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藏史集

十五世紀,有兩部著名的史籍先後問世,1454年成書的《漢藏史集》便是其中之一。

古書介紹

《漢藏史集》
明、清時期藏族史學更加繁榮,出現了大批各種類型的著作。其中對元史研究具有特殊重要價值的是班卓兒藏卜(sTag-tsha■-rdzo■-padPal-hbyor-■za■-po)所著《漢藏史集》(rGya-Bod-kyi-yig-tsha■)。作者為後藏達倉宗人,生平不詳。此書著於1434年,但“漢地之王統”一篇,記事迄於景泰五年(1454)。其體裁與《紅史》基本相同,而記述史事更為詳細。特別是元朝時期,除敘述蒙元歷朝皇帝外,還記載了元朝的行政制度(中央各主要機構和各行省),在吐蕃的括戶和驛站的設定,烏思藏十三萬戶的建置及其戶口數,伯顏丞相和桑哥丞相的傳記等。與《紅史》比較,所載薩斯迦派和伯木古魯萬戶的歷史以及西藏與元廷的關係,均更詳盡;還增加了沙魯萬戶、達那宗巴(當即《元史》所載之熬籠答剌萬戶)的歷史和江孜法王世系等內容,也主要是記述元代史事。作者生活年代去元不遠,得以利用許多重要的第一手資料,如現已大部分散失的《大元通制》、烏思藏宣慰司檔案文書等,以及遺民故老口述的親身見聞,因而所載元代史事就更為豐富、可信,且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原始資料

現存情況

《漢藏史集》傳本甚少,1985年四川民族出版社據我國藏學家王堯提供的國外抄本鉛印出版,有陳慶英漢譯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