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韻文

漢字韻文

《漢字韻文》是本人學習和研究漢字十餘年的結晶,全書分上下兩冊,上冊收錄漢字3728個,其中一級漢字3500個,二級漢字228個。下冊收錄漢字6560個,其中一級漢字3500個,二級漢字2997個,二級以外的漢字63個。上下兩冊均由序言、文化、藝術、建築、經濟、政治、軍事、歷史、犯罪、司法、天文、地理、倫理、心理、祈禱、服飾、嫁娶、生理、疾病、喪葬、冶煉、化學、玉石、器物、行動、農耕、植物、動物、烹飪、姓名、語助等31個部分組成。是目前唯一能包含所有的常用漢字,無遺漏、無重複、獨一無二、全文押韻的啟蒙識字課文。《漢字韻文》每冊內容由三部分組成。

學貴有恆莫浮澡 勤學好問值千金

——記《漢字韻文》與中國古今識字教材的分析比較

一、十年窗下解經書是《漢字韻文》的寫照

第一部分是《漢字韻文》的識字課本。即:

漢字組成 甲骨象形 點折撇捺 彎勾豎橫

逐漸演變 楷隸宋行 部首偏旁 最終確定

茶餘飯後 閱讀識認 沒有重複 老少適應

第二部分是《漢字韻文》的簡釋注音。即:

漢字韻文 漢字韻文

其獨創的簡釋注音,使漢字的音、形、義達到有機結合,對學習漢字者起到了無師自通的效果,通過一個漢字對另一漢字的讀音佐證,相當於簡版字典,對未學漢語拼音的人,可以從下角的中文注音來識字,懂得漢語拼音的人可直接拼音讀字,並能基本了解該漢字的本意。

第三部分是《漢字韻文》的詮釋。

它對漢字學習是一種補充,加深對漢字音、形、義的進一步理解,提高套用漢語的基本技能。

二、博古厚今千錘鍊是《漢字韻文》的特點

《漢字韻文》的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包含目前中國一二級的全部漢字;二是全文不重複,無遺漏;三是全文無錯別字組詞造句;四是全文通篇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上冊以形為單韻組詞,下冊以象形二韻進行造句。

以上四點的其中任何一點,都是目前中國古今所有識字教材無法達到的高度和難度。《漢字韻文》是集識字、組詞、習韻、正音、學知、明理、長智於一身。是詞藻高雅、通俗易懂、健康向上、文情並茂、韻律考究、通篇韻語的識字課文。

確實達到了 “此書傳後世,句句必精讀”的效果。

三、集字成文識漢字是《漢字韻文》的作用

中國漢字是由殷商象形篆書經唐朝楷化,到新中國的繁體改簡,形成了今天的意音文字。它載負著華夏文化的傳承,是中華民族的命脈和靈魂,具有傳承性、簡明性、適應性和藝術性,是任何文字都無法替代的最美文字。但是,漢字難學是有目共睹的,現在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小學生,花了近三千課時學習漢字和語言,卻幾乎離不開漢語拼音,只要離開漢語拼音和範文,就存在許多音錯字別。其主要原因是識字課文的新字太少,重複字太多,給學生學習漢字和語言增添了具大的工作量。以至於學生離開了漢語拼音和字典就很容易發生讀寫錯誤。就連教授和領導也在所難免地將“糧食千石”(擔)讀成“糧食千石”(十),“領導蒞(歷)臨”讀成“領導蒞(位)臨”,“安徽亳(駁)州”讀成“安徽亳(毫)州”。

《漢字韻文》的作用就是要以最少的時間去認識最多的漢字,讓讀者全面系統地掌握中國的常用漢字,為華夏文化的傳承和中國的富強而承擔應有的責任。《漢字韻文》上冊適應初學漢字人群或中小學生,下冊適應具有一定漢字基礎的高中生或大學生。該書一旦得到推廣與套用,可以極大地節約學生學習中國漢字的時間,使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科學知識,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發奮。同時《漢字韻文》還是很好的學前教育、家庭老少樂、外國人學中文、孔子學院、外國華人學習漢語和各種漢語培訓機構的最佳識字課本。

