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韋格納

漢斯·韋格納

漢斯·韋格納是20世紀最偉大的家具設計師之一。20世紀50年代,是他讓丹麥設計風靡全世界,他的設計不跟隨潮流,尊重傳統,承襲文化,欣賞自然。他的設計是一種富於“人情味”的現代美學。他的天分與生俱來,從小他就著迷於切割,雕刻,對設計有著令人驚奇的感受,並深深地渴望創造出漂亮而實用的家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漢斯·韋格納他出生於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他技藝高超,對家具的材料、質感、結構和工藝有深入的分析研究。他一生碩果纍纍,作品超過了500多種,有的即使到現在來看也是前衛而卓越的。他謙遜且精益求精,即使他的名字已家喻戶曉了,他對每件作品仍親歷親為。這就是丹麥家具設計的傳奇人物——漢斯·韋格納(Hans  J.Wegner),一個用設計創造生活的人。

早期研習

漢斯·韋格納作品漢斯·韋格納作品

早期丹麥家具沒有獨特的設計風格,那時的設計師是模仿法式或英式的風格,僅僅為貴族和政府官員設計家具。但是隨著十九世紀末丹麥從農業型社會轉向工業型社會,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同時由於體力勞動者和辦公室職員兩個新的階層的出現,人們的社會意識增強。當人們從狹小的單元房搬進較大的公寓和郊區的獨立式住宅後,家具行業才真正起飛,20年代人們渴望買到真正的丹麥風格的家具。1924年,丹麥哥本哈根皇家建築藝術學院開設了家具設計講座課。與此同時丹麥出現一股強大的,獨立的人文實用主義潮流,領導這股潮流的就是於1928年開始,由家具師行業協會舉辦的,每年一次的秋季家具展覽會。

1929年,年僅15歲的漢斯·韋格納開始設計他的第一把椅子,最初他是一個細木工匠的學徒,並在兩年後成為了一名技術純熟的細木工匠。他說“我記得當我是一個學徒的時候,我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工作,甚至於在停工後就會感到失落,幾乎不能等到明天的到來。當我完成一件作品,把它裝上車拖到顧客那裡時,那種感覺簡直太棒了。”

但是僅僅作為一名細木工匠並不能滿足他不斷高漲的設計熱情,他需要接觸更為廣闊的世界。1936年他去了哥本哈根,1936-1938年在哥本哈根的工藝學校學習,畢業後被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和莫勒(Erik Moller)邀請去為奧爾胡斯城市大廳設計室內陳設品和裝飾物。1938-1942年,他分別在雅各布森和莫勒的建築師事務所擔任家具設計師。1943年他在奧爾胡斯開設了自己的設計室,1946年在哥本哈根設立了他自己的設計室,1946-1950年在哥本哈根工藝學校家具設計系教學。

設計初探

漢斯·韋格納作品漢斯·韋格納作品

他是一個充滿著熱情的設計師,在他的早期設計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在當時還沒有被發掘出來,十年、幾十年後人們才認識到它的價值。他在設計中套用了各種各樣的材料,但是木材是他的最愛,他對木材的高超的駕馭能力,體現在他許多經典的木椅設計中。 韋格納早年潛心研究中國家具,1943韋格納設計了第一把中式椅。1945年他設計的“中國椅”吸取了中國明代椅的精華,這是韋格納第一把以靠背和扶手為特點的椅子。他在這一設計中特別注意扶手與靠墊的銜接形式,他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製作,力求設計出最完美的細節。此後,韋格納常常在他的設計中改善和變化扶手和靠背的銜接形式1947年他設計了“孔雀椅”,它是韋格納最獨特的椅子之一。這把椅子的外形酷似孔雀的形態,這表現了他早期對仿生設計的探索,也體現了他豐富的創造力和欣賞自然的設計理念。現在這把“孔雀椅”被放置在聯合國大廈。

1948年韋格納參加由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組織的競賽,設計了的三條腿的殼式椅。這把在當時看來超前的椅子在1963年才被發表,1997年投入生產,人們驚嘆這個半世紀前的作品,竟然具有如此完美的現代感,此後它成為經典並被大量生產。在這個設計中,他拋棄了椅子傳統的四條腿結構,從功能出發,尋找形態和材料新聯繫。他說:“一把椅子必須功能完美無缺,畢竟它是用來坐的,只有功能上合理顧客才會想要去買它。其次,形態要適合於椅子製作的材料。”

設計成名

漢斯·韋格納作品漢斯·韋格納作品

在1940年,漢斯·韋格納遇見了約翰尼斯·漢森(Johannes Hansen),他們的合作觸發了1949年著名的設計突破。在1949年,一年一度的哥本哈根家具設計協會展覽上,著名的家具設計師都為大眾展出自己最好的作品,他倆推出了韋格納的“圓椅”。在當時立刻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不久以後,韋格納就被美國《室內》雜誌以“圓椅”為題作了介紹。人們喜歡這位丹麥設計師,也開始更多的關注丹麥設計。 “圓槽”使得韋格納的設計走向世界,在1960年電視廣播甘迺迪總統(John F.Kennedy)和尼克森總統(Richard Nixon)的辯論,他們就坐在“圓椅”上,這使“圓椅”就像50、60年代的名星一樣,一夜之間就家喻戶曉。漢斯·韋格納的設計很少有生硬的稜角,轉角處一般都處理成圓滑的曲線,給人以親近之感“圓椅”的設計就是如此。它擁有流暢優美的線條,精 致的細部處理和高雅質樸的造型。這種椅子迄今仍頗受青睞,成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設計作品之一。

