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渡橋水位站

滅渡橋水位站

滅渡橋水位站1900年1月清政府蘇州海關在大運河蘇州滅渡橋邊設立了一個水位站。 雖然它身邊的護城河已經不再是當年並道而行的大運河了,但人們還是習慣地稱它為“大運河水位站舊址”。 大運河滅渡橋水位站是蘇州最早的近代水文觀測站,並一直沿用至今。

文物簡介

滅渡橋水位站滅渡橋水位站
1900年1月清政府蘇州海關在大運河蘇州滅渡橋邊設立了一個水位站。1924年2月由北洋政府督辦蘇浙太湖水利工程局主辦,1927年民國政府太湖流域水利委員會接辦,1934年4月併入民國政府揚子江水利委員會,其後,水位站經歷了幾次停測、幾次易址,直到1962年遷回滅渡橋後,它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原址。雖然它身邊的護城河已經不再是當年並道而行的大運河了,但人們還是習慣地稱它為“大運河水位站舊址”。
2004年蘇州環古城河風貌建設時,將站房改建成石塔樣式。大運河滅渡橋水位站是蘇州最早的近代水文觀測站,並一直沿用至今。從1950年1月1日開始的水位記錄至今完整無缺,已積累至數萬組,這些大運河水文資料因此具備了相當的歷史和科研價值。

歷史價值

在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沿線上,至今仍保留著各類豐富的文化和文物遺存;而大運河蘇州段滅渡橋水位站,這個蘇州最早的近代水文觀測站則以110歲的高齡之軀,還在每天為蘇州的水文事業作貢獻,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特別的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