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核茶莢蒾

溝核茶莢蒾,又叫剛毛莢蒾,冬芽大,具2對外鱗片。葉對生,卵狀矩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 產於陝西南部,長江以南,東至台灣,以及西南至雲南。

基本信息

圖版17:11-18圖版17:11-18
【中 文 名】 溝核茶莢蒾
【學 名】 Viburnum setigerum
【科 屬】 忍冬科莢蒾屬
【別 名】 剛毛莢蒾 飯湯子
【產地分布】 產於陝西南部,長江以南,東至台灣,以及西南至雲南
【形態特徵】 冬芽大,具2對外鱗片。葉對生,卵狀矩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花序復傘形狀。花萼紫紅色,花冠白色。核果球狀卵形,紅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長習性】 喜陰濕涼爽環境,較耐寒,畏乾熱。要求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在強光照下葉易萎縮,生長不良。
【繁殖培育】 用播種繁殖。移栽宜在早春萌動前進行,以半陰環境為佳。
【景觀用途】 茶莢蒾枝葉扶疏,瀟灑輕盈,點點白花襯托紫紅花萼,輻射狀鋪展在花序之上,組成一團團花簇,秀麗動人;果熟時粒粒殷紅,爛漫如錦。宜植地牆隅、亭旁或叢植於常綠林緣。均甚相宜。根及果實可供藥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