韋格納在設計家具時總是親歷親為並仔細推敲,反覆修改。在設計“圓椅”時他說:“我做了一把1:1尺寸的模型,感覺它的扶手看起來有點彆扭,我有點不喜歡它的形態,我出去散了會步。然後我仔細想了想細部,問題出現在扶手的末端,我又在它的末端加了一塊,使它看上去就像現在這樣。如果我不這樣做,這把椅子將不能獲得成功,它給我上了重要的一課:自己做模型是一種美德。如果是別的工匠做這把椅子,我可能就不會覺察到這一點細微的缺陷。”

設計多產時期

漢斯·韋格納作品漢斯·韋格納作品

韋格納與丹麥最好的家具製造商之間來往密切,並建立了合作關係,他的成功與這密不可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漢斯·韋格納和家具製造商卡爾·漢森·桑(Carl Hansen&Son)的合作。1949年“Y”椅(圖6)誕生標誌著他們合作的開端,從此,這家公司與韋格納一樣有名,仿佛是韋格納的代名詞。 丹麥最好的家具製造商都喜歡和漢斯·韋格納合作,因為他總是對他的合作者忠誠,他的家具是在設計師和技術工人彼此尊重的情況下誕生的。著名的家具製造商伊吉爾·彼得森(Ejnar Pedercen)與韋格納合作,1969年他的公司生產了第一件韋格納的家具,這一合作關係持續到現在,最近他們舉行了儀式慶祝合作50周年。他對韋格納的精湛技藝讚不絕口,即便是最複雜的家具也倍加信任。模具製作模具製造產品設計公司工具機設備模具配件工業造型手機設計塑膠模具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丹麥家具設計取得了更大的發展,使家具出口量增加。隨著技術的進步,過去以手工為主的家具生產呈工業化趨勢。這一趨勢影響著家具設計師的設計方式,因此設計師開始嘗試一些新的材料和工藝去適合產品的批量生產。“羽毛升降椅”是漢斯·韋格納對工業生產方式和設計新材料的初步探索,正是因為是全新的嘗試,也成就了這把不尋常的椅子極具震撼力的效果。1950年這把椅子誕生,它運用了鉻管結構和動物皮毛,是現代與傳統的新結合。

材料探索

漢斯·韋格納作品漢斯·韋格納作品

漢斯·韋格納非常關注設計材料,他說:“一個好友曾說過:物體不應該被設計,而應該被製造。他的意思實際上是說要重視材料,材料賦予物體形式和結構,有了合適的材料,整個製作過程也就顯而易見。”60年代以後,韋格納在設計中嫻熟地運用到各種材料。

木材是漢斯·韋格納最鍾愛的材料,他從未放棄過對木材的運用,現在他研究新的木材的加工方法,並嘗試與其它的材料相結合。在韋格納與家具製造商哥特姆(Getama)合作時,他把木框結構與柔軟的織物墊子進行結合,創造了大量的沙發、扶手椅和沙發床,這些家具在公共建築和私人住所中都非常流行。 1980年漢斯·韋格納設計了帶有坐墊和靠背的沙發,非常的適合現代的辦公環境和簡潔舒適的居家環境。

1960年韋格納設計出“牛頭椅”,這把如雕塑一般的椅子令人崇拜。它運用了鋼管結構和皮革設計,具有極端的預見性,超前了國際設計領域同類產品50年。這把椅子近乎完美,它在不同的位置都提供舒適性。它代表了漢斯·韋格納卓越的洞察力。由艾利克·吉根森(Erik Jorgensen  A/S)生產。

1986年設計的“環形椅”,這把椅子形態、獨特,製作難度非常高。它由木板、木條結構和12根麻繩拉成,每根3.2mm粗,每根麻繩的粗細和長度都必須非常精準才能成功拉緊木條,構成椅子。這把椅子非常舒適,韋格納獨特的創意令人佩服。

影響

韋格納設計的椅子遍布世界,這使他遠近聞名,但是,實際上他設計過幾乎所有的家具類型。作為現代主義和結構功能主義的提倡者,他設計了帶有這種風格的高性能的吊燈,這個吊燈帶有滑輪可升降,非常適合設計師。 從1992年起,韋格納的女兒馬麗安·韋格納(Marianne Wegner)接管了他父親的設計室,現在這個設計室除了控制產品的質量和修改早期韋格納的設計模型,馬麗安·韋格納還設計會議用桌來配合她父親的設計。 現在,曰德蘭半島南部的藝術博物館展出了大量韋格納的作品。除此之外在他的家鄉,代表這個城市歷史的水塔已經變成一個博物館,用來長期展出韋格納的椅子和大量的設計草圖。 韋格納說:“去做人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是一種挑戰。”他的一生都在應驗這句話,他不斷的進行設計嘗試,不斷的突破自己。他的設計代表著現代丹麥製造家具的最高水平。他設計了數不盡的椅子,一流的技術和細緻、純熟的製作工藝使他受到同行業乃至全世界的家具設計師及家具愛好者的尊敬。他的設計依傳統而創新,可以說他的作品超越時間,將永恆流傳。

影響世界的50名著名設計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