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叉

漁叉

漁叉是漁具的一種,也作魚叉,一種從原始部落就開始使用的生產工具,用於捕魚。由叉刺、叉柄兩部分組成。叉刺鐵質.一般有3個齒,也有多於3個齒的,齒長3—5厘米,打磨鋒利。叉刺背中部有孔可安裝手柄,柄長約1.5米,捕魚時用手操縱叉柄,以叉齒刺向水中的魚 。

簡介

漁叉 yúchā

[fish spear] 魚叉

漁具。頭上有尖刺,用來刺魚。也作魚叉

清 王又曾 《題林良九鷺圖》詩:“漁叉不響欸乃空,忽下前灘幾堆雪。”

漁叉 漁叉

特點與使用

漁叉叉為鐵鍛打,計5叉,中叉垂直,長10—20厘米;左右兩側各兩叉.向內呈孤狀。叉尖尖銳,有倒刺。以竹桿作叉柄,長4米左右。

叉魚一般在晚上進行,由2—3人配合作業,其中有叉手、有照明的、有划船的,最先的照明器具是“火斗”,即把松脂柴放在火斗里燃燒,之後逐步由電筒、礦燈、蓄電池等代替。

叉魚以無風浪、無月光的天氣為最好。叉魚水域的水包要清。叉魚時,划船沿著庫邊前進,儘量不要發出聲響,叉手在船首,從發現到叉住魚往往是在幾秒種之內完成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