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十卷,清蔣維介、莊愈等編,榮德譯,清宣統元年(1909年)內府滿蒙漢合璧寫本。此書為清末民初內蒙古哲里木盟各旗蒙古族學校所使用的初級教科書,也是清代最晚的一部滿蒙文書。

基本信息

簡介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十卷。清蔣維介、莊愈等編,榮德譯,清宣統元年(1909年)內府滿蒙漢合璧寫本。正文半頁9行,滿蒙漢文各3行,每行字數不等,白口,版心上有漢文書名、冊次、頁碼、單魚尾等項,四周雙欄。版框23.4cm×16.9cm。10冊2函,線裝。

正文前冠宣統元年撰滿蒙漢文三體合璧序文四篇:第一篇為清末欽差大臣、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錫良撰;第二篇為奉天巡撫程德全撰;第三篇是故以蒙文學堂名譽監督前蒙古協領、東三省蒙務局協領榮德撰;第四篇為“國文教科書原敘”。第一冊最後有李懋春撰“跋文”。

此書為清末民初內蒙古哲里木盟各旗蒙古族學校所使用的初級教科書,也是清代最晚的一部滿蒙文書。

振興文化教育是治國之本,清廷自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改書院,設學校”的新政策。為改革全國以及蒙古地區的教育體制,頒布了《欽定蒙古學堂章程》等新的教育法令,在內外蒙古各旗普及學校教育,規定蒙古人可以與漢人一樣學習文化。清末最後10年,在“廢科舉,興學校”的影響之下,蒙古地區出現了“蒙旗興學”的熱潮。雖然各盟相繼興辦起一些學堂和書院等新的教育設施,卻普遍存在教師缺乏、無教科書等現象。當時奉天提學張鶴齡聘請榮德為學堂教師,並委託他編纂教科書。榮德精通滿蒙文,他認為以往的舊譯本教材早已落後於時代,決定以《欽定滿漢合璧四書五經》為藍本,翻譯蔣維介等編的《國文教科書》,並與李懋春共同研究審定各種名詞術語等。經過2年編撰成《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此教科書涉及面較廣,包括天文、地理、歷史、軍事、道德、教育、衣食住行、醫療衛生、生理化學、動植物、礦產、工業、農業、商業、經濟、書信、帳簿、契約、錢幣、遊戲、歌曲等內容。除第一冊外,第二至十冊前均附有目錄。每冊設60課,課程內容從名詞、數詞、詞組到單句、短語、短文等由易至難編排。第二冊第60課為“放假歌”,第八冊後面附“契約議據式”、“契約關約式”等共10條,以供初學者學習使用。

該書另有清宣統元年蒙務局石印本,李純如書店印本,民國元年(1912年)鉛印本和奉天都督府抄本。《中國蒙古文古籍總目》、《全國蒙古文古舊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世界滿文圖書聯合目錄》等書著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