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明

潘志明

12. 20. 21.

潘志明 老師
職 稱:副教授
教師簡介:
1982年9月-1986年7月,揚州師範學院外文系英語專業;
1986年8月-2004年8月,淮陰師範學院外文系教師;
1991年9月-1994年4月,南京大學讀研;
1994年--講師;
1996年11月-2004年8月,淮陰師範學院外文系副主任;
2000年--副教授;
2001年10月--2004年8月,淮陰師範學院華裔文學研究中心主任;
2004年9--2007年6月,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讀博;
2007年7月--,獲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留校,英語學院教師。
海外經歷:
2003年1月--7月美國新英格蘭大學
研究課題:
美國小說,華裔美國文學
出 版 物:
論文:
再析《我彌留之際》中的本德侖一家(第二作者),外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5期。
含混:《紅字》的內在敘事策略,外國文學2007年第2期。
羅曼司:《紅字》的外在敘事策略,外國文學評論2006年第4期。
比約德與《靈魂騎士》,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12月12日。
唐敖的子孫們——試論《中國佬》華裔男性的屬性建構與語言傳統,當代外國文學2003年第3期。
言說人生:湯亭亭《女勇士》的敘事行為,淮陰師範學院學報 1999年第4期。
高師基礎英語課程的改革思路,淮陰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教育專輯。
從《關雎》的兩種英譯看翻譯的創造性原則,淮陰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
《詩經》翻譯中的考證行為和閱讀行為,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
“南山”乎?“south-hills”乎?--淺談龐譯《詩經》的本、喻體關係的審美特徵,淮陰師專學報, 1997年第4期。
忠實標準與創造性,南京高師學報,1997年第5期。
作者之死與批評的興起,淮陰師專學報,1996年第3期。
金斯頓小說《孫行者》中閹割的雙重批評功能,淮陰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譯作:
《奧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靈魂騎士》,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詞典:
英語學習詳解詞典(大學版) (參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揚州大學副教授

