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斌

潘偉斌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隊領隊,從事考古工作20餘年。現任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東漢大墓的考古領隊、隊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潘偉斌給記者比劃高陵結構 潘偉斌給記者比劃高陵結構

長期以來,潘偉斌一直從事田野發掘和研究,曾負責國家重點工程南水北調沿線文物的調查、文物保護方案的編制、安陽固岸北朝墓地等許多考古項目的考古發掘工作。他主持發掘的安陽固岸北朝墓地曾被評為2006年度全國重要考古發現,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榮立二等功。2010年被評為“感動安陽”2009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曹操高陵”的發現

早在2003年,潘偉斌就對曹操高陵進行了深入研究。2004年,他撰寫了專著《三國魏晉南北朝隋陵》,書中除了對三國魏晉南北朝至隋代帝王陵墓的喪葬制度進行了深入研究,還收集了大量有關曹操高陵的歷史資料。

2007年,潘偉斌撰寫了一篇有關高陵的論文,後發表在台灣故宮文物月刊上。在這篇論文中,他已經作出了“曹操陵墓高陵應該在河南省安陽縣西高穴村附近”的結論。從曹操高陵考古發掘開始到發現高陵,潘偉斌已經在那裡呆了超過一整年,可謂是對其最知根知底的學者。

2009年12月,潘偉斌在安豐鄉西高穴村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疑似魏武王曹操的高陵。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

潘偉斌,男。主要研究領域:生態學,生態工程與環境修復。

1991年新疆大學植物學專業理學碩士。1985-1997年在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工作,1997年至今在華南理工大學任教,現為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院長助理。

現為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網路工作系統註冊專家和廣州市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是國家環保總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影響評價專家庫、廣東省科技評審專家庫、廣東省環境技術中心技術評估專家庫、廣東省環衛技術諮詢專家庫、廣州市科學技術諮詢評審專家庫、廣州市環境保護專家庫等多個專家庫的成員。

長期從事生態學和環境修復技術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規劃工作。近期開展的研究工作包括富營養化地表水體(河、湖)的生態恢復、受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環境修復、基於GIS技術的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研究、規劃環評與固體廢物管理等。

現承擔“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修復技術”、“環境規劃與管理”、“生物修復技術”、 “區域環境規劃”、“環境修復原理與技術”等本科、碩士或博士生課程的教學。是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環境質量評價》和《環境監測教程》的主編之一;《環境規劃與管理》主編之一,《英漢環境科學與工程詞典》副主編。

曹操高陵相關專家名錄

自2009年12月27日曹操墓被認定之後,關於曹操墓真假的質疑聲一波接一波,且一浪高過一浪。20餘名“反曹派”相關人士齊聚蘇州召開“三國全國高層論壇”,共同聲討曹操墓造假系“河南版周老虎”,並發出聲音,要求中國國家文物局取消曹操墓 “200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資格。
尚金山| 梁滿倉| 汪宏華| 倪方六| 閆沛東| 白雲翔| 李路平| 林奎成| 黃震雲| 張國安[河南師範大學教 | 胡覺照| 劉慶柱| 郝本性| 韓國河| 潘偉斌| 袁濟喜| 高蒙河| 李梅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