又名朱敬之,嵊縣人)在浦東開辦學校。3月,受組織派遣赴南匯、青浦等地工作,任青(浦)昆(山)地區政治交通員。1942年7月,奉命赴浙東三北地區,先後擔任三北教導隊隊長、三北總辦事處民運組長、中共余上縣虞北區委委員、中共臨山區委書記等職。
抗日戰爭勝利後,潘月英重返上海,在中國蠶絲公司第一實驗綢廠做工,擔任中共滬西區綢廠工委委員、第一實驗綢廠支部書記和上海絲綢業婦女聯誼會領導成員。1946年3月,代表絲綢行業參加上海婦女界紀念抗戰勝利後第一個三八國際婦女節籌備會,被推選為上海婦女聯誼會常務理事,率領絲綢女工參加在中山公園舉行的規模空前的三八節紀念大會。4月間,根據黨的指示,參加上海婦女界“國大”女代表選舉運動,當選為35名“國大”女代表之一。隨後投入反對內戰、要求和平鬥爭,發動工友參加“六·二三”反內戰示威遊行、和平請願活動,歡送馬敘倫、雷潔瓊、閻寶航等和平代表赴京請願,代表絲織業婦女聯誼會和女工,慰問在“下關暴行”中被打傷的雷潔瓊。不久,被廠方開除,在許廣平家受到鄧穎超接見。1947年,冒著危險參加由廖夢醒主持召開的三八節紀念會,聽取由延安來滬的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到會介紹延安婦女工作和生活,並在會上揭露國民黨反動派迫害工人的罪惡行徑。年底,赴四明山參加游擊鬥爭。1948年4月,任中共嵊新東縣工委委員,被人稱為“雙槍老太婆”。1949年3月,任中共諸義(後改諸義東)縣工委書記、縣自衛大隊教導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潘月英任寧波總工會青委副書記、婦女部長,華東農委土改工作組組長等。1952年後,先後擔任中國絲綢公司華東區公司加工科科長、上海市絲綢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絲綢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經理、上海市絲綢進出口公司副經理、顧問等職。1998年6月30日在上海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