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渡鎮

漁渡鎮位於鎮巴縣南部。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面積149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王家壩居委會和街上、紅旗、楊家溝、喻家溝、長灘河、小寨、白草、花果、大河口、九家澽、槐樹壩、中河、分水、魚池、范長壩、潭家溝、永久、三坪、三壩19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概況

漁渡鎮位於鎮巴縣南部。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漁渡壩街,距縣城36千米。210國道、310省道公路過境。

沿革

三國蜀漢南鄉縣治今紅旗村馬家灣。1950年設老關廟鄉,1961年建漁渡公社,1966年改赤心公社,1971年復稱漁渡公社,1984年設鎮。1996年,面積149平方千米,人口1.4萬人,轄王家壩居委會和街上、紅旗、楊家溝、喻家溝、長灘河、小寨、白草、花果、大河口、九家澽、槐樹壩、中河、分水、魚池、范長壩、潭家溝、永久、三坪、三壩19個行政村。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610728101
~002 122漁渡壩社區
~200 121紅旗村
~203 220花果村
~204 220楊家溝村
~207 220長灘河村
~208 122九家榜村
~210 220小寨村
~213 220魚池村
~217 220永久村
~220 220元壩村
~221 220東王廟村

現狀

漁渡鎮距縣城30公里,210國道縱貫全境,是出陝入川的重要門戶。全鎮總面積154.9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 1個居委會,105個村民小組,3893戶14194人。有耕地14504畝,其中水田3791畝,屬典型的農業大鎮,是全省的新農村建設“百鎮十村”示範鎮。
漁渡鎮歷史悠久,公元221年,即三國蜀漢章武元年,析成固縣南部置南鄉縣,轄今鎮巴、西鄉兩縣地,縣城設在漁渡鎮歸仁山。現距今有近1800年的歷史。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狠抓發展這個主題,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和城鎮經濟,鎮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村經濟以產業結構調整為重點,緊緊圍繞“、茶、果、藥、和勞務”六大產業,不斷增加投入,最佳化服務,產業結構調整呈現出總量擴張、效益提升、農民增收明顯的良好局面。
城鎮經濟以集鎮建設為突破口,推進鎮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幾年來,共投入資金480萬元用於集鎮建設。硬化了集鎮路面,建成3個花園、1個占地15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以及1個汽車站。多年來,共吸納民間資本2500餘萬元,購地建房30000餘平方米,已有7家單位113戶居民入住集鎮新區,先後有四川、達州、萬源、重慶、浙江等客商在集鎮落戶。先後被漢中市政府授予“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 ”榮譽稱號,被省建設廳授予2006年度“小城鎮規劃建設示範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