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見證

《歷史的見證:有關文物返還問題的文獻作品選編》,薈萃了國際社會有關文物返還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收錄文章均為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的力作,對複雜的文物返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分析並提出了有可能妥善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基本信息

林德爾·普羅特《歷史的見證》

內容簡介

林德爾·普羅特《歷史的見證》林德爾·普羅特《歷史的見證》

《歷史的見證:有關文物返還問題的文獻作品選編》一書薈萃了國際社會有關文物返還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所收錄文章均為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的力作,對復雜的文物返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分析並提出了有可能妥善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歷史的見證:有關文物返還問題的文獻作品選編》中文版的翻譯、出版,將有助於更多中國讀者深入了解、研究國際返還文物問題,有助於社會公眾進行更多理性、客觀和切實的思考,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中國從文化遺產大國向文化遺產保護強國的轉變。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英文版序

導言

作者列表

第一編 文物返還的歷史

第二編 哲學與道德

第三編 不同情形下的文物返還

第四編 法律爭議

第五編 要求文物返還的程式

要求文物返還及成功案例一覽

與文物返還直接相關的國際法律一覽

參考書目

出版後記

薛慶超《歷史的見證》

圖書簡介

薛慶超《歷史的見證》薛慶超《歷史的見證》

彭德懷在“軟禁”中寫下了一批回憶資料,交給侄女彭梅魁保存。他堅信:“歷史是最無情的,歷史將會對我做出公正的評價”。 毛澤東希望由鄧小平主持作一個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總的評價是“三分缺點,七分成績,基本正確,有所不足”。鄧小平說:由我主持寫這個決議不合適,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面對“四人幫”掀起的陣陣惡浪,中國人民勇敢地發出了正義的吶喊。清明節這天傍晚,葉劍英悄悄乘車來到天安門廣場,老帥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也許,就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

章節目錄

第1部分 “三項指示為綱”

第2部分 “評《水滸》”風波

第3部分 “反擊右傾翻案風”

第4部分 不斷升級的錯誤批判

第5部分 “你辦事,我放心”

第6部分 粉碎“四人幫”

第7部分 “兩個凡是”

第8部分 撥亂反正的“突破口”

第9部分真理標準大討論

第10部分 改革開放的宣言書

第11部分 “抓綱治國”

第12部分 轉折的前奏

第13部分 “積案如山,步履維艱”

第14部分 為習仲勛、彭德懷翻案

第15部分 複查“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

第16部分 全面調整社會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