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鹽環流主要路徑

溫鹽環流(英文: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縮寫:THC),又稱“輸送洋流”、“深海環流”等,是一個依靠海水的溫度和含鹽密度驅動的全球洋流循環系統。這個系統的運作現況是,以風力驅動的海面水流如墨西哥灣暖流等將赤道暖流帶往北大西洋,暖流在高緯度處被冷卻後下沈到海底,這些高密度的水接著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熱循環,一次溫鹽循環耗時大約1600年,在這個過程中洋流運輸的不單是能量(溫度 / 熱能),當中還包括地球固態及氣體資源等,不過溫鹽環流最受人類關注的是其全球恆溫的功能。溫鹽環流推測主要是由於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間的鹽分及溫差對流而觸發的。
溫鹽環流(Thermal-Haline Circulation.簡稱THC)。THC就像一個巨大的傳送帶,在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部,分別有一個區域,海洋深處的冷水往上涌,來到海洋表層後,向西南流去.這兩支寒流會合於印度洋西南部,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進入大西洋,一路長驅北上,穿過赤道,流經墨西哥灣,流經西班牙葡萄牙西海岸,向大不列顛、冰島格陵蘭島開去,到達格陵蘭島南端的時候,由於水溫降低,以及連續的蒸發濃縮,它變得又冷又鹹,密度很大,於是在這裡又下沉;在海洋深處,這支海水循著來時的路,返回太平洋北部和孟加拉灣,然後再次涌到海洋上層。
根據各種氣候模式分析,全球變暖將使海洋溫度上升,加快冰山融化,使更多的淡水流入海洋,而海洋表面溫度的升高及海水鹽度的減小可能讓溫鹽環流減緩甚至完全停滯,沒有溫鹽環流,來自赤道的熱能將無法被傳送到北大西洋地區,即北美東部和西歐會變冷。
如果沒有了溫鹽環流,來自赤道的熱能將無法被傳送到北大西洋地區,這樣一來,北美東部和西歐會變冷,而地球的其他部分則會越來越熱。而科學家們現在還不知道這種“變冷”能在多大程度上與大氣的“變暖”相中和。 專家們正在試圖研究這條“熱能傳送帶”發生停滯的可能性。一些研究認為,溫鹽環流停滯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不大,這取決於大氣變暖的程度和速度。如果真要停滯的話,在未來100年內也應該不會發生。而一旦溫鹽環流發生停滯的話,也會在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內恢復。
從溫鹽環流的旅程可以看到:溫鹽環流流經很多海區和緯度,並且它的流量是很大的,所以它充當了在不同緯度之間運送熱量和水汽的角色,在從低緯度流到高緯度的時候,溫鹽環流帶來熱量和水分,這對於處在高緯度的挪威、英格蘭等地區是十分珍貴的;同樣處在高緯度,北歐卻沒有阿拉斯加西伯利亞那么寒冷,就是這個原因,不僅是北歐,幾乎整個歐洲、北美大陸的溫和氣候都受惠於北大西洋暖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