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同義熟語詞典

【漢語同義熟語詞典】譚永祥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精)8 .40元,(平)5.85元。本詞典是國內首次對漢語同義熟語進行綜合比較、辨析的一部工具書。它從大量古今的具有修辭功能、表現力很強的成語、諺語、慣用語和歇後語中,選取意義相同或相近的約2200條編排成364組,對其類別、語性、語義以及表達色彩、適用對象等等,既有共性的概括,又有個性的辨析;並以典型的書證揭示它們之間的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使讀者了解同義熟語各有所宜,避免混淆。

釋義

同音詞是讀音相同而意義上毫無聯繫的一組,例如:“張”和“章”、“覆核”和“負荷”等。

簡介

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語(即國語)中,音節總數只有407個,如果按照GB2312 80《信息交換用漢語編碼字元集(基本集)》收錄的6763個漢字進行統計,音節總數只有397個,加上“四聲”的變化,現代漢語的音節總數也不超過1500個。用這樣少的音節去表達數十萬個詞構成的現代漢語辭彙,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數目眾多的同音詞。
大量同音詞的存在有它積極的一面,它使得漢語的表達多了同音雙關等修辭手法,運用得好,可以使語言風趣幽默,涵義豐富。毛澤東同志的《蝶戀花·遊仙(答李淑一)》的起句“我失驕楊君失柳”,就是用同音雙關的形式表現了作者對楊開慧、柳直荀二位烈士的無限追憶懷念之情。再如上海市第一食品公司的廣告詞“食新食異、食全食美”,也是用同音詞的特點,仿擬成語“實心實意”和“十全十美”而成,使其入眼明快,聯想迅疾,過目不忘。
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大量同音詞的存在,也給漢語的套用帶來了很多障礙。
同音詞常使語義表達不明。著名相聲小段“送鍾”里所描述的一連串令人捧腹的故事就是對同音詞造成的生活中的誤解的最生動寫照。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諸如對數字的迷信等不良現象,許多也是由同音詞(包括近音詞)引發的。
同音詞的大量存在也使得許多人在漢字的書寫上出現眾多的別字。例如將“唉聲嘆氣”寫成“哀聲嘆氣”,將“一籌莫展”寫成“一愁莫展”,將“川流不息”寫成“穿流不息”等,這自然與書寫者對詞語語義的理解不明有關,而這種理解不明不能不說很大一部分是由同音詞造成的。
同音詞的大量存在更給信息的現代化帶來困難。在計算機處理漢字方面,最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漢字進入計算機的方法問題。最早出現的漢字輸入方法就是漢語拼音輸入法,它無需編碼,只要學會英文鍵盤的使用方法,會漢語拼音,就可以向計算機輸入漢字。可是,這種輸入法也最先被貶入“備用輸入法”之列,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同音重碼率太高。由此,十多年來使得許多專家學者不得不花費無數寶貴的時間付出巨大的精力去探索研究新的漢字輸入方法,至今己經產生了一百多種方案,上機使用的也已近二十種。走了近二十年的曲折道路,總結各種經驗教訓,專家們發現,最方便、最實用的漢字輸入法還是漢語拼音輸入法。於最誕生了“雙拼雙音”輸入法,進而又誕生了“智慧型ABC”輸入法。這兩種輸入法一是用構成雙音節詞級的語言環境來減少單字同音重碼;一是用語句級語言環境來減少同音重碼,使得同音重碼率再度降低。
如果能使同音詞在拼式上得到分化,像英語的“sun(太陽)”和“son(兒子)”、“Our(我們的)”和“hour(小時)”那樣,無論是在計算機漢字輸入上,還是在漢語拼音方案的日常套用上,一定會使人們感到無比方便。這就需要對漢語的同音詞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其第一步,就必須對同音詞有一個準確的量的統計。這種統計自然也會對人們的日常學習和套用帶來益處。出於這種想法,筆者編輯了這本書,考慮到在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已逐步占有優勢地位,本書以雙音節同音詞作為統計 研究的對象(不收同音人名地名詞)。
本書收詞共2354條。
本市可供中國小語文教師、大專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工作者、信息處理研究工作者使用。
本書編寫方式如下:
1. 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詞序:
前後兩組同音詞首字讀音完全相同的,依第二字的讀音的先後順序排列。
同一組同音詞內的幾個詞,依據其起筆的筆畫順序排列,筆畫順序根據1965年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中規定的漢字的基本筆畫的順序排列,即“橫、豎、撇、點(捺)、折”。
2.每組同音詞後,用漢語拼音注音,例如“乘積一乘機chengjT”,注音的依據是《現代漢語詞典》,不表現其實際讀音過程中產生的音變。
3.每詞後首先釋義,之後一般舉一個例證,例證絕大多數選自公開出版的文學作品,例證後,標明作者和書刊名稱,為減少篇幅,未註明頁碼。
4.為使讀者更好地掌握相應的同音詞的用法,每例之後,對該詞在例句中的語法功能作了簡單分析,分析依據是“現代漢語教學語法系統修訂要點”,對句子成分採用下例所示的分析方法:
【本年內】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及其協商委員會或常務委員會‖【在開會時】,【必須】進行|(一次)(關於婚姻法的宣傳和執行請況)的報告和討論。
這句話中,“本年內”是方位短語作句首狀語;“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及其協商委員會或常務委員會”是聯合短語作主語;“在開會時,……報告和討論”是謂語,說明主語之後的做什麼或怎么樣的問題;謂語中,“在開會時”是介詞短語作狀語,說明時間;“必須”是副詞作狀語,表示肯定和強調;“進行”是述語(或稱作述語中心語);“一次……討論”是賓語,其中“一次”是數量短語作定語,“關於……情況”是介詞短語作定語,“報告和討論”是聯合短語作賓語中心語。
說明過程中,我們儘可能說得準確,確難表述清楚時,便用“處於狀語中”等詞語作較為模糊的說明,敬請讀者見諒。
5.凡日常使用中易於用混的同音詞,均加“【簡析】”,說明區別之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