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俑

漢代俑

漢代俑的質料以陶質為多,但江南仍多流行木俑。有少數石質或金風俑出土。西漢時期,帝後陵墓附近的叢葬坑和陪葬墓,出土有數量較多的陶俑,均為模製,上施彩繪。形體比秦俑小,造型則較為生動。西安任家坡漢陵叢葬坑中出土的陶俑,都是侍女形象,或坐成立,衣著艷麗,體態端莊,立俑高50厘米左右,坐俑高35厘米左右。

鹹陽楊家灣漢墓

陽陵出土 塑衣式彩繪男立俑 陽陵出土 塑衣式彩繪男立俑
陽陵出土 塑衣式彩繪跽坐女俑 陽陵出土 塑衣式彩繪跽坐女俑

出土陶俑近300個,主要模擬當時的步、騎兵和戰車兵形象。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l號和3號墓有大量木俑出土。 l號墓出土木俑達260多個,多為家內女侍僕,還有歌舞俑和樂隊,一般是雕出輪廓後,再彩繪出眉目衣飾細部。也有一些侍女和歌舞木俑,僅頭部雕刻精細,身軀不加雕飾,穿有各種絲織品制的衣服,頗為華美。東漢時期,陶俑繼紋流行於中原和關中一帶,造型較西漢時期更為生動。

洛陽東漢墓

多出土各種庖廚,侍僕和樂舞百戲俑,特別是樂舞百戲俑,形體較小,姿態傳神,舞姿優美,是古代雕塑藝術精品。東漢末年隨葬陶俑出現武裝部曲的形象,還有高大的樓櫓塢堡模型,陝西三門峽,“東漢墓土”不少精工製作的綠釉陶樓,樓上樓下都布置著武裝部曲俑,手持強弩,控弦欲射。四川的東漢墓中,有在水田模型中穿短衣或亦膊、赤足勞作的陶俑。還有一些赤膊大腹的小鼓說唱俑,形象極為生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