四、知己知彼集廣益是《漢字韻文》的源泉

為了中國漢字的普及與推廣,自西漢以來,中國許多有識之士,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先後創作出了《急就篇》、《四字雜言》、《千字文》、《蒙求》、《三字經》、《百家姓》、《日用俗字》、《龍文鞭影》、《幼學瓊林》、《弟子規》、《國小韻語》、《今古賢文》、《中華字經》等各種識字教材。這些識字教材對中國漢字的推廣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

一是重複字太多,常用字太少。有的重複字超過60%,而常用字少的只占7%,多的也不超過25%。這樣就不能用最少篇幅去學習更多的漢字。如較好的《龍文鞭影》全書共有收錄漢字4240個,其中重複字就達2552個,重複率占60%。

二是語澀拗口,詞句不押韻。目前所有識字教材的韻律,基本上是以象韻組詞造句。但象韻的漢字約占常用漢字的3%。要想達到通篇押韻,韻字至少要占全部課文的12%以上,否則無法滿足識字教材全文押韻的基本要求。所以現有的漢字識字教材有韻律的只占

20%多一點,餘下的近80%是亂韻或無韻,讀起來語澀拗口,組詞不順暢連貫,造句不整齊押韻,平仄不對仗上口,文章無條理難記憶。就是最好的《千字文》也只有前面的52句是以象韻組詞,後面以聖、規、逸、植、里、條為韻律。如《中華字經》的“ 篤錄甚很、紊奏蕪鄙、暇疵兌玷、吝嗇闡惜、鶩窩暖禽、晦朔旺汐”。

三是詞源不豐富,錯字組詞多。由於在創作前期,這些教材的作者可能受時間或環境等因素的制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海量辭彙。因此在創作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用詞匱乏,導致用錯別字和重複字組詞造句,其結果是詞句歸類極不協調,無法達到章法有序,造成前言不達後語,形成一種生字表的感覺。如《愛我中華識字歌》全文收錄漢字1816個,其中用錯字組詞就達414個,作為識字教材的範文,對學習漢字是極為不利的。如: “剖錯則醒 捐嫌拋隙 報仇升冤 去侮記恥 掙賺付稅 傑績希盼”。

四是辭藻不高雅,內容不健康。由於過去編寫創作識字教材的作者多受儒家思想影響,深感皇恩浩蕩,受三綱五常封建倫理的束縛,使“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的東西太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有傷民族感情以及對婦女的歧視,不利民族團結和婦女兒童的身心健康。如《國小韻語》的“ 居喪不娶、吉凶異轍、同姓不婚、所以厚別、不幸夫喪、守節勿墜、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附一 中國古今識字教材分析簡表

書 名 作 者 字 數 % %
三級字
漢字韻文上 冊 現代 朱四發 3728 3500 228 0 0 0 0 57.4 1
漢字韻文下 冊 現代 朱四發 6560 3500 2997 63 0 0 0 100 2
急 就 篇 漢代 史 游 2135 1217 280 48 138 448 21.1 23.0 14
蒙 求 唐朝 李 翰 2384 1053 206 23 15 1087 46.0 19.3 14
三 字 經 南宋 眾 人 1140 498 31 1 1 609 53.4 8.1 10
百 家 姓 北宋 儒 生 568 396 96 4 0 72 12.7 7.5 5
千 字 文 南朝 周興嗣 1000 891 92 8 4 5 0.5 15.1 6
新千字文 現代 高占祥 趙 缺 1000 908 90 2 0 0 0 15.4 8
龍文鞭影 蕭良有 李恩綬 4240 1365 288 20 15 2552 60.0 25.4 14
國小韻語 清晚 羅澤南 2880 1336 95 18 9 1442 50.0 22.0 14
弟 子 規 清朝 李毓秀 1168 480 18 0 1 669 57.2 7.6 14
中華字經 現代 郭保華 3984 3450 498 12 0 24 0.6 60.8 14
愛我中華識字歌 現代 張廣照 1816 1722 6 0 0 88 5.0 26.6 14

以上是本人的拙淺分析,有不到之處,懇請批評斧正。

《漢字韻文》作者朱四發於武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