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市第二中學

漢川市第二中學

座落在襄南古鎮馬口鎮的漢川二中始建於1946年,前身為直屬省教育廳領導的湖北省立馬口中學,1954年更名漢川市第二中學,現為漢川市教育局直屬重點高中,是“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文明單位”、“孝感市示範高中”,擁有在校學生3577名,教職工212人,中、高級教師113人。六十餘年來,漢川二中秉承“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學校精神,演繹“優質化、現代化、平民化”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社會輸送各級各類人才三萬餘名,聯考本科上線率連續23年穩居孝感市同類學業校之首,是孝感市社會美譽度較高的普通高中優質教育品牌。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湖北省漢川市第二中學創辦於1946年,前身為直屬當時湖北省教育廳領導的湖北省立馬口中學,1954年更名為漢川二中。學校2001年起先後被評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孝感市示範高中”、“湖北省文明單位”、“全國中國小道德實驗學校”。

學校建有高標準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可容納2500名學生就餐,科技實驗樓裝配先進的多媒體電教室、電子閱覽室圖書閱覽室、學術報告廳、國家一類標準理化生實驗室,2002年建成校園區域網路,2005年升級為校園網際網路。目前正加緊籌建多媒體教學中心藝術活動中心

學校現有學生3560多名,專任教師176名,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46人,中級教師103人。擁有省級優秀教師2名,孝感市學科帶頭人4人,孝感市骨幹教師5人,漢川市骨幹教師12人。

漢川二中60年風雨歷程,充分演繹了幾代人創辦“優質化、現代化、平民化”漢川二中的教育理想。六十多年來,學校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為社會輸送各級各類人才近三萬人,湧現出清華大學教授博導梁利平中科院研究員博導王利生、華科大教授博導龔樹萍、中南財大教授博導劉筍空軍少將李家洪、萬桂久、前駐古巴大使劉培根等一大批傑出人才。學校在自主創新中形成了人文化的教師隊伍穩定和最佳化策略,既立足自我,又依託名校,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注重思想嵌入和心理滲透,充分體現時代特點,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不斷增強。重視教學評價觀念轉變,構建現代主體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學生評教活動常年全面展開,以此為主要評價要素的教師績效掛鈎取得實質性進展。學校聯考成績已連續21年居孝感市同類高中之首,近五年,上重點線人數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二中品牌美譽度不斷提高。

歷史沿革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新建校門

漢川市第二高級中學擁有悠久、光榮的辦學歷史,其前身為1946年成立的、直屬當時省教育廳領導、面向全省招生的“湖北省立馬口中學”(1954年改現名)。學校現有在校學生3400多人,教職工216人。建校以來,從這裡走出了二百餘位博士碩士,走出了廣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李家紅中將、空7軍副軍長萬桂久少將等高級將領,走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古巴特命全權大使劉培根大使等黨和政府的高級幹部。

近10年來,先後有優秀學子匡小新、嚴必聯考入北京大學,張濤考入清華大學。經過59年的建設,漢川二中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初具現代化雛形的學校,先後被評定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文明單位”、“孝感市普通高中一級示範學校”,是全市唯一同時擁有此三大榮譽的學校。學校教育教學和生活條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學設施逐步現代化。學校擁有高標準的學生公寓,每間學生寢室均裝配了電風扇、IP智慧型電話,功能齊全的科技實驗樓裝配了國家一類標準的物理、生化實驗室,微機室和網路電子閱覽室(學生網咖)有微機190餘台,擁有全市一流的、設施先進的、分別能容納180人和300人的多功能電化教學室,並於2002年在全市高中率先建成校園區域網路和閉路電視教學系統。教師住宅區、教學區、學生生活區、運動區四大功能區域分離,是學習、工作、生活的理想場所。

