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出性盤狀及苔蘚樣皮炎

發病可能與精神因素和自身過敏有關.病程長,可自行緩解,但易反覆發作。 病程較長,可自行緩解,但會反覆發作。 早期損害無糜爛滲液者,可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或軟膏、焦油製劑軟膏。

概述

滲出性盤狀苔蘚樣皮炎又稱SulzbergerGarbe綜合徵,由Sulzberger和Garbe首先於1937年綜合報導。發病可能與精神因素和自身過敏有關.病程長,可自行緩解,但易反覆發作。

描述

本病是Sulzberger和Garbe於1937年首先報導的一種心身性疾病,故又稱Sulzberger-Garbe綜合徵,或稱“Oid-Oid”病。為罕見疾病,男性猶太血統人相對多見。常見於40~60歲的中年或老年人,也偶見於青少年。

原因

不明。有人認為精神因素與發病有密切關係,也有人認為自身過敏是本病的發病因素。

病理生理變化

表皮顯示點狀角化不全,棘細胞層增厚及海綿形成,表皮嵴增寬和延長。真皮水腫及小動脈擴張,管壁增厚和內膜核腫脹,血管周圍有大量的漿細胞、中性粒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症狀體徵

突然發病。損害多先自陰莖或陰囊開始,亦有先從面部特別是鼻樑處開始者。早期損害為圓形或卵圓形的紅色斑塊,境界清楚,邊緣微高起,略呈盤狀,水腫明顯。進而表面變為扁平,甚至個別病例的損害表面隆起,呈半球形浸潤性損害。隨後皮疹可迅速蔓延至胸部、腋窩及腹部等處,有輕度糜爛、滲液、結痂及鱗屑,呈濕疹樣改變,但無明顯水皰。不典型損害會出現泛發性苔蘚樣變的斑片,或較密集的毛囊性和非毛囊性雞皮疙瘩樣粟粒大的扁平丘疹,亦可伴有紫斑或小風團。病程較長,可自行緩解,但會反覆發作。常有自限性,數月至數年後終將自愈。
自覺症狀有劇烈瘙癢,甚至難以忍受,尤以夜間為甚。在損害出現之前或在損害發生的過程中常發生精神異常。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可輕度增高。

診斷檢查

本病需與皰疹樣皮炎、皮膚真菌疹、濕疹及急性接觸性皮炎鑑別。本病一般無水皰及真性皰疹樣損害。Sulzberger強調陰莖部損害的存在可作為本病診斷的標準之一。

治療方案

有精神症狀時,可給氯普噻噸、多塞平及地西泮等鎮靜安定藥。抗過敏與抗組胺類藥物常被使用,磺胺吡啶、丙酸睪酮及環庚二烯等藥物均有一定療效。損害廣泛與瘙癢劇烈者,需用皮質類固醇治療。
早期損害無糜爛滲液者,可外用皮質類固醇霜劑或軟膏、焦油製劑軟膏。有鱗屑、結痂或滲液時,可用高錳酸鉀溶液藥浴或澱粉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