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圖書館

漢壽縣圖書館

漢壽縣圖書館,始建於20年代初期,館址在縣城南側“敬惜堂”,創辦人是本縣名士易家鉞。館名為“漢壽民眾教育館”,1951年改為漢壽縣文化圖書室。文化大革命期間,圖書室封閉,書刊全部散失。1974年恢復“漢壽縣文化館圖書室”,重新對外開放。1983年12月,該館新館落成。

沿革

該館始建於20年代初期,館址在縣城南側“敬惜堂”,創辦人是本縣名士易家鉞。館名為“漢壽民眾教育館”,1951年改為漢壽縣文化圖書室。文化大革命期間,圖書室封閉,書刊全部散失。1972年文化館恢復,相繼開始採購書刊,1974年恢復“漢壽縣文化館圖書室”,重新對外開放。1978年8月漢壽縣革命委員會決定成立“漢壽縣圖書館”,1980年元月經湖南省文化局批准建館,同年5月正式同文化館分署辦公。1983年12月,該館新館落成。

藏書

該館根據本地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積極採購書刊。從1980年的2萬餘冊,到現在藏書6萬餘冊,除圖書、報刊外,還入藏有地圖、照片、錄相帶、錄音帶、字畫卷以及大量地方文獻資料。
藏書以社科為主占 71%,同時注重農業、科技、輕工、紡織和地方文獻的典藏,占 29%。

借閱

1.圖書外借。該館現有持證讀者4000人,1980—1990年平均外借書刊35000冊次/年;1991年一1998年平均外借書刊42000冊次/年。
2.圖書閱覽。為了提高書刊利用率,該館實行全開架與半開架閱覽方式。1981年一1989年圖書閱覽平均達45000 人次/年;1990—1998年圖書閱覽平均達38000人次/年。

活動與服務

1.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為該館最具特色的工作。自80年代開始,組織各類大、中型紅讀活動達500多場次,參加人數達60多萬人。因工作成績顯著,1982年12月,該館出席了全國少年兒童圖書館(室)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1983年3月,該館被評為全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室)先進單位;1984年6月5 日~11日,全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室)閱讀輔導工作專題研討會在漢壽召開;1986年10月,該館在全省“理想、信念、攀登”讀書大獎賽中獲組織獎;1987年11月,在全省“點燃理想之火”讀書大獎賽中,獲“先進輔導集體”;1993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團中央等單位評為10年“紅讀活動先進單位”稱號。
2.為“星火計畫”服務。跟蹤服務蘆科所“南獲大、中面積開發”項目,獲省“星火計畫”二等獎;跟蹤縣特種水產研究所“牛蛙餌料動態模擬機”項目,獲省“星火計畫”三等獎;跟蹤縣冶煉廠“廢鋁回收技術”獲省“星火計畫”鼓勵獎。
3.為各行業服務。自80年代以來,該館為各類型重點讀者提供書刊累計16000餘冊,使一批愛好文學的讀者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醫務人員所研究的“水銀止癢粉”、“疥瘡一掃光”經有關部門鑑定,治癒率達 95%;一批養殖、種植專業戶利用科技知識,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戶。

基層圖書館網

該館非常重視基層圖書館(室)網路建設,狠抓基層圖書館(室)業務人員業務培訓,自80年代以來,該館採取集中培訓與上門培訓等方式,累計培訓業務骨幹200多人;編寫了《工具書聯合目錄》;建立了以縣圖書館為“龍頭”,由鄉鎮圖書館(室)、廠礦企事業圖書館(室)、中國小圖書館(室)三大分支系統的圖書館網路,圖書總藏量達50萬冊。
十幾年來,由於該館人員愛崗敬業,勤奮工作,積極拼博1984年至1994年連續五年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文明圖書館”。1994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二級圖書館”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