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蘭達事件

夏先生說,前面的幾輛車“蹭蹭蹭”爬上去了,唯獨自己這輛車,前輪一直打滑,爬不上去。 夏先生說,這輛2.7排量的漢蘭達,是今年9月份才買的新車。 ”夏先生說,後來4S店又調了一輛全新的漢蘭達2.7過來,結果還是一樣。

漢蘭達事件

漢蘭達爬坡門事件

近日,漢蘭達爬坡門事件在網上各大汽車論壇鬧得沸沸揚揚的。小編對汽車不了解,所以上網查了一下,漢蘭達爬坡門事件起因:
溫州某哥們拉了一家七口和其他車一起去耍……其他車,小貨車,QQ,都上去了,唯獨他上不去。
在愛卡發帖,愛卡就發起了綜合測試,所有HLD車主一起爬那個26度的坡,結果都上不去。
路過的一輛POLO,好奇,加入測試,輕鬆上去,嚴重BS了所有HLD車主
前幾天,南方一家電視台也以“漢蘭達上不去30度的坡”為題播出節目。
漢蘭達爬坡門事件跟進:
為了了解事情真相,經過車會決定,一致認定進行實地測試!
車會將組織溫州分會車隊,多種方法測試!
屆時我們會發布照片和視頻
請大家拭目以待!
此次活動一律不接待豐田公司的工作人員,完全是個人行為,我們只發表實際測試結果,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最新進展:溫州電視台和夏先生將隨隊前往,溫州電視台會做一個後續報導!
最新進展:重試爬坡門,已經安排好溫州分會明天前往,早上9點在溫州廣電中心門口集合
最新進展:目前已經組織漢蘭達2.7和3.5,日產,大眾等等20多輛汽車前往測試
最新進展:浙江電視台汽車版也有興趣介入測試!
測試結果:漢蘭達2.7爬坡全部失敗,同去或路過其他車型都可上,唯獨漢蘭達2.7上不去,肉眼觀察此路實際坡度為20度左右(請求官方用專業儀器測試),並非山路,而是正常鄉間小路!難道漢蘭達2.7設計上真的存在問題?
真的是漢蘭達有問題嗎?
評論這件事,得從幾個方面來說。
第一是坡度。汽車最大爬坡度,一般以%表示,它的含義,是坡的高度與和水平距離之比。比如:爬坡能力30%,就是說行駛100米,高度可以上升30米。有人看到爬坡能力是30%,就以為是30度,那就錯了,30%換算成坡度,是16.5度左右,對於小轎車而言,這已經是它們的爬坡極限了(是爬坡而不是沖坡)。目前市場上的SUV車最大爬坡能力分別為,帕拉丁是30%,長城哈弗是40%,路虎發現是50%,三菱帕傑羅、奧迪Q7和吉普牧馬人都是60%,豐田的蘭德酷路澤是90%(源自廠家資料)。如果爬坡能力為100%,一般公認為45度的坡是輪胎式汽車的爬坡極限。
同時,需要說明的是,汽車的實際爬坡能力,不能光看數據,在實際行駛過程中,還得看當時的駕駛技術、路況、坡長、載重、輪胎和天氣等。比如是柏油路還是水泥路,是沙石路還是泥土路;毫無疑問,柏油路的摩擦係數較大,泥土路的摩擦係數較小。另外,坡的長度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一個幾十米的短坡,還是一個數百米的長坡,一個較陡的坡,如果只有幾個車身的長度,助跑加轟油,沒準一下子能衝上去,如果坡長好幾百米,沒準就上不去了。
另外,駕駛者的駕駛方式有無不當之處;車子是從靜止狀態起步爬坡,還是利用平地積累的車速沖坡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是,無數經驗早已證明,肉眼觀察坡度,往往與實際坡度有一些出入,通常會誇大。那位漢蘭達車主遇到的坡,他自己說有30度,可我從畫面上看,感覺至多15-18度的樣子。比如密雲的南山滑雪場剛開業那年,很多人站在中級道的起點,都會驚呼,這個坡度太陡了,至少不低於30度,可經營者告訴我們,這是一條17-18度的雪道。還有一次,我在一家試車場,曾見識過60%的坡,60%換算成坡度是31度,站在31度的坡頂往下看,跟站在懸崖旁邊的感覺是一樣的。
第二是汽車。漢蘭達是一輛中級多功能運動車(SUV),它與緊湊級多功能運動車CR-V、RAV4、森林人等一樣,注重的,是在鋪裝道路上的行駛性能,可千萬別把它與越野車混淆。這種城市型SUV中,有一些其實就是轎車底盤,改個生猛一點兒的外殼,抬高一些離地間隙,充其量是比轎車的通過能力略高,比如可以上個馬路牙子什麼的,如果把它開到非鋪裝路面上,尤其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它就原形畢露了。它的通過性能肯定不如4萬塊錢的小面。更何況,森林人好歹還是個四驅車,2.7升的漢蘭達可是輛前輪驅動的車子,跟轎車如出一轍,在上坡的時候,車子自身的重量,更多地會壓在後輪上,前輪與地面的摩擦力下降,此時再如何踩油門,也無濟於事,因為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係數不夠,車子自然爬不上坡。
遇到類似情形,有幾個土辦法:第一是掉頭,用倒檔上坡;第二是機器蓋上趴兩個人,為前輪(驅動輪)加大載荷,提高它與地面的摩擦力。
也就是說,如果很愛玩,喜歡駕車遠足西北荒漠、西南高原的,確實應該避開這種城市型的SUV,來一輛貨真價實的越野車。基本特徵是車底下有大梁、變速箱後面有分動箱(表現在車內,是有兩個擋把,一個用於換擋,一個用於切換兩驅和四驅,低速和高速)。在真正的越野過程中,那些電子控制的全時四驅、適時四驅等等,都不太可靠,真正信得過的,只有機械式的分動箱。當然,這是針對越野發燒友而言,普通玩家,不必苛求。
第三是輪胎,城市型SUV主要的目的是舒適,還不能太費油,所以,裝車的輪胎,都是很平順的、講究舒適的花紋。越野則不然,它需要的是大顆粒的粗花紋,以加大與地面的摩擦係數。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看看登山鞋與羽毛球鞋的鞋底,就明白了。
第四是駕駛,很多時候,人是最關鍵的因素,所謂沒有不好開的車,只有開不好的人。過分強調汽車性能的,八成都是駕駛技術較為糟糕的。駕駛既不是考個駕照那么簡單,更不是只會在油門和剎車之間來回倒騰那么簡單。這裡一是天賦,二是磨練。我之所以把天賦放在前面,是因為,有人開了一輩子車,依舊開得很糟糕,有人才開車幾個月,就已經遊刃有餘,就已經會用適當的油門控制車的種種狀態,而不是單純地加油和剎車,比如開篇時說的那個上坡。當然,這是用較高的標準衡量,如果是日常普通駕駛,即使天賦不足,認真鍛鍊一番,還是能起到不錯的效果的。

