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銳

溫銳

資深歷史學者、文科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江西省人民政府參事、省學位委員、省學位辦歷史學科組長、江西財經大學首席教授。曾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江西省委會副主委 ,省人大常委、省政協常委。

個人簡介

學者溫銳學者溫銳
溫銳(1953.9-)江西省寧都縣梅江鎮土圍村人。現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參事、江西財經大學生態文明與現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省中青年學術學科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文科二級教授。曾當選為中國民主同盟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副廳級),省人大常委、省政協常委。1977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歷史系。九十年代初師從著名中國近現代史學大家魏宏運先生,1993年獲南開大學歷史學近現代史博士學位,是1981年國家恢復學位制以後第一位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的江西籍人士。1995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0年開始擔任中國經濟史、中國近現代史博士生導師、長期受聘為江西財經大學首席教授。兼任江西省學位委員、省學位辦歷史學科組長、省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日本亞洲現代經濟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日本《亞洲現代經濟研究》雜誌編委、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村發展事業促進會理事、江西省現代中國學會會長、江西財經大學傳統文化研究社終身名譽社長。
多年來,溫博士以民盟盟員和知名學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學會和黨派組織的多項經濟、社會問題調研,以實現專業研究與現實社會經濟問題研究的對接,為創新與深化中國近現代經濟史,尤其是當代社會經濟問題的研究獲取鮮活的資料;有關“三農”、分配製度及其公平公正問題的研究,為中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其相關論著及觀點為《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高校史學研究前沿》(英文版)、《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光明日報》、《經濟史》、《中國現代史》、《中共黨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台灣)和《中國研究月報》(日本)、《近鄰》(日本)、《ShineseEconomicStudies》(美國)等眾多國內外刊物轉載、文摘或介紹。

科研成果

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區域經濟史和農村社會經濟與鄉村旅遊研究,尤其是農村社會經濟史與農民問題研究。

代表著作:

1.《中央蘇區土地革命研究》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年中文版;《ChineseEconomicStudies》.1994.5;1994.6;1995.1英文版(M・E・SharpeIne,NY10504美國學者翻譯)
2.《理想·歷史·現實:毛澤東與中國農村經濟之變革》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5年
3.《勞動力的流動與農村社會變遷:20世紀贛閩粵三邊地區研究》中國社科出版社.2001年
4.《百年巨變與振興之夢:20世紀江西經濟發展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5.《民國前期贛閩邊租佃制度與農村社會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4
6《巨變與重組的民國政治》泰山出版社2003年
7.《毛澤東視野中的農民問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8.《只有農民自己能夠代表自己》
9.《動態開放小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農地產權制度變革與社會生態的互動:贛南閩南西八十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考察》,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11.《“小農”·農戶與中國現代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政府・市場與經濟變遷》(論文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14.《毛澤東與中國農村經濟之變革》山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
15.《興國縣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2006年12月

主要論文:

1.《社區共同體:清末民初農村經濟社會關係再認識-以毛澤東《尋烏調查》及尋烏方誌史料為例》,《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5期
2.《傳統中國農村的社區管理及其啟示--以清末明初江西尋烏為例》,《南昌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3.《當代村民自治健康發展亟待三個層面夯實經濟基礎》,《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
4.《強制性制度供給與誘致性市場創新互動——1927-1937年中國農村改革及啟示》,《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4期,封面要目欄全文轉載201517《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01505《經濟史》
5.《論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國地位取得之關鍵因素--兼評中國大國地位》,《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7期
6.《政府主導下的經濟發展--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與市場調適關係分析》,《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
7.《近百年來小農戶經濟理論與實踐探索的共識與前沿》,《中國農村經濟》2013年第10期
8.《農地產權制度改革的歷史糾結、共識與創新節點》,封面要目欄《經濟學動態》2013年第4期,轉載201304《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302《歷史學文摘》201307《體制改革》201303《經濟學文摘》,摘編201318《新華文摘》
9.《十大以來農民財產改革的進程與展望》,《中共黨史研究》2012年第7期,《新華文摘》2012年第19期轉載
10.《重構我國水資源權責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12年32期
11.《我國流域水資源補償的實踐與創新探討》,《求實》2012年第4期;
12.《財富與剝削在蘇維埃革命劃分階級中的演變及啟示--以中央蘇區為例》(2/2),《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第11期,《新華文摘》2012年第4期全文轉載
13.《江西旅遊大省建設戰略亟待三重突圍》,《求實》2011年第7期
14.《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與江西旅遊發展新契機》,《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第3期
15.《中央蘇區平分土地政策與農民權益保障的再認識》,《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5期,《新華文摘》2010年第15期全文轉載
16.《鼓勵農民家庭經營創業促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民日報·內部參閱》2009年23期
17.《“十五”以來中國農地制度改革的探討》,《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6期
18.《近代中共平分土地政策與農民財產權益保障的再認識》,《論中國的土地制度改革》,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2009年
19.《蘇區革命前後贛南閩西地租的再認識》,《古今農業》2009年第2期
20.《八十年探索與新農村建設經驗教訓》《經濟學動態》2008年第4期
21.《“十五”以來新中國“三農”經濟史研究述評》《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6期
22.《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主體作用的實證研究》《農業經濟問題》2007年第5期
23.《新中國收入分配製度的演變、績效及啟示》,《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07年第4期
24.《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互動:江西新農村建設實證研究》《中國農村經濟》2007年第1期
25.《1949年以來中國工業化的”輕、重”之辨》,《經濟研究》2006年第9期
26.《新中國收入分配製度的績效分析》,《當代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22期轉載
27.《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創新的認識障礙》,《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28.《蘇維埃時期中共工商業政策的再探討》,《中共黨史研究》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8期全文轉載
29.《應正視農民的群體組織》,《中國農民問題研究》2005年,中央編譯出版社
30.《試論贛閩粵三邊地區第一次現代化浪潮》,《抗日戰爭研究》,2004年第4期
31.《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村宗族與村治研究之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32.《農民增收關鍵在強化農民自我創業的四項功能》,《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33.《民間傳統借貸與農村社會經濟:以20世紀初期(1900-1930)贛閩邊區為例》,《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3期
34.《20世紀上半期贛閩粵三地區地方管理管理的轉型》,《文史哲》2004年第1期
35.《是農民平均主義?還是平均主義改造農民?兼論毛澤東在農民問題上的根本性失誤》,《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4年第4期轉載
36.《清末民初贛閩邊地區土地租佃制度與農村社會經濟》,《中國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7.《抗日戰爭對中國民主政治的影響――以戰後“聯合政府”的棄取為例》,《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第1期
38.《近代以來江西經濟社會發展落後的再認識》,《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39.《緩解乾群緊張關係,維護農村社會穩定》,《農村發展論叢》2000年第16期
40.《關於毛澤東農地政策認識的再探討》,《歷史教學》1998年第9期
41.《平均主義與改造農民》,《中國社會社區研究》1998年第1期,南方出版社1998
42.《戰時政治對農村社區的影響》,《抗日戰爭研究》1997年第4期;
43.《重評1944年的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日戰爭研究》1996年第4期
44.《中國農民走向市場經濟的主要障礙》,《農村發展論叢》1996年第4期
45.《傳統重農政策面臨的三大轉變》,《農村發展論叢》1996年第3期
46.《社會心理與高潮迭起:論農村集體化運動一哄而起的根本原因》,《歷史教學》1994年第8期
47.《變革封建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另一種方式》,《抗日戰爭研究》1992年第4期
48.《中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土地政策的再探討》,《南開學報》1992年2期
49.《中央蘇區查田運動研究的再探討》,《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2期
50.《中央蘇區土地革命中階級劃分標準的再認識》《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
51.《試論中央蘇區的限制富農政策》,《南開史學》1986年第2期

主要課題:

1.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史上政府與市場關係研究,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招標課題,2014年
2.提高我省農民財產性收入的途徑探索,江西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委託課題,2014年
3.江西農村土地流轉問題與對策,江西省發改委委託課題,2014年
4.近代以來中國農村變遷史研究,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委託課題,2013年
5.家庭農場發展機制最佳化研究(13BJY09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3年
6.贛江流域斷面水資源生態補償政策研究,省人文社科重點基地招標課題,2009年
7.贛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研究,江西省科技廳2009年
8.興國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江西省興國縣政府2006年
9.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的比較選擇與創新:以20世紀贛閩邊區為例(教育部文人社科項目;2006年)
10.社會改革與社會生態的互動:20世紀贛南閩西社會發展環境考察(國家社科基金2002年)
11.農村宗族文化變遷研究:以20世紀贛南地區為例(江西省社科重點項目1998年)
12.近百年東南腹地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與市場經濟的發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94年)

學術影響

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專題採訪
發表在SSCI國際核心刊物著作共3期次
2004~2014,《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論文共9期次
2004~2013,《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摘要》轉載論文共6篇次
近十年來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轉載共17篇次
多篇論文在海外以英、日等國文字翻譯、介紹,以及在港台發表多篇著作

獲獎情況

成果獲得省部以上優秀論著成果獎12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項,合作成果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論著三等獎1項。

代表作品:

1.《農地產權制度改革的歷史糾結、共識與創新》,省社科第十六次優秀論著二等獎,2015年
2.《農地產權變革與社會生態的互動》,省社科第十五次優秀論著二等獎,2013年
3.《中央蘇區平分土地政策與農民權益保障的再認識》,省社科第十四次優秀論著二等獎,2011年
4.《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的互動》,省社科第十三次優秀論著二等獎,2009年
5.《蘇維埃時期中共工商業政策的再探討》,省社科第十二次優秀論著二等獎,2007年
6.《勞動力的流動和農村社會經濟變遷》,省社科第十一次優秀論著一等獎,2005年
7.《近現代農民問題研究》,省高校第九屆優秀論著一等獎,2005年

學術交流

多年來曾多次應邀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美國伯克利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政治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首都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國內外高水平科研院所、學術機構,進行學術講演及學術訪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