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蓉高速鐵路

滬蓉高速鐵路

滬蓉高速鐵路,又稱滬漢蓉高速鐵路、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滬漢蓉客運專線,是貫穿中國東、西部的大動脈,由上海出發,途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特大城市,至四川成都,全長2078km ,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中的最長的“一橫” ,於2013年底全線建成通車。

簡介

全線走向圖全線走向圖

全線走向圖

滬蓉高速鐵路滬蓉高速鐵路

滬蓉高速鐵路,亦稱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是我國一條興建中的高速鐵路,全長2078公里,由上海出發,途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城市,直達成都,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0公里,全線行車時間約10小時。該線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中的最長的"一橫",橫跨中國東西部,貫穿華東、華中和西南三域,於2011年11月初全部建成啟用。

上海-南京段

玄武湖畔的南京站玄武湖畔的南京站

玄武湖畔的南京站

此段為滬寧城際鐵路。

此段與新建的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和既有的京滬鐵路滬寧段共線。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將主要分流滬漢蓉鐵路的高速動車組;既有京滬鐵路滬寧段將分流其普通客運列車和貨運列車。 京滬高鐵和滬漢蓉共用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

南京-合肥段

合肥站合肥站

合肥站

此段為合寧鐵路。

合寧鐵路自合肥樞紐引出,沿合寧高速公路,向東經合肥肥東縣、巢湖市、全椒縣至江蘇省南京市,跨越安徽、江蘇兩省四市四區,全線建築總長度166公里,其中安徽境內119公里,全線總投資44億,為國家I級雙線電氣化鐵路。2005年7月開工建設,設計旅客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200公里,並預留時速250公里的條件;貨車最高運行時速120公里。已於2008年4月18日開通運營,8月1日開行了動車組列車。

合肥-武漢段

美麗的歐式火車站,漢口車站美麗的歐式火車站,漢口車站

美麗的歐式火車站,漢口車站

此段為合武鐵路。

合武鐵路全長359公里,為國家Ⅰ級雙線電氣化鐵路,2005年10月開工建設,設計最高時速200公里,是中國第一條設計時速超過200公里,完全按客運專線配置設計的客貨共線鐵路,並預留時速250公里條件和350公里時速通行條件。總投資達160億元。合武鐵路東起合肥,經六安、麻城、紅安,西至漢口火車站,與武漢-重慶-成都鐵路相銜接。地處滬漢蓉快速通道的中心地帶,是撐起滬漢蓉鐵路脊樑的關鍵組成部分。全線於2008年9月20日鋪通,2009年4月1日正式開通客運。

宜昌-重慶段

此段由宜萬鐵路(宜昌至利川段)和渝利鐵路(利川至重慶段)共同組成。

宜萬鐵路

宜昌至萬州鐵路(簡稱宜萬鐵路)東起鴉宜鐵路花艷站,西止達萬鐵路萬州 宜萬鐵路宜昌長江大橋站,途經湖北省宜昌市、恩施州和重慶市萬州區,全長376.99KM。為國家Ⅰ級幹線電氣化鐵路。其中正線橋隧總長278.82K同,占線路總長74%。2004年1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發改投資75號文正式批准開工建設。2006年9月15日,國家批准宜萬鐵路複線建設,宜昌東站至利川涼霧段一次建成雙線電氣化鐵路,全 宜萬鐵路萬州長江大橋長228.4公里。設計開通時速宜昌至涼霧段為160公里、涼霧至萬州段為120公里。歷經七年建設的宜萬鐵路,於2010年12月22日舉行通車運營儀式,23日正式開通客運列車。

渝利鐵路

重慶北站重慶北站

重慶北站

渝利鐵路全長244.269公里,設計為國鐵Ⅰ級幹線,雙線,電力牽引,時速200公里,建設總工期4年,在恩施州境內長約28公里。渝利鐵路西起重慶北站,途經涪陵、豐都、石柱,在利川涼霧車站與宜萬鐵路接軌,是構成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已批准新建重慶至利川鐵路立項。2008年12月29日全線開工建設,預計2013年建成通車,屆時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將全線貫通運營。

重慶-成都段

此段由遂渝鐵路(重慶至遂寧段)和達成鐵路(遂寧至成都段)共同組成。

遂渝鐵路

遂渝鐵路是中國西部首條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00

遂渝鐵路遂渝鐵路

遂渝鐵路(重慶段)穿梭在崇山峻岭中

公里,全長114公里,總投資49.25億元。按國家Ⅰ級鐵路幹線標準建造,全線為電氣化牽引,正線為單線並預留雙線條件。遂渝鐵路西起既有的達成鐵路遂寧站,途經四川省遂寧市和重慶市潼南縣、合川區、北碚區等地,東至襄渝鐵路的北碚站,接入重慶鐵路樞紐。遂渝鐵路2003年2月25日開工建設,2005年4月23日全線貫通。2006年5月1日,隨著N880次首趟成渝城際快速列車駛上遂渝鐵路,遂渝鐵路正式宣布開通客運。遂渝鐵路二線於2009年1月18日開工建設,總投資48.18億元,全長131.166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260公里,建設總工期為3年,起於遂寧市,止於重慶市,在遂寧接入改擴建完成的達成鐵路,與既有遂渝鐵路基本等高並行。

達成鐵路

此段原為普通單線鐵路,全長198公里,2005年初開始改造。遂寧至成都段,由於是成渝快速客運通道和滬漢蓉鐵路大通道的共線部分,採用三線格局。新建雙線電氣化鐵路速度目標值為200公里/小時,以客運為主,設計近期開行客車74對,遠期130對;既有線進行電氣化改造,以貨運為主,上行貨流密度設計近期1240萬噸,遠期1880萬噸;下行貨流密度設計近期1390萬噸,遠期1980萬噸。達成鐵路於2009年7月7日完成電氣化改造和複線建設。

線路影響

中國高鐵“四縱四橫”鐵路網中國高鐵“四縱四橫”鐵路網

連線長江上中下游六大都市(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的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已分段開工建設,計畫在2012年全線建成。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的建成,將填補中國隴海和浙贛之間700公里無橫向鐵路的空白,與隴海線、京廣線、京九線共同構成我國鐵路幹線的十字型網路,並與縱向七條跨長江鐵路和沿海鐵路、川藏鐵路接軌,大大提高中國鐵路的靈活性。

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形成後,將成為溝通川渝地區與中南、華東地區之間最重要和最便捷的運輸通道。川渝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但資源豐富,是我國實施西部開發的主要地區之一;中南、華東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尤其是華東地區,具有資金、技術、人才資源豐富的優勢。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可將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地區與經濟發展較快的華中地區、人口稠密的成渝地區緊密聯繫起來,有利於東中西部資本、技術、人力資源跨區域快速流動,加強東中西地區之間資源優勢互補,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推動西部大開發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

將來中國高鐵將形成“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以及幾個重要路段客運專線。2020年前,一個連線所有省會和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復蓋全國90%以上人口,總規模5萬公里以上的快速鐵路客運網路,就將在中華大地上形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