用科學解讀漢蘭達爬坡門事件

用科學解讀漢蘭達2.7L"爬坡門"事件天下之大,無奇不有!一款SUV車型卻栽在小小的30度斜坡面前,用當地村民的話來講:“生活在這裡這么多年,頭一次見到有汽車竟然爬不上這個坡!”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麼擁有汽車界“爬山高手”之稱的SUV車型卻屈服於30度斜坡面前?我們還是先看看新聞回放,對此有所了解。
12月4日,溫州市民夏先生與一群朋友駕車去溫州永嘉遊玩,路經甌北塘頭坡——一段只有30°坡度的鄉間道路。夏先生說,前面的幾輛車“蹭蹭蹭”爬上去了,唯獨自己這輛車,前輪一直打滑,爬不上去。“被朋友狠狠嘲笑了一番。”
夏先生說,這輛2.7排量的漢蘭達,是今年9月份才買的新車。剛開始朋友們認為,是夏先生技術不行。但是,經他們親手駕車,還是爬不上這段斜坡。最後,夏先生只好將自己的車停在山下。朋友們讓夏先生去買車的車行問問看。
12月5日,夏先生來到當初買車的4S店要說法。對方在經過一番仔細檢查後,告訴夏先生,車子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沒有問題,怎么爬不上坡?”在夏先生的強烈要求下,4S店派了維修部的一位師傅,陪同夏先生前往塘頭坡進行試驗。
“無論是我還是他(修理工),都開不上去。”夏先生說,後來4S店又調了一輛全新的漢蘭達2.7過來,結果還是一樣。“最後是開上去了,用我的車,總共試驗了四次。”夏先生說,這是硬衝上去的,“當時車子都已經嗚嗚叫了”。
4S店相關人員告訴夏先生,具體原因,第二天(12月6日)會給他一個答覆。
“這是一輛城市專用車,不是越野車,你為什麼去山路上開呢?”回憶起12月6日4S店所給的答覆,夏先生氣憤非常。“其他車爬坡都沒問題。”夏先生說:“12月4日,整個車隊里有長安、雅閣,他們爬坡都沒問題。為什麼漢蘭達就不行?”
有人說這是一條炒作新聞,有人說漢蘭達設計確實有缺陷,不管怎么樣,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就要對此正視,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對此,記者對一位天津地區漢蘭達車主王先生進行了簡短的採訪,該車主的車型與新聞設計當事人車型完全相同。
記者:王先生您好!不知您最近是否聽到一則訊息:關於漢蘭達“爬坡門”事件?
車主王先生:你好!我也是聽朋友說有這么一則訊息,看過以後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當事人車型與我的完全一樣。真沒想到,一款定位於SUV的車型竟然爬不上小小的30度斜坡。此外,我對溫州4S店給出的解釋同樣感到不滿意。難道一款擁有高離地間隙、大尺寸輪胎的SUV車型只能與轎車一樣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駛?要都是這個樣子,那其他SUV賣給誰?
記者:您的這款車有沒有進行過越野?越野時給您的感受是什麼?
車主王先生:因為我要經常要回農村訪親友,要知道農村的道路狀況極差。在買漢蘭達之前,我開的是轎車,轎車走坑窪路段非常痛苦,一不小心就會拖底。之後我換成了國產漢蘭達,在當時我還一直在2.7L兩驅至尊版與3.5L四驅精英版之間徘徊,因為這兩款車型的價錢差不了多少,最後我還是選擇了2.7L的車型,畢竟它的配置比較高嘛,這么看來我是選錯了!回想當初回農村走土路的情形確實有過前輪打滑的情況,雖然當時並不是爬坡狀態,但走起來還是非常吃力的。平時我開轎車連晃蕩,在拖底行駛也就15分鐘,那一天我開漢蘭達竟然走了將近40分鐘,不過當初我並沒有對此太在意,問題也就沒有顯現出來。
