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設計

漫畫設計

《漫畫設計》綜合了以往同類圖書的優點,從基礎入手,介紹了國內外漫畫文化的發展歷程,並且提供大量的漫畫實例作為參考,使讀者在欣賞優秀作品的同時對漫畫的設計過程能有更系統、更全面的了解。《漫畫設計》全書共分為4章,內容包括漫畫設計概述、漫畫設計基礎、漫畫設計實例、故事版新漫畫賞析。《漫畫設計》中文字介紹全面,言簡意賅,示例作品風格迥異,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漫畫設計》中對經典實例加以評述,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欣賞。此外,近200張經典的漫畫作品及作品設計講評,使漫畫設計理論與創作實踐緊密結合,圖文並茂、相得益彰。《漫畫設計》可作為各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視覺傳達專業與電腦美術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在漫畫設計領域自學的讀者的參考書。《漫畫設計》隨書贈送光碟,其中包含近200張電子版的漫畫設計作品,這是《漫畫設計》最具實用價值的特色之一。

作者簡介

李翔,男,畢業於湖南省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1992年征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任插畫設計師,從事圖書插圖繪製工作;1998年參加湖南省教育音像出版社組織的大犁幼兒教育多媒體動畫製作工程,任美術導演/前期設計部門負責人2004年創立卡卡動漫工作坊,從事卡通漫畫設計與廣告插圖等工作。

內容簡介

《漫畫設計》綜合了以往同類圖書的優點,從基礎入手,介紹了國內外漫畫文化的發展歷程,並且提供大量的漫畫實例作為參考,使讀者在欣賞優秀作品的同時對漫畫的設計過程能有更系統、更全面的了解。《漫畫設計》全書共分為4章,內容包括漫畫設計概述、漫畫設計基礎、漫畫設計實例、故事版新漫畫賞析。《漫畫設計》中文字介紹全面,言簡意賅,示例作品風格迥異,內容豐富多彩,圖文並茂。《漫畫設計》中對經典實例加以評述,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欣賞。此外,近200張經典的漫畫作品及作品設計講評,使漫畫設計理論與創作實踐緊密結合,圖文並茂、相得益彰。《漫畫設計》可作為各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視覺傳達專業與電腦美術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在漫畫設計領域自學的讀者的參考書。《漫畫設計》隨書贈送光碟,其中包含近200張電子版的漫畫設計作品,這是《漫畫設計》最具實用價值的特色之一。

目錄

總序

導讀

前言

第1章 漫畫概述

1.1 什麼是漫畫

1.2 漫畫的起源

1.3 崛起的日本漫畫

1.4 經典的歐美漫畫

1.5 中國漫畫的發展之路

第2章 漫畫設計基礎

2.1 五官設計基礎

2.2 表情設計基礎

2.3 美少女設計基礎

2.4 漫畫服飾設計基礎

2.5 漫畫動作設計基礎

2.6 漫畫對白與文字設計基礎

2.7 漫畫效果(氣氛)表現設計基礎

2.8 漫畫誇張設計基礎

2.9 漫畫網點紙與加網設計基礎

2.10 漫畫背景設計基礎

2.11 漫畫色彩設計基礎

2.12 漫畫情節類型與情節設計基礎

2.13 漫畫構圖與分鏡設計基礎

2.14 黑白單幅漫畫設計基礎

2.15 彩色單幅漫畫設計基礎

2.16 插畫設計基礎

2.17 四格漫畫設計基礎

第3章 漫畫設計實例

3.1 五官設計實例

3.2 表情設計實例

3.3 美少女設計實例

3.4 漫畫服飾設計實例

3.5 漫畫動作設計實例

3.6 漫畫對白與文字設計實例

3.7 漫畫效果表現設計實例

3.8 漫畫誇張設計實例

3.9 漫畫網點紙與加網設計實例

3.10 漫畫背景設計實例

3.11 漫畫色彩設計實例

3.12 漫畫故事腳本設計實例

3.13 漫畫構圖與分鏡設計實例

3.14 黑白單幅漫畫設計實例

3.15 彩色單幅漫畫設計實例

3.16 商業插畫設計實例

3.17 四格漫畫設計實例

第4章 故事版新漫畫

4.1 故事版新漫畫設計基礎

4.2 故事版新漫畫設計實例

後記

參考文獻

序言

設計藝術不僅具有藝術性和創新性,更重要的是,它是時代的產物,與我們的社會生產方式、技術水平以及實踐能力相適應。正如19世紀之前,由於工業化大生產尚未成熟,當時的設計藝術呈現出的是手工業生產方式下的富麗繁華的裝飾風格與手法;20世紀中葉,人類社會的工業化生產得到迅猛發展,大批量、大規模的生產方式孕育了以“包浩斯”為代表的追求簡潔單純、易於生產的設計理念;今天,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社會、科技、文化等銹域又再次發生了激烈的撞擊。它們的交錯、相融和衍生,使得今天的設計又步入了一個更需要梳理整合的時代。

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支世界矚目的經濟力量,中國經濟已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人力成本與巨大的市場遣就了巨大的投資吸納力。要擺脫技術含量不高、無品牌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逐步實現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需要我們有更多、更具有設計執行能力的專門人才。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設計開發組織結構也正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從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市場上存在巨大的產品門類空缺,那時僅僅以造型填補市場空白,到現在不但重視產品質量、成本、技術含量等方面的綜合協調,同時重視設計作為企業競爭市場的必要手段,以及產品持續成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從而更加需要具有設計藝術實際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分層次、有計畫地培養設計人才,成為我們每一個設計藝術教育工作者的義務與責任。縱覽當前整個設計藝術教育教材,大量的內容著重於入學應試和學生大學本科時期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較少專門涉及高職設計藝術專門學校的教學領域,從而形成了設計藝術教材在這個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