學校領導

歷任校長簡介

郎昌浩(1917.10—1951)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漢川城關人,世代書香,在武漢讀高中期間適逢抗日戰爭爆發,他投身抗日救亡運動,曾參加過青年遠征軍,任《中央日報》記者,奔赴印度、緬甸做戰地記者,後畢業於西南聯大。1946年在湖北省教育廳任科長,同年10月受省教育廳派遣,到漢川縣馬口鎮創辦“湖北省立馬口中學”,並擔任首任校長,在漢川辦起了第一所集國中、高中為一體的完全中學。創辦伊始,百廢待舉,從選址到校園設施,從物色師資到招生,他鼎力支撐,很快於當年11月開學。後二度遷校,才於1947年春將校址選定在馬口蔣家嶺積穀倉上,經過兩年努力,學校已初具規模。郎昌浩先生堅持“敦品力學,學以致用”的辦學宗旨,為社會造就有用之人才。儘管省立馬口中學在解放前僅辦學兩年半,卻聲名遠揚,為荊楚人士所矚目。郎昌浩先生亦感欣慰,在與畢業生合影照片中留有“如坐春風”的題頭。

解放後,郎昌浩先生調任漢川一中校長,於1951年參加土改工作隊,不幸遭暗殺,犧牲時年僅35歲。

姜洪升

解放後任中共馬口鎮委書記兼馬口鎮鎮長。

1949年8月省立馬口中學正式復校,省教育廳委派黃忍剛任副校長,由姜洪升兼任學校校長,任職時間為1949年8月—1950年2月。

黃忍剛

於1949年8月—1951年7月任學校副校長,主管學校工作,在百廢待興中,依靠地方黨組織和地方政府,發動師生艱苦創業,一面學習,一面參加清匪反霸,減租退押的宣傳活動,建立新型的新民主主義過渡時期的教學秩序。

魏星橋,男,回族,1923年生,湖北沔陽人。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中學階段,正值抗日時期,先後在鹹豐國中、省立七高就讀5年。1944年夏,被保送到四川三台國立東北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日寇投降後,無意學工,即重新參加考試,錄入武大歷史系,在四川樂山就讀一年後,隨校遷回武漢,在武大學習期間,曾擔任《武大新聞》編輯,在漢口《大剛報》、《大江》等進步刊物上發表詩文數十篇。1948年冬,投奔解放區——天門縣張家灣,任中共天漢縣委宣傳幹事。

解放後,曾擔任漢川縣通訊幹事、《長江日報》特約撰稿員、漢川縣人民政府文教科副科長。1951年入黨,同年兼任省立馬口中學校長,1952年春調任孝感高中副校長,1956年夏調任鹹寧高中副校長,1960年任校長直至“文化大革命”。

1969—1978年,在鹹寧地區“五·七”幹校過“牛棚”生活,1972年任鹹寧地區衛校副校長,1973年調鹹寧地區師範學校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1977年任武漢師範學院鹹寧分院院長兼總支書記(1983年任黨委書記),兼任地區教育學會會長、地區職評審員。1984年離休。

離休後,筆耕不輟,從事寫作和書法活動,在有關報刊發表大量詩文。現任鹹寧地區老年書畫協會常務副會長、鹹寧地區老解放區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潛山詩社副社長,湖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著作有《校長工作概論》、《朝歌晚唱集》等。許多作品被收入《荊楚詩詞大觀》、《華夏吟友》、《當代中華詩詞家大辭典》、《中華詩詞學會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老年書畫大辭典》及其他詩詞專集。

胡宗炎王文星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河南省潢川縣人,1938年7月參加“民先”,1938年10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10月在陝西旬邑陝北公學分校,1938年11月—1939年秋在延安陝北公學高級研究班學習,1939年冬至1942年9月在重慶精益中學學習,1942年9月—1948年2月在燕京大學新聞系學習。

抗戰期間,燕京大學遷至成都,1942年9月—1945年3月他的黨的關係先後由四川省委廖似光、榮高棠單獨聯繫,參與並發起組織著名的校際秘密進步社團“蓉社”,成為成都的地下外圍秘密組織“民主青年協會”主席,參與領導了成都著名的愛國抗日活動和愛國民主學生運動“國事座談會”和“市中事件”的遊行和示威活動。1945年3月—12月輾轉在四川省立女中、壁山亞州中學、河南潢川中學任教師。1946年初經南京、上海到北平燕京大學復學,於1948年2月畢業於燕大新聞系。

1949年初——1950年初在湖北省委幹校學習,1950年初——1952年在湖北工農中學任教導主任,1952年10月——1954年7月在湖北省立馬口中學任副校長,1954年8月——1966年期間在鹹寧高中,蒲圻師範任校長、書記等,“文革”後於1975年——1980年在湖北省化肥廠任翻譯組長,1980——1988年在湖北省鹹寧師專任教,1983年評定為副教授。