記者: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
經過採訪編輯了解到,國產漢蘭達2.7L在動力分配方面確實有點小問題,按照溫州廣汽豐田經銷商給出的說法是,2.7L漢蘭達只能算是城市級SUV,那么為什麼同樣屬於城市級SUV的CR-V與奇駿卻沒有出現同樣的問題呢?編輯為此對漢蘭達的動力與重量進行了深度調查。
要研究漢蘭達動力性能,我們先調出漢蘭達2.7L動力參數,該車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90馬力@5800rpm,最大扭矩為252牛·米@4100rpm,對於SUV車型來說,自身重量這一參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漢蘭達整備重量達到1875kg,對於只有190馬力的發動機來說,確實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感覺。
30度的斜坡、車身重量、最大功率等,一系列關鍵字讓編輯聯想到高一物理力學牛頓第二定律。還是讓牛頓先生為我們解答,為什麼漢蘭達爬不上30度斜坡,它到底能爬上多少度的斜坡呢?
車要上去,就是牽引力要大於車總重量的Sin30°,在不打滑的情況下,牽引力為最大摩擦力。漢蘭達車重我們規整為2000kg,所以四個輪胎的摩擦力要大於10000牛頓。因為是前輪驅動,所以需要前輪貢獻所有牽引力,牽引力可以認為是靜摩擦力F=P*U。P為正壓力,U為摩擦係數。因為汽車不能看成一個質點,所以需要看前軸和後軸的重量分配比。U為摩擦係數,它只跟材料、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注意跟接觸面積無關,所以和輪胎的寬度無關,只和前軸重量比還有跟前輪的材料有關。至此,編輯為漢蘭達完美爬坡提出兩種建議:
1.換摩擦係數高的輪胎
2.改變前軸重量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引擎蓋上加重物(坐幾個人)
那么漢蘭達最大爬坡角度是多少呢?我們再次藉助科學偉人牛頓提出的牛頓第二定律來解答這個問題。
漢蘭達2.7L的扭距是252牛·米,如果我們用一檔爬坡,那變速器齒速比是3,其傳動軸可以看為4,輪胎245/55 R19。輪胎半徑大概是2.54厘米*9.5厘米+24.5厘米*0.55厘米,最後約等於38厘米,這樣輪胎上的力量是252*3*4/38,大概是7958牛的驅動力。漢蘭達自重約2000公斤,算上油和駕駛員,大概2200公斤。這樣,漢蘭達的爬坡能力是SinX°=0.369,其中0.369是由7958N/2200kg*9.8m/s得出的,而SinX°則是我們要算出的答案,經過計算,X°約等於21.5度。也就是說,漢蘭達2.7L最大爬坡角度為21.5度,難怪30度會上不去!
說在最後:通過數據測試,不難看出漢蘭達2.7L確實不是一款純正的SUV車型,廠商生產該車時確實沒有想到這些問題,19寸鄧祿普寬胎極大的限制了其越野性能的發揮,同時由於車身向後仰,車身重心向後移動,前軸重量配比只有50%左右,而POLO車身向後仰,前軸重量配比仍為60%左右,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POLO輕而易舉的爬上斜坡,而漢蘭達卻死也上不去!

擴展閱讀: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116159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