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易闡微(上下)

內容介紹

《漢易闡微(套裝上下冊)》內容簡介:夫易者機神之妙旨,人事之儀則,因陰陽奇偶之變,括宇宙萬象之理,而述內聖外王之道,闡誠正修齊之方者也。顯而用之,則足以經緯宇宙,匡濟邦國,恢宏盛德大業於天下;納而藏之,亦足以明道修身,安土敦仁,順安天命,遁世而無悶。是以《易大傳》稱:“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知周萬物,而道濟天下,樂天知命,故不憂。此古聖先王所以繼天位極,行王道,施仁義於天下者乎!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演之於前;夏禹商湯文王周公,述之於後。逮乎孔子,生於亂世,拯天濟民之志,既莫得而展,俟天下之清,時猶未至。乃贊易道,述十翼,集千古聖學之精華,導後世學者於坦途。

作品目錄

上冊
第一章 漢易導論
一、漢易之闡述
二、本書之創穫
三、西漢易學之淵源
四、西漢為吾國易學之黃金時代
五、西漢易學之傳授
六、西漢易學之書目與著作
七、兼融並蓄之東漢易學
八、東漢易學之源流與傳承
九、東漢所見易學書目與歷代之存佚
十、南宋以後漢易之輯佚及今存之版本
十一、漢時引易以證人事者
第二章 《易經》條例
一、三才之位
二、六爻正位
三、既濟定位
四、失位不正
五、貴賤之位
六、吉凶之位
七、中和、中正、中行及不中例
八、乘承據應例
九、往來
十、隔
十一、變、動、發與飛伏
十二、權變
十三、易位與利之正
十四、爻之
十五、卦主
十六、互體
十七、卦變
十八、半象
十九、爻體
二十、兩象易
二一、反卦與兩象對合
二二、升降
二三、同義
二四、五行
二五、納甲
二六、納支
二七、四時與方位
二八、八卦方位
二九、十二訊息
三十、訊息生卦說
三一、卦氣卦候
三二、爻辰
三三、八宮世應與遊魂歸魂
三四、六親
三五、天地之數
三六、天地生成之數與五行配合之數
三七、四象與九六之數
三八、爻畫之數
三九、大衍之數與筮卦法
四十、筮冊之數與萬物之數
四一、乾支之數
四二、取象之範疇
四三、京房八宮卦序
四四、虞氏六十四卦爻象變化統計表
四五、六十四卦納乾支六親世庶表
第三章 《子夏易傳》
一、《子夏易傳》之書及版本
二、《子夏易傳》之作者
三、韓嬰傳
四、《子夏易傳》之淵源
五、《子夏易傳》之特點與價值
六、《子夏易傳》與諸家相同者
七、《子夏易傳》闡微
第四章 《施氏易》——平實之《施氏易》
一、施讎及施氏易書
二、《施氏易》之淵源
三、《施氏易》及其傳承
四、施孟梁丘三家之異同
五、《施氏周易章句》闡微
第五章 《孟氏易》——兼象數與卦氣之《孟氏易》
一、孟喜傳
二、《孟氏易》之書及版本
三、《孟氏易》之淵源
四、《孟氏易》之影響
五、《孟氏易》之價值與特色
六、孟氏卦氣卦候之學
七、《孟氏易傳》闡微
八、《說文》對易辭之解說
第六章 《梁丘易》與漢熹平《周易》石經——榮顯之《梁丘易》
一、梁丘賀父子與《梁丘易》之傳承
二、《梁丘易》之書及版本
三、梁丘氏易學之淵源
四、漢熹平《周易》石經即《梁丘氏易》
五、漢熹平《周易》石經之鐫刻與毀亡
六、漢熹平《周易》石經之發現著錄
七、漢熹平《周易》石經之價值
八、梁丘氏易學之特色
九、《梁丘氏易》之影響
十、《周易梁丘氏章句》闡微
十一、漢熹平《周易》石經之復原圖
第七章 《費氏易》——博雜之《費氏易》
一、《費氏易》之書及版本
二、《費氏古文易》之淵源及影響
三、《費氏易》之特色與價值
四、費直傳
五、《費氏古文易》
六、《費氏易林》
七、《周易分野》
第八章 《周易古五子傳》——專說災厄
一、《周易古五子傳》之書及版本
二、《周易古五子傳》之大義與特色
三、《周易古五子傳》之淵源與影響
四、《周易古五子傳》之作者
五、《周易古五子傳》之佚文
第九章 《周易淮南道訓》——道家易之別傳
一、《周易淮南道訓》之書及版本
二、《周易淮南道訓》之特色與價值
三、淮南王劉安傳
四、《周易淮南道訓》闡微
第十章 《馬氏易》——馬融承先啟後
一、《馬氏易》之書及版本
二、《馬氏易》之淵源
三、《馬氏易》之特點與價值
四、《馬氏易》之影響
五、馬融傳
六、《周易馬氏注》闡微
第十一章 《鄭氏易》——鄭玄集易古今文之大成
一、《鄭氏易》之源流
二、《鄭氏易》之書及版本
三、《鄭氏易》之淵源
四、《鄭氏易》之特點與價值
五、鄭氏易禮
六、《鄭氏爻辰》
七、《鄭氏易》之影響
八、鄭玄傳
九、《鄭氏易注》闡微
下冊
第十二章 《荀氏易》——荀爽寓易學於匡世濟民
一、荀爽以易禮匡時政
二、創陽升陰降之說以救時敝
三、《荀氏易》之源流及版本
四、《荀氏易》之淵源
五、《荀氏易》之特色與價值
六、《荀氏易》之影響
七、荀爽傳
八、《荀氏易傳》闡微
第十三章 《劉氏易》——王弼易注之先河
一、《劉氏易》之書及版本
二、《劉氏易》之淵源及影響
三、《劉氏易》之特點與價值
四、劉表傳
五、《周易劉氏章句》闡微
第十四章 《宋氏易》——易學之先師
一、《宋氏易》之書及版本
二、《宋氏易》之淵源及影響
三、《宋氏易》之特色與價值
四、宋衷傳
五、《周易宋氏注》闡微
第十五章 《荀爽九家易》——偏重象數之荀爽九家注
一、《荀爽九家易》之書及版本
二、《荀爽九家易》作者之異說
三、《荀爽九家集注》之淵源
四、《荀爽九家集注》之特色與價值
五、《周易荀爽九家集注》闡微
第十六章 《虞氏易》——虞翻集兩漢易學之大成
一、虞翻及其易注
二、《虞氏易》之淵源與影響
三、《虞氏易》之特點及價值
四、治易須先抉王虞得失
五、先儒論《虞氏易》之言
六、學易須通象,通象必自《虞氏易》始
七、《虞氏易》之影響
八、虞翻傳
九、虞翻注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