1988年離休。

胡宗炎先生2002年去世時,我校知悉噩耗,曾以校委會名義發去唁電,表示沉痛哀悼。

林慎明

1923年8月生,湖北來鳳縣太平鄉人,中共黨員,1944年襄陽第五師範畢業,1949年9月參加工作,1954年8月由漢川縣監察委員會調任漢川二中副校長,1956年任漢川二中黨支部書記,兼中共馬口鎮委委員,至1975年10月。後調任漢川縣廣播局局長至退休。

林慎明同志在漢川二中工作二十多年,上任伊始,省立馬口中學交由縣辦,師資抽調了,經費縮減了,又值百年不遇的洪水,他迎著困難上,當年招收了4個國中班,加上原馬口中學沒有轉走的7個國中班,開始了新的創業。他的辦學思想十分明確,他說“學校總是學校,就是要搞教學,領導要深入教學第一線,正確處理好德智體關係,理順教與學的關係,使學生學有所獲,學得輕鬆。”儘管有各種政治運動的干擾,堅定不移的抓教學不動搖。從1954年秋至1958年暑期四年間,學校聲譽遠播漢川鄰近幾個縣。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一手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廣交教師朋友,關心教師疾苦,業務上老帶新,搞小循環與踏步前進,培養了一支業務過硬的師資隊伍。

從1958年秋季起學校招收高中生,儘管經歷三年自然災害,1961年第一屆高中畢業生89%的考生進入重點高校,這是與他一貫的治校思想分不開,直到文化大革命開始,漢川二中一直享有名校聲譽。

林慎明同志抓教學不忘文娛體育活動的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文體活動的開展,活躍校園氣氛,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各種校隊都有特色,尤其是桌球隊,從1958年起,直至七十年代,馬口享有特色“桌球之鄉”的美譽,1973年9月,他代表湖北先進體育單位參加全國桌球會議,受到國家體委表彰。

1975年10月,林慎明同志帶著欣慰與依戀的心情離開他曾經用心血和汗水澆灌過的漢川二中這塊園圃,也帶走一屆又一屆漢川二中學子敬仰與懷念的綿綿深情。

蕭俊傑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1925年生,漢川市系馬口人,中共黨員。漢川縣第二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早年就讀於漢川簡易師範,解放後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高師函授中文系。1946年從事教育工作,歷任國小教導主任、校長、縣教研室主任、中學副校長、校長、縣教育局副局長,1982年借調至縣誌辦公室任主任,主持《漢川縣誌》編纂,任副編審。晚年從事老區教育研究,曾任湖北省地方志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湖北省老區教育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會理事,研究成果頗豐。

1957年春至1958年七月,1974—1976年,蕭俊傑同志先後兩度任漢川二中副校長、校長。1957年主持校務期間,正是五十年漢川二中最興旺也是最“多事”的時期,他繼承二中歷來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力排各種干擾,堅持以教學為主的原則不放鬆,儘管在大鳴大放大字報的政治背景下,在反右派鬥爭的政治漩渦中,學校教學秩序井然有序,無論政治風雲如何變幻,課堂教學還是處在平靜的港灣里。課餘、周末校園裡弦歌繞樑,操場競技激烈,文娛體育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使這段在校學子受到良好的素質冶煉,也給他們走出校園後留下美好的回憶。

待到1974年蕭俊傑同志二度出任漢川二中校長時,此時的二中已是滿目瘡痍。他憑著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在所謂的“反回潮”的政治大氣候下,不信邪,頂風上,針對學生中紀律鬆弛、盜竊、逃課等不良現象,果斷狠抓法治教育,整頓校園秩序,扭轉了學校混亂局面。在當時的背景下能出重拳治理學校,是要有高度責任心和敢於擔擔子的魄力的。

蕭俊傑同志為人耿直,作風民主,深入民眾,關心師生生活,主動家訪,深受師生敬重。

宮建非

1925年11月生,山東萊陽萬弟人,無黨派人士。1945年在膠東抗大學習,1947年入山東大學預科學習一年。1947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隨軍南下。