男,197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副教授,博士,現為

揚州大學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工程部(系)副主任(主持工作)。主要從事動物重要疫病新型疫苗研製、細胞與分子免疫學研究。近三年來,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部省級等各級科研課題10項,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參編著作3部,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部省級科技成果獎勵2項,申請發明專利6項,獲得專利授權3項,鑑定科研成果2項,推廣科技成果2項。2004年被選拔為揚州大學新世紀優秀青年骨幹教師。主講本科生或研究生《免疫生物學》、《免疫學技術》、《生物製藥工藝學》等課程。現為中國免疫學會會員、中國微生物學會會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會員、江蘇省免疫學會會員、江蘇省微生物學會自然疫源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1.學習簡歷
2001.9-2004.6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 預防獸醫學 農學博士學位
1996.9-1999.7 揚州大學牧醫學院 傳染病學與預防獸醫學 農學碩士學位
1992.7-1996.7 揚州大學農學院 獸醫公共衛生 學士學位
2.工作經歷
2006.12-現在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工程部(系) 副主任(主持工作)
2006.07-現在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副教授
2005.10-現在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碩士生指導教師
2004.09-2006.07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副教授(低職高聘)
2002.12-2003.06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巴黎) 合作研究
2001.08-2006.07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講師
1999.07-2006.12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 副主任
1999.07-2001.08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助教
3、研究方向
動物重要疫病新型疫苗研製、細胞與分子免疫學研究
4. 參加學術團體情況:
中國免疫學會會員
中國微生物學會會員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會員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禽病學分會會員
江蘇省免疫學會會員
江蘇省微生物學會自然疫源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5、承擔的科研項目:
基於減毒沙門氏菌載體禽流感黏膜疫苗的分子設計及其特性K06014
江蘇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 2006-2008 3.00 主持
新城疫黏膜疫苗的分子設計及特性BK2003043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2003-2006 7.00 主持
DNA疫苗新型運送系統的研究 揚州大學生命科學學科群項目 2002-2004 2.50 主持
6.科研成果:
(1)論文與論著:
1. 潘志明,焦新安唐麗華黃金林,張輝,張曉明,張小榮,劉秀梵.攜帶新城疫病毒F基因DNA疫苗減毒鼠傷寒沙門氏菌的構建及其免疫原性.中國獸醫學報,2007,27(1):17-21
2. Yang ZQ, Liu QQ, Pan ZM, Yu HX, Jiao X. Expression of the fusion glycoprotei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n transgenic rice and its immunogenicity in mice.Vaccine,2007,25:591-598
3. 潘志明,唐麗華,程寧寧,黃金林胡青海焦新安,劉秀梵.攜帶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減毒鼠傷寒沙門菌的免疫效力.中國獸醫科學,2007,37(2):125-130
4. 潘志明,張曉明,焦新安,Lo-Man R,Leclerc C, 劉秀梵.重組減毒細菌運送CD8+ T細胞表位的效應分析.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誌,2006,22(6):730-731
5. 潘志明, 錢忠明, 焦新安, 劉秀梵.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學研究概述.家禽科學,2006,(9):38-42
6. 潘志明,焦新安,黃金林,殷月蘭,唐麗華,張輝,張曉明,張小榮,劉秀梵.攜帶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鼠傷寒沙門氏菌及其安全性與免疫效力.微生物學報,2005,45(6):937-941
7. 潘志明,黃金林,焦新安,唐麗華,劉秀梵.樹突狀細胞在沙門氏菌感染獲得性免疫中的作用.國外醫學(免疫學分冊),2005,28(6)342-346
8. 潘志明,唐麗華,黃金林,焦新安.作為疫苗和疫苗載體的減毒細菌.微生物學雜誌,2005,25(5):78-82
9. 潘志明,黃金林,唐麗華,焦新安.沙門氏菌感染的免疫應答.動物醫學進展,2005,26(4):41-44
10. 潘志明, 黃金林, 焦新安, 劉秀梵. 動物疫病的公共衛生意義及其控制中的生物技術.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5,(1):4-6
11. 潘志明,焦新安,張小榮,張曉明,黃金林,萬洪全,劉秀梵.運送鵝源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減毒沙門氏菌及其免疫原性.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4,12(4):412-415
12. 潘志明,張小榮,焦新安,劉文博,甘軍紀,高崧,張如寬,劉秀梵.雞沙門氏菌弱毒苗與微生態製劑聯合套用的效果.中國獸醫學報,2003,23(2):155-156
13. 潘志明,焦新安,劉文博,高 崧,倪振亞,張 揚,劉學賢,張如寬,劉秀梵.雞白痢沙門氏菌耐藥性的監測研究.畜牧獸醫學報,2002,33(4):377-383.
14. 潘志明,張小榮,焦新安.重組細菌疫苗載體的研究進展.畜牧獸醫科技.2002,18(2):14-17
15. 潘志明,張小榮,焦新安.作為疫苗和疫苗載體的胞內細菌.動物醫學進展.2002,23(3):107-110
16. 潘志明,焦新安,黃金林,張小榮,孫林,劉文博,甘軍紀,高崧,張如寬,劉秀梵.雞沙門氏菌弱毒凍乾苗的研製.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01,23(6):444-447
17. 潘志明,焦新安,趙霞,李小進,甘軍紀,劉文博,張揚,高崧,張如寬,劉秀梵.減毒雞沙門氏菌97A疫苗株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試驗.中國獸醫雜誌.2001,37(5):12-14
18. 潘志明,焦新安,劉學賢,倪振亞,劉文博,高崧,張如寬,劉秀梵. 雞白痢沙門氏菌耐藥性的變化趨勢.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1999,21(4):305-307
19. 潘志明(參編) 食品檢驗檢疫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ISBN 978-7-109-10596-6
20. 潘志明(參編)龍門新語文:科學人文綜合讀本,北京:龍門書局,2004,ISBN7-80191-406-6(2006修訂版)
21. 潘志明(參編) 禽病診治彩色圖譜,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ISBN7-109-07977-5
(2)獲獎或鑑定成果。
1. 雞白痢雞傷寒防治新技術研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第三完成人
2. 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快速檢測新技術與分子亞分型研究,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第四完成人
3. 禽流感快速檢測新技術的研究,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成果鑑定,2006,第四完成人
4. 食源性沙門氏菌快速檢測技術研究,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成果鑑定,2006,第五完成人
(3)申請或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1. 焦新安,潘志明,黃金林,張曉明,張小榮,殷月蘭,孫林,劉秀梵.新城疫新型黏膜疫苗及其構建方法,2004年申請專利(申請號200410064940.3,公開號CN1616108A)
2. 焦新安,張曉明,潘志明,張小榮,劉秀梵.非抗性篩選DNA疫苗載體及其構建方法,專利號ZL200310112640.3,2006
3. 焦新安,耿士忠,潘志明,黃金林,孫林,殷月蘭,張蘇華孫泉雲.禽流感病毒多重PCR快速檢測方法,專利號ZL200410014289.9,2006
4. 焦新安,黃金林,潘志明,文其乙,劉秀梵,周曉輝,殷月蘭,孫林.沙門氏菌、產單核細胞李斯特菌多重PCR快速檢測方法,專利號ZL200410041611.7,2006
5. 焦新安,胡青海,潘志明,黃金林,孫 林,殷月蘭,唐麗華,張成全.一種雞特異性的CpG ODN及其套用,2006年申請專利(申請號200610038448.8,公開號 CN1810823)
6. 焦新安,曾顯營,耿士忠,潘志明,黃金林,孫 林,殷月蘭,劉秀梵.紅細胞富集與RT-PCR聯合檢測禽流感病毒方,2006年申請專利(申請號200610041482.0,公開號 CN1932042)
7.獲獎(榮譽)情況
“新世紀人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揚州大學,2004.12
2004-2005學年度優秀班主任 揚州大學,2006.03
2001-2002學年度優秀班主任 揚州大學,2002.11
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揚州大學,2005.12
第四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作品指導教師 揚州大學,2006.12
第三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作品指導教師 揚州大學,2004.12
第二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作品指導教師 揚州大學,2002.12
研究生一等優秀獎學金 揚州大學,2003.11
2001年度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揚州大學,2002.02
優秀課堂教學質量獎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05.12
2005年度大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06.03
2006年度大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 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06.12
8.教學工作及主要成績
主講本科生課程:《免疫生物學》
主講碩士生課程:《免疫學技術》、《生物製藥工藝學》
主持或參加校級教改課題:《分子生物學》雙語教學及多媒體課件製作,2004-2005年
《免疫生物學》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2002-2004年
教改論文:
1. 潘志明,黃金林,孫林,殷月蘭,杜坤,焦新安.《免疫學》課程的改革與實踐. 教育與教學,2005,104(5):10-11
2. 潘志明,孫林,黃金林,殷月蘭,焦新安. 結合專業特色,提高免疫學教學質量. 揚州大學學報(理論與實踐探索),2006,27(3):44-4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