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發展歷程

集團以不斷開拓創新的現代企業精神,歷經創業期和發展期,以傳統清潔能源水力發電板塊為基礎,以太陽能研發與生產等高科技能源和太陽能光伏套用等為前景的產業結構。

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自進入清潔能源領域以來,從浙江甌江、廣東東江到雲南金沙江等一系列江河上的水電站投資建設及在江蘇、寧夏等風電能源的開發利用,形成了一大批已經投產發電和正在建設的電力項目。其中雲南金安橋水電站一期總裝機容量2400MW,該項目被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譽為民營企業進入電力壟斷行業的標誌性工程,集團也由此成功躋身於建設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企業行列。

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災難性問題。集團適時組建了清能投資諮詢公司,集中發展以國內CDM技術諮詢服務為核心,以國際CDM服務、自願減排市場(VER)和節能減排潛在項目投資為支撐的節能減排服務戰略業務體系。集團開發的CDM項目遍及全國主要省區,以及東南亞地區,已成為國內最大的CDM技術諮詢企業,業務涉及可再生能源領域、工業過程中能源效率提高、工業過程中溫室氣體直接減排、燃料替代領域等。

高端精英人才引進和團隊建設已經成為集團長期的戰略方針。集團擁有一大批水電、風電、太陽能、石油、氫能、燃料電池等能源相關領域的專家,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團隊。2004年,集團即組建了新能源研究院,聘請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倫·G·馬克迪爾米德(Alan G. MacDiarmid)先生為首席科學家(已故),同時聘請了大批歸國中青年科學家,組建了逾百名博士、碩士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體的漢能高科技能源研發中心。研發中心面積達1萬平方米,有12個國際一流水準的清潔能源實驗室,並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院校合作建立了聯合實驗室。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發電、燃料電池以及相關關鍵原材料的研發和中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在新能源領域已申請專利近200項,其中發明專利占總數的60%。

經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批准,在漢能控股集團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該工作站將為漢能及全行業培養更多更高端新能源研究人才。這標誌著漢能控股集團在科研領域和自主創新方面站在了中國同行的前列,博士後工作站的成立為集團吸引國際國內頂尖人才搭建了良好平台,也為集團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奠定了人才基礎。

明星產品

2018年6月20日,漢能薄膜太陽能已經成功套用於中國尊,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將閒置的屋頂資源“變身”太陽能發電站,是助力“綠水青山”的屋頂革新。

2018年6月13日,漢能在CES Asia 亞洲消費電子展上發布2018漢包、漢紙等全系消費電子新品,全面發力消費電子領域。針對不同使用場景,漢包提供了商務、時尚等多個產品系列。漢紙提供了數碼灰、玉石金、胭脂紅三種顏色,可實現自由摺疊、單手握持。

2018年5月,漢能智慧型垃圾桶落地北京,整個供電系統採用了薄膜太陽能技術,首套薄膜太陽能智慧型垃圾回收裝置在懷柔投放。

2018年5月,漢能首座智慧公交太陽能站台在雲南大理和北京 正式落地,為公交站台擺脫統一供電的桎梏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2018年4月27日,漢能在北京舉辦“點亮非洲”漢傘公益項目啟動會,重磅推出全球首款基於柔性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多功能傘——“漢傘”,表面鋪設一層柔性薄膜,無論晴天還是陰天均可發電。

2018年4月15日,漢能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推出更輕、更薄、造型更靈動、性能更優異的新一代漢瓦產品——單玻漢瓦。除了標準版的三曲瓦以及五種色彩可以添加傳統紋飾的彩色漢瓦,還推出了外觀晶瑩剔透、更具東方風情的筒瓦。

2018年3月21日,漢能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產品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在未來將合力共同研發產品,將漢能薄膜太陽能車頂技術套用到中國一汽旗下的紅旗系列車型。

2017年12月15日,漢能發布“綠色中國——漢能生態城市綜合解決方案” ,助力貴州、山西、河北等省的多個城市展開生態城市的建設合作。

2017年12月15日,漢能與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推進汽車天窗車頂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共享電動汽車、園區及廠房分散式能源建設、農業光伏扶貧、特色小鎮建設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2017年8月23日,漢能宣布旗下美國全資子公司阿爾塔設備公司與奧迪股份公司簽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合作開展“奧迪/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項目”,並推出首輛集成薄膜太陽能全景玻璃車頂的奧迪原型樣車。

漢瓦 漢瓦

2017年7月29日,將漢能的柔性薄膜太陽能晶片與屋面瓦融為一體的薄膜太陽能產品漢瓦在京發布。漢瓦分為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能滿足絕大部分建築類型審美設計和個性化需求。