1958年1月,由湖北省交通廳科長職位調任漢川二中校長至“文革”期間。

宮建非同志作為一名黨外人士擔任校長,又正值講政治掛帥,講階級鬥爭的歷史年代,開展工作的難度可想而知,但他有主見,不隨風倒。主持學校工作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主的原則。從1958年到1966年7月這八九年的時間,力排各種運動干擾抓教學,與師生共同渡過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困難時期。在六十年代初的幾年裡,在二中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立下汗馬功勞。文革開始後,他受到衝擊,以後基本上“靠邊站”。1974年,調汈東職校工作,後調入漢川一中任教,直到離休。

劉大福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1934年9月生,漢陽縣(現蔡甸區)奓山鄉人,1953年2月孝感師範畢業後即到漢川工作,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1974年,1977—1980年先後兩度在漢川二中任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劉大福同志第一次來校主持工作正值文革期間,搞開門辦學,無章可循,他盡力維持學校日常工作。待到1972年鄧小平復出,學校工作重點才轉移到抓教學質量,他大刀闊斧整頓教學秩序,建立各項規章制度,使教學迅速走上正軌。

劉大福同志二度來校主持工作,已是文革以後恢復聯考的1977年。他不失時機地抓住教學這箇中心,抓升學率,調動教師積極性,組織教師自編全套聯考複習資料。大力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樹立尊師重教的風氣,為教師排憂解難,讓教師安心教學,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撰寫論文。改善學校硬體設施,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劉大福同志秉性剛直,敢作敢為。在撥亂反正中,態度鮮明,行動果斷,使漢川二中很快恢復元氣,在振興二中上作了許多實質性的工作,為二中開拓前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80年12月,劉大福同志調任漢川一中副校長。

嚴俊傑(1930.8—1997.6)

漢川市垌塚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80年12月至1984年調任漢川二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嚴俊傑同志在二中工作三年多的時間裡,為振興二中起了關鍵作用。他所領導的一套班子切實認真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生活上為教師排憂解難,政治上關心教師進步,業務上大力支持教師進修,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他工作作風民主,注重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同時注意協調外部關係,主動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對學校的領導,為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最佳化學校內外環境,取得了有力地支持。在他的任期內1982年和1983年漢川二中連續兩年被評為漢川縣先進單位。

鄧顯文

1937年7月生,漢川縣城隍鎮土城人,中共黨員,1963年華中師範學院數學系畢業。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湖北省中學數學學會會員。1984年4月—1990年2月任漢川二中校長。

鄧顯文同志在校任內六年多的時間裡,既發揮他教數學的專長,又表現出治校的才幹。他團結一班人,分工負責,制定一整套管理制度,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學目標管理力度,學校教學秩序井然有序。他工作細緻,事必躬親。深入課堂聽課,深入學生傾聽意見。抓勤工儉學搞創收,解決辦學經費不足的矛盾,為二中的興旺發達盡心盡力。

1990年2月鄧顯文同志調任漢川縣招生辦公室主任。

徐光榮(1950.11—2001.6)

漢川市馬口鎮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

1990年2月,由縣教委普教股股長調任漢川二中校長,1993年9月調任縣教委師訓股股長,後調任漢川衛校校長直至逝世。

徐光榮同志在任期間,為改善二中辦學條件,樹立二中形象作了大量工作。上任伊始,廣結善緣,大力協調學校與當地各部門及周邊鄰舍的關係,拆遷11戶民房,確定了內操場的範圍,解決外操場的產權紛爭,一舉建起了設施齊全的體育場;興建了一棟六層樓的教工宿舍,擴建臨街的門店。又通過45周年校慶大力宣傳二中辦學成就,贏得社會聲譽及廣大校友的大力支持。

徐光榮同志為人豁達大度,團結同志,尊重他人,放手讓領導班子成員大膽開展工作。各項工作步調一致,學校工作有條不紊。他注重獎掖後起之秀,不論資排輩,大膽起用青年教師,讓他們挑重擔,在教學實踐中迅速成長。他辦事果斷,嫉惡如仇,凡不利學校工作的事情,一概不為所容,即使是棘手的人事問題,也能快刀斬亂麻及時處理,頗有將帥風度。

王正國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1953年8月生,漢川縣丁集鄉人,中共黨員,武漢師範學院物理系本科畢業,中學物理高級教師,孝感市中學物理研究會會員。曾連續10餘年從事高中畢業班物理教學,教學成績顯著。1984年起任廟頭高中副校長、校長,1993年9月,調任漢川二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1994年當選為漢川市人大代表,1998年當選為孝感市第二次黨代會代表。1996年,1997年先後被評為孝感市、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

