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一中

湘鄉一中位於湖南省湘鄉市。在湘潭市乃至全省的教育領域中是引人矚目的。校園內,綠樹成蔭,奇花異草,爭相鬥艷。漫步其中,心曠神怡,你不由得從心底感嘆:這確是一個理想的學習場所。。

簡介

湘鄉一中湘鄉一中
湘鄉一中位於湖南省湘鄉市。
巍巍東台山下,滔滔漣水之濱,聳立著一所譽滿三湘的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這便是湘鄉一中。走進一中,寬廣雄偉的校門充滿著現代化的氣息:大文豪郭沫若題寫的校名“湖南省湘鄉第一中學”9個燙金的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昭示著一中輝煌的今天和明天;操場前方的“騰飛”雕塑,寓莘莘學子,放飛理想,振興中華之意;修葺一新的孔廟,金碧輝煌,與既具現代氣派,又古香古色的教學樓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堪稱全省第一長廊的知識走廊,“識宇宙奧秘,觀古今變遷”,導引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新建的綜合大樓雄偉壯觀,其多功能會議廳可一次容納1400多人的會議,成為一中的標誌性建築。校園內,綠樹成蔭,奇花異草,爭相鬥艷。漫步其中,心曠神怡,你不由得從心底感嘆:這確是一個理想的學習場所。

師德建設

〓紮下發展之根
百花園中花似錦,花兒要靠育花人。優質的教師隊伍是構造文明校園、和諧校園的穩固根基。因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基於以上認識,湘鄉一中歷來把師德建設作為一項重中之重來抓。
一方面,學校引導全體教工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使他們牢固地樹立起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在教師自學的基礎上,該校還聘請學校領導、有關教授及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大大推動了教職工學習政治理論的熱情,提高了教職工對精神文明建設和德育地位、作用的認識。另一方面,學校還要求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要認真學習和逐步領會現代教育理論和科學的“新三論”(即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其次是強化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意識。學校特彆強調,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教工,都應具有主人翁責任感,時時誨人不倦,事事嚴於律己,處處為人師表。同時,學校還就如何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怎樣塑造良好的師表形象,開展了座談討論,舉辦了演講會。再次是十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把青年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希望,在政治上嚴格要求,生活上關心愛護,業務上扶持提高,工作上放手使用,表現了著眼未來的遠見卓識。
湘鄉一中擁有一支師德好,教學能力強,工作認真負責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10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7人,一級教師86人,他們在教學中起著中堅作用;還有一批年富力強、勇於創新的青年教師,在教學中發揮著生力軍作用。

德育為首

〓綻放文明之花
五月是花果飄香,桃李滿園的季節。五月的一中,是文明之花處處盛開的地方:這裡碧草青青花盛開,沒有被踐踏攀摘的痕跡;這裡樓道走廊靜悄悄,除了琅琅讀書聲,沒有喧囂吵鬧的噪音;這裡飯廳視窗,只有自覺排隊,沒有爭搶擁擠的現象;這裡的水房看不見浪費,這裡的廁所找不到髒亂……
如此優雅、整潔、文明、有序的校園環境是怎樣營造的呢?用黨總支書記谷方南的話說,就是得力於德育系統工程建設。
湘鄉一中按照“學校的一切都是為了育人”的原則,堅持從美化綠化環境入手,著力營造一個有利於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讓學生一進入學校,就處處受到德育氣氛的薰陶、感染。學校在校門口設定了教師值日公布欄,校門背面、知識長廊里寫上了永久性的校訓與大型標語,教室、實驗室,都張掛了國旗、校訓與名人名言,還開闢了《校園之聲》廣播、校園電視台、《紅杏》校刊、《湘鄉一中校訊》、知識長廊、黑板報、宣傳欄、讀報窗、專刊等文化陣地,營造一種濃郁的德育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自我教育。另一方面是精心組織德育活動,做到以活動促進教育,以教育引導活動,把提高思想認識與培養道德行為結合起來,讓學生知行統一,言行一致。
首先是扎紮實實抓好行為規範教育。湘鄉一中堅持從學生入校抓起。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抓起,結合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寢室、文明中學生的月評、期評活動,進行養成教育,抓進出校門秩序,抓規範腳踏車擺放,抓課間操,抓清潔衛生,抓就餐紀律,抓軍事訓練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是狠抓思想教育活動。湘鄉一中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學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建文明校園的活動。例如:舉行升國旗儀式、唱國歌、觀看中央台的新聞聯播和愛國主義教育影片、舉辦專題講座、時事競賽、參觀校史展覽、瞻仰毛澤東、彭德懷故居和革命烈士陵園、開展青少年志願者、學英模、“手拉手”、扶貧幫困、尊老愛幼和“學雷鋒,創三好”、評選學校“十佳團員”、“十佳少先隊員”、“十佳特長生”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受到實實在在而又形象生動的思想教育。
通過這些活動,對於培養和發展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產生了積極影響,促進了學生思想向高層次升華。最近幾年,該校共有數千名學生參加了青年黨校、少年團校的培訓學習,有50餘位學生光榮入黨。全校師生都踴躍參加了“向災區人民獻愛心”和“資助特困學生”等活動。僅2004年度,累計捐款5.2萬元,捐書4000餘本,捐衣物2000餘件。中央電視台、湖南電視台對湘鄉一中開展的扶貧助學活動進行了報導,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湘潭電視台、湘鄉電視台、《湘鄉報》更是多次報導過湘鄉一中開展的德育活動情況。