2017年5月2日,漢能與摩拜腳踏車在移動能源領域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在車筐里安裝薄膜太陽能組件,為智慧型鎖、GPS和GPRS等模組供應電源。 此外,順豐、京東及DHL等多家大型營運商都已在快遞車上安裝漢能薄膜太陽發電板。

2017年2月28日,漢能發布了一系列攜帶型薄膜太陽能產品,採用了漢能美國子公司MiaSolé的薄膜晶片技術。此次發布的產品包括太陽能薄膜發電紙、發電包、發電背包、儲能燈,以及小型離網發電系統。

2017年2月7日,漢能海外團隊與厄瓜多公司合作,將MiaSolé柔性組件用於建造全太陽能動力船,並於南美洲亞馬遜河中成功下水,為當地九個社區的人們提供服務。

2016年7月2日,漢能控股集團發布了四款不同定位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SolarO、SolarA、SolarR以及SolarL。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直接利用太陽能發電,擺脫了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的依賴,使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

創新技術

漢能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為企業在全球薄膜太陽能技術領先提供組織保障。一是創建全球聯動的技術研發中心,形成全球共創空間。目前漢能在北京、四川、江蘇、美國矽谷、德國、瑞典等地建立了8個研發中心,從事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套用產品的創新和研發。二是建立全球協同創新機制,整合全球科技創新力量。經過多年的整合努力,漢能已經在不同的薄膜太陽能技術之間形成了比較好的協同發展機制,多條技術路線可以在開放的環境中互相參照和促進,同時將不同的產品投向不同的套用場景。三是通過專利等智慧財產權全球布局,對全球薄膜太陽能技術實現鳥瞰。目前漢能覆蓋了中國、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技術和市場活躍地區,為漢能持續的技術創新以及市場開拓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2012年至2014年,漢能先後併購了四家享譽國際的薄膜太陽能技術生產商,德國的Solibro、美國的MiaSolé、GlobalSolarEnergy和AltaDevices公司,通過這四家公司擁有的高端技術的不斷融合創新,漢能一舉成為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2017年4月,漢能控股集團還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成立了“先進薄膜光伏聯合實驗室”。

經過多年探索,漢能銅銦鎵硒CIGS及砷化鎵GaAs薄膜太陽能電池最高轉換率分別達21%及31.6%,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均為全球第一。2016年,漢能在銅銦鎵硒、砷化鎵技術的研發效率、量產效率取得重要突破,占據5項世界紀錄。漢能還擁有包括優秀科學家在內的全球薄膜太陽能技術人員超過2000名,其中包括一大批國內外先進半導體和光伏領域的頂尖科學家。

漢能榮譽

2018年7月9日,由阿聯國家媒體委員會組織的阿聯國家主流媒體團訪問漢能。

2018年6月25日、28日,由外交部和環球網組織的非洲及拉美記者代表團分別訪問漢能。

2018年6月22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憑藉漢瓦在商業探索和模式創新的突出成績,成功斬獲2018 ECI國際數字商業模式創新類金獎。

2018年6月20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漢能位列本年度最具價值品牌榜第42位,連續三年居新能源行業第一。

2017年,在《時代周報》主辦的“第十屆時代行銷盛典”上,漢能漢瓦發布會榮膺“2017年度整合行銷獎”。

2017年,在中國製造2025高峰論壇暨2017中國製造年度頒獎盛典上,漢能榮獲“中國製造十佳品質傑出貢獻獎”。

2017年,漢能憑藉五大案例斬獲五個“產品科技創新類金獎”,分別是:漢能&奧迪戰略合作太陽能車頂解決方案、漢能&摩拜腳踏車合作太陽能解決方案、漢能漢瓦、漢能攜帶型薄膜太陽能發電紙和漢能攜帶型薄膜太陽能發電書包。此外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獲評科睿獎“年度創新人物”。

2017年,漢能入選湯森路透公布的首個“全球可再生能源25強”榜單,是中國唯一上榜的薄膜太陽能企業。

2017年,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主辦的2017(第十三屆)中國分散式能源國際論壇上,漢能榮獲“2017年度中國分散式能源傑出創新獎(企業)”。 同時,採用漢能薄膜太陽能技術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部大樓薄膜太陽能建築一體化項目”斬獲“2017年度中國分散式能源優秀項目獎特等獎 ”殊榮。

2017年,漢能被被世界品牌實驗室及其獨立的評測委員會評為“亞洲品牌500強”,位列榜單第80位,新能源行業第1位。

2017年,漢能被世界品牌實驗室及其獨立的評測委員會評測為“201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榮登該榜單第42位,新能源行業第1位。

