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第五中學

漳州市第五中學

漳州市第五中學,坐落在風光旖旎的九龍江北岸、人流如潮的新華南路西側,是一所建校已近不惑之年的普通完中學校。1972年創辦至今,努力探索辦學新路,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顯著的辦學成效。

基本信息

概況

漳州市第五中學漳州市第五中學
漳州第五中學位於市區城南地段。一九七三年春季,經漳州市政府批准,在原“五七”國小舊址創建漳州市第五中學,現為省二級達標中學。有40個教學班,學生1996人,教職工總數133人,其中,專任教師129人,高級教師43人,占33.33%,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88人,占68.22﹪,本科以上學歷99人,占76.74%,專科27人,學歷達標率98.30%。
從1973年創辦至今,走過三十三個春秋,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探索辦學新路,不斷擴大辦學規模,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顯著的成效。

班子建設

1、領導班子健全,其年齡、學歷、學科結構基本合理。現有校級領導4人,均為中學高級教師,除新任命外,均已參加省中學校長培訓及省級中學校長提高班培訓。各處室負責人9人,其中辦公室正、副主任2人,教務處正、副主任2人,政治處副主任2人、團委書記1人,總務處正、副主任2人。其中學歷職稱情況是:大學本科9人,大專3人;高級9人,中級3人,平均年齡43歲。
2、學校黨支部能正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組織全體黨員和教職工認真參加各項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
3、自並校以來,新班子在市教育局領導及社會各屆的關心支持下,制定符合學校發展的三年三步走計畫,按“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的目標,新的三年以“三高”為目標要求,同時賦予其新的含義,堅持“服務”的理念,讓“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學生全面健康快樂地成長服務,為教師的教育教學服務,為教師發展服務”的理念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各環節。艱苦奮鬥、以質量奠基、以新穎之本,為騰飛插翅。

內部管理

學校根據黨和國家的有關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進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形成“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以勤治校,以廉治校,以儉治校”的管理特色,形成了"自主、自強、合作、創新"的校風。
為了更好地實現科學化管理,使學校的管理思想得以在全校更好地實施,我們根據校情,制訂了管理目標、工作基本要求和工作中心。
管理目標。學校內部管理是體現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意圖,確保素質教育在學校順利進行而制定的各項決策,具體要求通過各職能部門切實貫徹和實施。
基本要求。“內精修治,外樹形威,把五中辦成漳州人民可以信賴的學校”,“勤業敬業,服務教學”,管理就是服務。為全校師生創造良好的素質教育環境,努力實現教育手段現代化。後勤部門要確保教學及辦公設施現代化。
工作中心。加強校風建設,依法治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大"依法治校"力度,宣傳和貫徹《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維護教師和學生的權益。同時及時檢查、發現和制止並處理與法規不符的行為,確保素質教育在法的軌道上運行。
1、機構設定
學校現設有以下職能部門:①學校辦公室。整體協調學校各部門開展工作,學校管理常規工作,教師管理、教師考評,做好檔案管理,外事接待等。②政治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執行者,肩負學生管理和校園文明建設的任務。③教務處。全面管理學校教學工作,教育教學改革,課程安排、學生檔案管理等。④總務處。校園硬體設施管理,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後勤保障。工會、團委會在校黨總支部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團委會指導學生會、少先隊開展工作。
2、健全規章制度,實施民主管理。
(1)制訂各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職責
學校向來注重規章制度的建立。如今已制定包括《各處室工作職責》、《實驗員工作職責》、《圖書管理工作職責》、《教務員工作職責》、《教研組長職責》、《備課組長職責》、《教師工作職責》、《年段段長職責》、《班主任職責》、《醫務員工作職責》、《門衛制度》等在內的部門及工作人員職責,很好地規範了各部門及人員的工作責任落實到人,確保了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
(2)實行校務公開和公示制度
校黨總支部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檔案精神,制定《漳州五中校務公開制度和實施細則》,學校民主建設之風濃厚。為確保校務公開工作的順利進行,分別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的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工作小組以及以監察委員為組長包括教代會代表、行政人員參加的"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監督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各部門及時向社會和師生公布黨務、政務、財務等情況,設立"公開欄"、"校長信箱",建立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檔案。校務監督組負責監督校務會工作匯報,確保校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
(3)堅持黨政工共建"教工之家"
多年來,學校黨總支部始終加強對共建活動的領導,大力支持共建活動,提供共建經費和場所,確保共建活動計畫的全面實施。另一方面,基層工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開展以推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提高教育質量為目的的形式活潑、內容充實的建家活動,為學校多方面工作建言獻策,突出維護職工權益的職能,為教職工排憂解難。建立教工活動場所,經常開展文體活動,豐富了教職工業餘活動,受到廣大教職工的好評,校教工之家被評為市“先進教工之家”。

