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附子

漢中附子

秦巴山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動植物資源庫和中藥庫,具有豐富的天然中藥材生物 資源。陝西省漢中市是中國傳統的特色和優勢中藥材——附子的原產地、主產地,被歷代中藥界內人士稱之為“中國附子之鄉”.

簡介

秦巴山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動植物資源庫和中藥庫,具有豐富的天然中藥材生物
圖1漢中特產:附子
圖1 漢中特產:附子圖1 漢中特產:附子

[1]資源。陝西省漢中市是中國傳統的特色和優勢中藥材——附子的原產地、主產地,被歷代中藥界內人士稱之為“中國附子之鄉”,附子主要含烏頭鹼、次烏頭鹼、烏頭胺、中烏頭鹼等20多種成分,可用於醫藥、化工、軍科、生態農藥等行業,藥理作用用於鎮痛、強心、增強免疫力等,主治癌症疼痛,心衰,免疫力低下等。
據有關資料顯示,漢中年產鮮附子6000餘噸,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5%。主要出口到韓國和日本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年出口量約為500噸,創匯400萬美元,在國際上有良好的聲譽。2009年,陝西“漢中附子”獲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

產地範圍

漢中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陝西省漢中市人民政府《關於劃定漢中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漢政函〔2008〕36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陝西省漢中市南鄭縣、勉縣、城固縣、洋縣、西鄉縣、寧強縣、漢台區等7個縣區所轄行政區域。[3]

專用標誌使用

漢中附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漢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3]

技術要求

(一)種源。
毛茛科烏頭屬烏頭種的老鴉嘴、和尚頭兩個栽培類型。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600m至1800m,耕作土層≥20cm,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1.3%,pH值6至8。
(三)栽培技術。
1、種苗培育:苗圃地海拔1200m至1800m,採用子根繁殖,子根直徑≥2cm。
2、種植:種植地海拔600m至1200m,連作不能超過兩年,每年11月中旬(冬至前)栽種,種植密度每公頃不能超過25萬株。
3、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公頃每年施有機肥≥30噸。
4、田間管理:4月上旬(清明節前後)進行第1次修根,除去劣勢子根,保留健壯子根1至2個。4月中旬,第2次修根和追肥,當植株生長到12片至13片葉片時,及時摘除頂芽。1周后,及時摘除莖節的腋芽。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期。
採收期為7月20日到8月20日。
(五)加工。
採用傳統炮製工藝加工。
1、白附片: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泥附子質量要求是每公斤≤24頭,浸入食用膽巴水溶液中7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3日,取出蒸透烘乾,檢驗包裝入庫。
2、黑順片:取泥附子,泥附子質量要求是每公斤≤78頭浸入食用膽巴水溶液中7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3日,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乾,檢驗包裝入庫。
3、炮附片:取片厚0.3cm至0.5cm附片,用沙燙至鼓起並微變色,沙溫180℃至450℃,檢驗包裝入庫。
4、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至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片0.3cm至0.5cm烘乾,檢驗包裝入庫。[3]

質量特色

1、感官要求:
(1)白附片:無外皮,切面呈黃白色,表面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
(2)黑順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暗紅色,表面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
(3)炮附片:外皮黑褐色,切面呈淡黃色,呈半透明狀。
(4)淡附片:為黑褐色,斷面呈角質化裂口。
2、理化指標:
品名 指標
總生物鹼含量 烏頭鹼 水分
白附片 0.08%至0.12% ≤0.02% ≤13%
黑順片 0.10%至0.15% ≤0.02% ≤13%
炮附片 0.10%至0.15% ≤0.02% ≤13%
淡附片 0.08%至0.12% ≤0.02% ≤13%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3]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