自1993年9月至1999年8月,王正國同志主持工作的六年間,進一步積極改造二中校容校貌,聯考上省線人數一年一個新台階,連年雄踞孝感全市同類學校之首,學校德育和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顯著,榮獲“孝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獎牌。他領導政教、教學、後勤三套班子都有明確的責任目標,協同作戰,步調一致,廉潔、勤政、高效,成為學校工作開拓前進的有力保障。他對學校工作不大包大攬,目標確定以後,放手讓各處室班組開展工作,愛護激發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彈鋼琴彈到點子上。同時大膽任用青年教師,把他們提拔到領導位置上,安排到把關的教學崗位上,在具體的工作與教學中培養了一批有作為的年輕幹部和青年骨幹教師,有力地推動學校目標工程的實施。更重要的是他為人正直,勤政敬業,率先垂範,在日常工作中令行禁止,所以,能把曾陷入困境的二中一步一步建設成具備示範學校條件的新型高級中學。

張遠來

1942年6月生,漢川市馬口鎮人,198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7月參加教育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學地理高級教師職稱,孝感市中學地理研究會會員。1986年10月由新堰高中調入漢川二中,先後任政教處主任、副校長、校長,2000年8月榮獲孝感市“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張遠來同志早年紮根漢川新堰湖區工作達25年。在擔任學校領導職務期間,不論職位高低總是任勞任怨,默默奉獻。首任漢川二中政教主任,在學生管理上作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為新時期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作了有益的探索。後來,無論是分管哪方面的工作都全身心投入。尤其是分管後勤基建工作近六年,徹底改變了學校的校容校貌,使二中成為袖珍型的花園學校。1999年9月任校長職務後更是身體力行,深入課堂、辦公室,親臨學生寢室、操場,與師生打成一片,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關心差生的進步。為營造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上花了不少精力,學校的綜合治理、聯考上省線人數連續兩年邁上新台階。

胡利紅

1966年10月生,漢川市廟頭鎮人,中共黨員。1989年湖北師範學院中文系本科畢業,文學學士,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榮獲漢川市享受政治津貼的專業拔尖人才,孝感市百名新世紀優秀青年人才,十佳專業技術人才,孝感市模範教師,湖北省優秀教師、中國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活動組織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被選為漢川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孝感市第三次黨代會代表。曾擔任九屆高三畢業班語文教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參編多部中語讀物,有關文章論文見諸省級以上刊物。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2001年秋擔任校長後,他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完整的現代教育塑造高素質的現代人的超前理念,創辦現代化、高水平的學校。他從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來興辦教育,上任伊始就制定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努力爭創漢川二中新品牌。從改變教育觀念入手抓隊伍建設,以低職高聘推進“名師工程”來激勵教師進取精神,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狠抓規範管理,以抓教學過程管理為主攻方向,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以“半封閉管理”為突破口,全面整治校園軟環境,樹立“崇德、向學、力行”的學風與校風;千方百計擴大辦學規模,提升學校檔次,以建一流設施的現代學校為目標,多方籌資建設四大功能區(教學區、體育運動區、教工小區、學生生活區),拓展了教學空間,先後興建了設備一流的科技實驗樓,環境幽雅、住房寬敞的教工小區及集賢樓,整修了體育場,改建起女生公寓樓和學生食堂,在全市高中率先建起校園區域網路、綠色學生網咖,及時地抓住高中發展的良好機遇。學校生源質量不斷最佳化,教育手段和方法逐步現代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完成了一個一般基礎教育向培育高素質高校後備生源的具有品牌效應的示範高中的轉變過程。2004年11月又制定了新一輪的三年規劃,要把學校建成學習型和具有完備的育人體制的現代化學校。學校自2001年9月獲“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的稱號後,接連榮獲“孝感市普通高中示範學校”和“湖北省文明單位”的殊榮,連續五年獲得“孝感市聯考綜合上線率領先學校(第一名)”獎牌。

