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這些人1劉邦卷

《漢朝這些人1劉邦卷》是由中國華僑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發行的書籍。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頁碼:238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802227040
·裝幀:平裝
·開本:16
·定價:24.80元

內容簡介

讀史這么多年,深知那些學究性的史料多么讓人倒胃口,那些“專業”的術語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將大多數人擋在歷史的門外,與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無緣,不能不說這是一種遺撼和撰史者的悲哀!
歷史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鮮活記憶,我們要將歷史上的功過是非銘記在心,我們不該忘記歷史,不該忘記那些為我們今天生活作出貢獻的歷史人物!
《漢朝這些人》一書運用了一種全新的寫作手法,用幽默的語言演繹漢朝歷史,調侃的風格解析漢朝史實,希望能“深入淺出”地將這段歷史講述給大家。
何謂劉邦,何謂項羽,如果項羽不是個英雄,他就會當上皇帝;如果劉邦沒當上皇帝,他就會繼續當他的流氓;如果流氓沒遇到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等一批猛人,《漢朝這些人》就不會這么帶勁--原來,歷史小說也可以寫得這么好看!

作者簡介

墨香滿樓:知名暢銷書作家,出生於九朝古都洛陽,酷愛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大學畢業後為了實現自己的文學夢想,於06年開始了艱辛的創作,期間主要的作品有:《改變中國歷史的100個女人》、《改變中國進程的十大歷史事件》、《歷史的B面》、《皇帝的那些荒唐事兒》、《非常皇帝的非常人生》、《站在歷史巨人身邊的謀士們》、《歷史上的十大經典博弈》等。

媒體推薦

開創現代歷史的先河,寫歷史、寫人物、寫人心。
《漢朝這些人》是歷史白話文普及的一篇佳作,感覺這本書又成了我對白話歷史認識的一個里程碑,原來不僅明朝的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漢朝的歷史也可以寫得毫不遜色,誰是英雄,誰是草莽,漢朝人物的磅礴與大氣盡在書中展現。
——文學碩士張雪蓉
如果項羽不是個英雄,他就會當上皇帝;如果劉邦沒當上皇帝,他就會繼續當他的流氓;如果流氓沒遇到蕭何、曹參、周勃、樊噲等一批猛人。《漢朝這些人》就不會這么帶勁——原來,歷史小說也可以寫得這么好看!
——著名暢銷書作者郭珂
文章以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小說方式為我們講述了200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我發現作者很注重從人的深層心理來分析人物和歷史事件,對人物的性格描寫也很有意思。作者以現代人的心理思維模式去無限地接近古人,想給人們展示一個很現實的歷史。普及漢朝歷史的話,此為首選之讀物!
——首師大歷史系研究生趙樹龍

編輯推薦

歷史原來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更精彩新浪網首頁連載推薦。開創現代歷史的先河,寫歷史,寫人物,寫人心。
2008年史書賣場將爆出最大亮點,墨香滿樓PK當年明月。

目錄

第一章浪蕩少年
出生
幾個重要的朋友
第二章終於有點兒正事幹了
亭長之職
終於娶上了媳婦
第三章奄奄一息的帝國
秦末紀事
嬴政死了
致命誘惑
第四章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陳勝
6個月的富貴夢
第五章大家都來造反吧
把造反進行到底
名門之後:項梁、項羽
劉邦也造反
第六章帝國反擊戰
章邯VS項梁(一)
章邯VS項梁(二)
宋義掛帥
兵分兩路
第七章大決戰
決戰前的序幕
巨鹿:一切都在這兒解決吧!
鼓起勇氣前進吧,士兵!
第八章秦帝國滅亡
劉邦西進
大秦之死
第九章無冕皇帝項羽
劉邦在關中
坑殺事件
就請吃頓飯而已
火燒鹹陽
項羽大封天下
第十章爭霸前的準備
想跑的都跑吧
韓信
再一次進軍關中
最先扯起反楚的大旗
陳平
第十一章楚漢爭霸
第一架:彭城會戰
韓信平中原
離間
成皋爭奪戰
廣武山下的對峙
韓信突然成了第三者
劉邦的最後總動員
項羽的末路:垓下會戰
古典理想主義的失敗
第十二章建國
封賞
做皇帝還是蠻威風的
劉邦的面子工程
第十三章誅殺異性諸侯王
韓信之死
彭越之死
英布之死
同性諸侯王
第十四章征伐匈奴
匈奴
白登之圍
第十五章劉邦最後的那些日子
廢立太子的爭鬥
英雄的歸宿
……