辦學規模

一九九八年以來,在漳州市委市府的關懷支持下,五中校貌煥然一新。現校園占地面積14500平方米,一座建築面積815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大樓和一座建築面積640平方米的科學樓先後落成。至2002年底,學校共有規範教室42間,生理化實驗室9間,辦公室20間,師生閱覽室、圖書室5間,電教室6間,並裝備了健身房、活動室。如今學校各項設施較完備、功能較齊全。現學校教職工130多人,學歷百分百達標,其中,高級職稱29人,中級職稱35人。三十六個教學班,學生數達1870人。

辦學實效

漳州五中櫛風沐雨,歷經坎坷,有過輝煌的記錄,有過失落的回憶,有過艱辛頑強的拼搏,更有令人矚目的崛起。歷任領導,勤勉治校;教職員工,辛勤耕耘,創造佳績,令人稱羨;培育英才,盡展風流。成千上萬的五中學子,學有所成,走上社會,在各條戰線上為祖國現代化建設各盡才智,做出貢獻。他們如今有的是政界精英、學術權威、商界巨子,有的是國防衛士、祖國園丁……
“團結、奮進、務實、興校”的校訓,激勵著師生們把漳州五中辦成一高質量的文明的學校。漳州五中堅持將德育工作置於首位,建設了一支精幹得力的德育工作隊伍。學校先後與區檢察院、西橋派出所、市少管所、94900部隊、94643部隊等單位建立文明共建關係;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卓有成效的軍訓、普法、社教等活動;開辦業餘黨校、業餘團校及家長黨校,增強學生愛國、愛鄉、愛校的思想意識,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學校始終以教學為中心,致力提高教學質量。在“文革”後恢復高考制度的幾年中,漳州五中創下較高的高考錄取率,躋身市區中學的前列,寫下了光輝的歷史篇章。近幾年來,漳州五中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2001年,中考首戰告捷,高中會考進步顯著。2002年,中考成績又上新台階,高考一炮打響,獲得市教育局頒發的“普通中學高考達標獎”。2003年,中考成績躍居市區第二名,高考學生上線人數達124人再次獲“高考達標獎”,獲得社會的普遍讚譽。學校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一向十分活躍,成績顯著。各學科參加省市競賽,均有一大批學生獲得嘉獎。籃球、排球、水球、田徑等體育活動均為學校贏得榮譽。作為五中傳統的銅管樂隊成為一支蜚名薌城的樂隊,曾為漳州建郡一千三百周年慶典、“漳州·中國水仙花節”等大型活動演奏。校射擊隊連續六年奪取省賽男女團體總分第一、二名的佳績,培育出一大批射擊運動優秀人才。

辦學特色

學校形成“愛國、愛校、勤奮向上、守紀有禮、團結進取”的良好校風,確立“讓每個學生都合格,每個學生都進步,不拘一格育人才”的辦學理念,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根據國中學校的實際重視日常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強化學生自治,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審美。學校曾多次承辦鎮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現場會。學校進行素質教育,引入成功激勵教育,開展“我能行”主題導向教育,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認識“今天雖不行,爭取明天行”,提高調整心理、培養意志的能力。

集體榮譽

2005年度市“衛生先進單位”
2006.3市級平安校園
2003“省級綠色學校
2005省級“先進教工之家”
2005市級德育先進學校
2004年高考成績顯著,獲市一般完中高考達標獎
2003年高考成績顯著,獲市一般完中高考達標獎
2002年高考成績顯著,獲市一般完中高考達標獎
2005年高中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2006年市直中學“高考達標獎”
2005授予漳州市第五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
2006被評為2005年漳州市普通中學學籍管理“先進集體”
2006獲2006年漳州市國中額鞏固率達標獎
20062006年漳州市中考全科及格率“優秀獎”
2005市優秀課改成果一等獎
2004年市直新課改先進單位
2000、2001、2006年度漳州市五四紅旗團委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書記:
林偉雄、吳泗聲、藍利靈、曾喬木羅國材、陳亞東、王松波、林順來、李政枝、王小峰、王奇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