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調桄桄杖頭木偶戲

日前,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出台,共518項。我市漢調桄桄被列入傳統戲劇類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歷史的見證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圖)漢調桄桄杖頭木偶戲漢調桄桄杖頭木偶戲
漢調桄桄又稱漢中梆子戲,是陝西九大劇種之一,也是陝南最大的劇種,屬梆子腔戲。其唱、白吐字歸韻,均以漢水流域語音為基礎,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用梆子樂器擊節發出響亮節拍。始於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點,又溶入川劇、漢調二簧柔和婉轉之長,形成鮮明地方色彩和風格。漢調桄桄音樂優美,語言幽默、風趣,通俗易懂,表演動作大方,樸實,唱腔喜怒哀樂界限分明,生、醜、淨、旦,行當齊全,唱、念、做、打,和諧完整,頗能代表漢水流域人民溫和典雅、純樸大方的性格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