教師風采

骨幹教師介紹

骨幹教師有泛指也有專稱。本欄目只收錄本校近幾年獲得漢川市和孝感市兩級授予“骨幹教師”稱號的教師。他們是:1999年12月評選的漢川市骨幹教師雷亨亮、黃俊傑、黃國武;2001年12月評選的孝感市學科帶頭人雷亨亮;2003年12月評選的漢川市骨幹教師黃喬新、楊全斌、謝承斌、謝愛萍、劉學全;2005年12月評選的孝感市骨幹教師黃喬新、許生紅、劉學全。他們中兼領導職務的前面已作簡介,這裡不再介紹。按榮獲此稱號年代先後為序,

黃國武,1970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中學化學一級教師。中國化學學會會員,孝感市化學學會會員。1999年12月被評為漢川市骨幹教師。2001年9月進校工作,在化學教學上勤於鑽研,勇於探索,教學效果好,教學論文在《數理化學習》雜誌上發表,多次榮獲漢川市優質課、優秀論文、三項全能一等獎,2005年11月獲孝感市優秀教案一等獎。

漢川市第二中學漢川市第二中學

劉學全,1969年11月出生,湖北廣水市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學生物一級教師,孝感市生物教學研究會會員。2001年9月進校工作,在學生物教學上吃透教材,厚積薄發,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教學研究,發表多篇高水平的教學論文,曾榮獲省市以至國家級論文獎項,指導學生參加生物競賽,榮獲省級優秀指導教師獎,於2003年12月和2005年12月先後被評為漢川市骨幹教師、孝感市骨幹教師。

楊全斌,1970年10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英語一級教師。1991年9月進校工作,在英語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注重積累,強化口語訓練,高三英語教學成績突出,多次榮獲聯考優勝學科獎勵,榮獲聯考優秀學科教師稱號,2003年12月被評為漢川市骨幹教師。

謝承斌,1968年12月出生,1992年中南民族學院數學系畢業,學士學位,孝感市數學學會會員。1992年—2004年7月在校工作,在教學上,精於探索,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教法靈活,受學生歡迎,發表教學論文多篇,其中《談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獲湖北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多次被評為漢川市優秀學科教師,2002年榮獲湖北省優秀中學數學教師稱號,2003年12月被評為漢川市骨幹教師。

謝愛萍,女,1969年11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化學二級教師。1997年9月進校工作,在化學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教學成績顯著,有關教學論文獲孝感市二等獎,在優質課競賽中獲孝感市二等獎,2003年12月被評漢川市骨幹教師。

許生紅,1970年10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數學教師。1998年9月進校工作,在數學教學中善於啟迪學生思維,教學成績顯著,注重教學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教法靈活,曾榮獲市級“三項全能”獎和優秀教案一等獎,教學論文交流獲省級獎項,於2005年12月被評為孝感市骨幹教師。

硬體設施

漢川市第二中學於1954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1985年改為現名。經過63年的發展。2007年經教育部評定為教學水平優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22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近600人。

學校占地面積2383畝。現有校舍建築面積38.7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9140萬元。校圖書館藏書260多萬冊,建有廣東省高校經濟、管理、法學數位化教育教學資源分中心。

師資力量

漢川市第二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結構合理而又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近1000人,其中正高職稱160多人、副高職稱310多人,博士和在讀博士教師280多人、碩士教師480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還聘請了118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教育教學

漢川市第二中學教育主題會議

學校以跨專業綜合實驗教學、校內仿真實習和校內創新創業實踐為主要著力點,不斷深化實驗實踐教學改革,經管類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取得顯著成效,形成鮮明的教學特色。2005年,我校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6年,該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全國第一批兩個經管類國家級示範中心之一;2007年,教育部在該中心召開經濟與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現場觀摩會。

濃郁的學術氛圍,良好的教育教學質量,保證了專業基礎厚、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複合型高等專門人才的培養。近三年來,研究生科研立項38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82篇,在全國、全省科技作品、創業計畫、數學建模、英語辯論、文藝體育等各類競賽活動中屢獲殊榮。

學校高度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先後與世界各地3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關係,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管理等方面開展實質性的交流與合作。

新世紀、新階段,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現代化、國際化的進程中,秉承“厚德、勵學、篤行、拓新”的校訓,積極實踐“人才立校、學術強校、服務興校、特色優校”的辦學理念,按照“規模適度,結構最佳化,提高質量,增強效益”的工作方針,朝著建設高水平教學研究轉變的目標邁進,為廣東和華南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