2017年9月,在“2017首屆中國戶用光伏大會”上,漢能成功入選“2017中國戶用光伏系統”十大影響力品牌。

2017年7月,漢能獲評“2017 ECI Awards”產品創新類金獎,此外還一舉斬獲了全場大獎。

2017年1月9日,漢能Solibro Hi-Tech GmbH玻璃基CIGS冠軍組件以16.97%的全面積組件光電轉換效率刷新世界記錄。

2016年,漢能榮獲由人民日報社頒發的“2016中國自主品牌100佳”榮譽稱號,李河君先生榮獲由人民日報社頒發的“2016中國自主品牌十大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2016年,漢能榮獲OFweek Solar PV Awards 2016“‘光伏+’創新企業獎”。

2016年9月4日,漢能成為G20杭州峰會唯一光伏供應商。

2000年李河君先生擔任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2002年集團成為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李河君先生擔任副會長

2003年集團榮獲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頒發的“光彩事業獎”

2003年中國工商聯併購公會和全球併購研究中心授予李河君先生本年度“中國十大併購人物”

2003年集團榮獲雲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頒發的“見義勇為獎”

2005年集團成為中華紅絲帶基金執行理事長單位

2005年集團成為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副理事長單位

2005年李河君先生擔任全國工商聯常委

2000-2006年連續七年榮獲北京市工商局頒發的“守信企業”稱號(自2007年開始北京市工商局停止該獎項評選)

2005年李河君先生擔任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2005年李河君先生擔任第二屆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2006年集團榮獲雲南省“光彩事業組織獎”

2006年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授予李河君先生“公益楷模”稱號

2006年集團成為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單位,李河君先生當選為首任會長

2007年李河君先生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8年5月17日,集團通過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中國紅十字會贈予“博愛”牌匾

2009年4月11日,北京交通大學授予李河君先生“教育貢獻獎”

2009年6月27日,李河君先生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連任會長。

漢能戰略

漢能產業結構

漢能的清潔能源發電板塊,涵蓋了水電、風電。經過十餘年的水電、風電投資建設,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項目有雲南省金沙江金安橋水電站、雲南五郎河流域梯級水電站、廣東省東江木京水電站、廣東省東江黃田水電站、江蘇省如東風電場、寧夏回族自治區賀蘭山風電場等。

漢能薄膜太陽能研發與生產板塊,其特徵是高科技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商業化運用,將是漢能再次騰飛,實現夢想與使命的強大動力。主要產品包括:不同類型太陽能技術的研發、太陽能生產設備製造與生產、太陽能電池製造和工藝流程的最佳化,以及儲能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在薄膜太陽能製造上,漢能已經在珠三角、四川等地布局了生產基地,進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發和製造。

漢能產業發展模式

集團專注於清潔能源的發展,憑藉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優勢和品牌優勢,以可供集團持續發展的資源儲備為基礎,不斷提升以漢能軟實力為主的綜合實力,在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領域占據制高點,以創新、變革性技術為起點,以規模化優勢構築漢能特有的產業發展模式,推動清潔能源產業在中國和世界大力發展,為降低全球碳排放做貢獻。

漢能國際化戰略

產業國際化

漢能的水電基地不僅包括在中國西部建設的大型水電項目,同時已在東南亞等地區開發水電資源,籌建水電建設基地,並將繼續開發寮國、巴基斯坦等國的水利資源。

在技術的研發上,漢能已經在歐洲和美國都建有自有和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以確保漢能產業站在技術的最前沿。

在布局太陽能光伏套用產業時,漢能擬在全球範圍內成立相應的區域公司,負責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銷售,及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與運營。

目前已有漢能控股歐洲有限公司、漢能光伏大中華區域公司(籌)、漢能光伏亞太區域公司(籌)、漢能光伏美洲區域公司(籌)、漢能光伏中東與非洲區域公司(籌)。

資本國際化

主要是籌備IPO,引入國際資本。在CDM產業發展上,漢能已經建立“中國碳”國際性的基金,以推動節能減排在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同時漢能整合國際國內的資本與項目,開展跨國資本併購。

人才國際化

在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上,漢能從設立之初就開始引進高素質的國際化人才,如引進了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倫·G·馬克迪爾米德(Alan G. MacDiarmid)擔當漢能新能源研究院第一任首席科學家。漢能不斷提升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現已完成電力建設與運營人才、太陽能光伏科研與生產人才、太陽能光伏套用人才的跨國管理體系,以保證漢能項目的人力資源所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