素質教育

〓結出豐碩之果
近十年來,湘鄉一中在湘潭市乃至全省的教育領域中是引人矚目的。1998年,這所學校的高考本科升學率名列全省687所高中的第13位;1999年,有6人考上清華、北大,3人考上空軍飛行學院;2003年、2004年高考成績斐然,本科一二批上線率居湘潭市第二,本科絕對上線人數居湘潭市第一;近10年來,高考本科上線率在70%以上。
面對這一組組驕人的數字,人們不禁會問,一中成功的奧秘何在呢?用校長孔岳光的話說,就是得力於教育質量工程建設。
湘鄉一中在抓好常規管理的同時,大膽革新課堂教學,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設施的優勢,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一是抓好教學環節。全體教師都必須嚴格按照“少、精、活”的教學原則,遵循學校《教育管理條例》、《教學常規要求》來規範教學行為,一絲不苟的抓好“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診斷、矯正、考評”等教學環節,力求做到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緊密結合。教學中,要求特別注意做到“四個重視”即重視學習過程;重視學生的內在變化;重視開放式教學形式;重視師生雙邊活動。
二是減負提質。課業負擔過重而教學質量不高是“應試教育”的一大弊端。“重負”“低質”與課堂效率有關。為此,各科教師都注意儘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從而為開展活動課,實現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提供必要的時間保證。
三是最佳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學校開闢了微機教學、電化教學的新領域,建立了新課程,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新發展。提倡廣大教師積極開發軟體多媒體教學,學校行政每學期進行兩次有關電化教學問題的專題研究。
四是以教研促教學。學校規定每個學科都要確定一個教改課題。如英語科的“高中英語創新教法”,以培養學生會話、習作為主攻目標,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英語整體素質的迅速提高;語文科的“利用多媒體技術,開掘作文靈思”實驗,獲得了省課題一等獎;數學科的“自學輔導法”、生物科的“知識結構整合”、政治科的“提高公民素養”等十多個課題,也都逐步成熟,初見成效,大大促進了教育教學。

合格+特長

〓打造學科品牌
湘鄉一中對開展以培養學生愛好加特長的學科活動十分熱心。學校響亮地提出了“合格+特長”的口號,克服了場地、經費、人員不足的困難,採取定時間、定內容、定場地、定輔導老師、定工作量的辦法,每學期都組織了30多個學科活動小組,開展活動600餘次,引導學生駕著智慧的小舟,搖著勤奮求知的雙漿,在學科活動的知識海洋中探珍取寶。
在參加全國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湘鄉一中近5年內共有131人登上省級金榜,其中榮獲省級一等獎的17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叫周強輝的學生,他在參加全國化學奧賽榮獲省特等獎之後,並沒就此滿足。他像一名實力雄厚的體育健兒奔跑在賽場上一樣,以銳不可擋之勢最終又摘取了全國一等獎的桂冠。
如果再放眼湘鄉一中的音、體、美以及其它學科競賽,人們就會發現,這些學科在湘鄉和湘潭市也是獨占鰲頭的。如2002年,在參加全省首屆中學生“三獨”比賽中,該校獲得了一金二銀的優異成績,位居全省前列。2003年,該校的跆拳道隊代表湘潭赴省參賽,獲得了一金二銅的佳績。在參加湖南省中學生田徑比賽中,該校榮獲縣市級團體總分第一名。
湘鄉一中的紅杏文學社,也像一枝妍然綻放的紅杏。從牆內香到了牆外,香遍了全國。這個文學社已經創辦了20年,在這20年當中,共有1000多名學生在全國和省市報刊上發表各類作品1800餘篇,出版了15本學生個人作品專輯和一本3人合集,有200多人次在全國和省級徵文競賽中獲獎。這個文學社還榮獲過全國中學生社團“春筍獎”第一名,全國中學生文學社群體創作競賽一等獎,全國優秀中學生社團百家等各項集體大獎30餘次。為此,湘鄉一中也因紅杏文學社成績顯著而被中國教育學會、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全國中學生文學社研究中心授予“全國中學文學社團示範單位”。

戰略構想

〓邁向嶄新台階
在談到學校發展時,學校黨政領導,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構想。第一步是把教工宿舍剝離出教學區;第二步是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整體搬遷名民實驗中學;第三步是用十年左右的時間,邁進全國千所示範性高中的行列。
“教學區與家屬區應該分離,讓社會和學校在空間上適當分開,這有利於營造一個安寧的教學環境。”學校領導敏銳地發現了現代學校規劃中的這一趨勢。
湘鄉一中地處城區。學校在征地擴建過程中遇到了難題,學校領導決定,把教工宿舍改建成學生公寓,使家屬住房從教學區中剝離開來。這既有利於學校管理,又拓寬了學校的發展空間。訊息一傳出,教職工一片譁然,反對者居多。學校領導召開各種會議,反覆宣講剝離教工宿舍的重要性,親自上門一個個地做老師的思想工作,並在房屋補貼發放中儘量照顧教工的利益。學校領導以誠心、耐心贏得了教職工的支持,最終把教工宿舍剝離出了教學區,從而實現了學校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
現在,全校師生員工緊承時代脈博,與時俱進,競走在爭創國家級示範性學校的道路上,將為湘潭的建設,中華民族的崛起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