序言

歷史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過去,它像一座厚厚的坐基一樣承載著我們的今天以及未來,所有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其他任何人類的活動,都在歷史中記載。
但是可悲的是現在的不少人對歷史知識的缺乏到了令人可笑的地步,年輕人中能把周朝到清朝的順序排清的人不是太多,如果談到一個朝代具體的事情,能插上嘴的人就更寥寥無幾了。
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況,而又不得不出現這樣的情況。
大部分人認為歷史是死的,是過去的事情,事實上了解歷史的人恰恰不是這么認為的,歷史是過去的事情,但它卻不是一潭死水,那些過去的事情和過去的人都在歷史的石頭上畫出各種各樣的記號,而這些記號更是要告訴人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決定,他們的功過成敗至今依然在上演。社會在進步,但人的本性發展得卻很慢,那些歷史上的經驗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那些歷史上的教訓依然值得我們去迴避。這是不該出現漠視歷史的原因。
但是人們不了解歷史,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民眾,大部分人都出了問題那肯定是別的地方出了問題,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呢?史學家出了問題,他們記載歷史的手法過於老套,我們的文化發展了,從古文發展成了白話文,而大段大段的古文記載著實沒有多少民眾看得明白,這也是人們願意看電視了解歷史而不願意看書的原因之一,而歷史劇往往不夠準確。現代的歷史學家更喜歡用“非常”具有學術味道的語言來記載或者“翻譯”之前的歷史,他們從不考慮讀者能否真正讀懂這些學術語言背後的故事,那么有沒有一種全新的寫法既能讓讀者了解那段歷史而又不覺得枯燥無味呢?
本書的作者給了我們答案,歷史是可以寫得很精彩的。
80後的作者,用80後的眼光和語言寫出了適合大多數讀者閱讀的歷史,這是第一本用白話文演繹漢朝的歷史著作,其中幽默的語言和現代的筆法讓我感覺原來歷史可以和我們如此的接近。

文摘

第一章、浪蕩少年
出生
一切故事還是讓我們回到那個遙遠的公元前,回到這個故事的起點,回到開創這個故事的那個人--劉邦吧!
時間:公元前256年的某一天;
地點:秦泗水郡沛縣(今天的江蘇省沛縣)。
有那么一戶叫劉太公的人家生了個男嬰,不錯,這個男嬰就是劉邦。不過,此時他還只叫劉季。在《史記》或班固的《漢書》中,都沒有劉邦名“邦”的記載,我們分析可知,劉邦當時應該是認為劉季這個名字不夠氣派,所以才將其名改為“邦”。“邦”是“國”的意思,多氣派。但這個名字究竟是在當漢王的時候起的還是即帝位以後起的,就無法考證了。
通過這事,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父母給的名字並不重要,自己起的名字才重要。如果他繼續叫劉季,充其量這一生也就是“四把手”,做不了一把手,而“邦”這個字,有“國家”的意思,或許名字和他一生的成就有一定的關係。這也許就是大多名人都改名字的原因吧。
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古人人物傳記的通病,每個大人物出生時總是要和其他人要不一樣!這位後來的劉老大也是如此。據傳說,其實也就是據他父親劉太公說,劉邦是他娘一次在沼澤邊上睡覺時和一條蛟龍所生!這可不得了,劉邦直接從人子奔到了神子,那地位上升了可不是一兩個級別!神的兒子做皇帝當然是理所當然了!
估摸著這位劉老太爺寫過什麼類似《我的偉大兒子》之類的回憶錄。就算沒寫過,肯定也說過,而且是逢人就吹、遇人就侃當年我兒子出生時如何如何……最後,不管是出於什麼政治因素,反正在高層的默許之下,進入了官方史料,之後又進入了《史記》之中,一直流傳到後世,流傳到現在。
《史記》是這么記載的,我們轉載如下,供各位看官欣賞: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通,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段記載有拍馬溜須的嫌疑,在後面的書里會詳解介紹司馬遷寫史記時候的歷史背景。理解那段背景,就不難理解如此“野史”能進入《史記》的原因了。
好了,書歸正傳。不管史書上怎樣描述,劉邦就這樣出世了!
童年時期的劉邦是在比較悠閒的時光中度過的,而且一直持續到35時他當上了一個所謂的基層小官--泗水亭長。
在這整整35年中,他的老小地位幫助了他。在農家,老大、老二之類都是要陪老爹下田工作的,而且平常家裡雜活之類的,也輪不到家裡的老小劉邦。然後再讓我們打開地圖,找找江蘇這塊地方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