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老院子

湘西老院子

湘西老院子又名紫荊堂,位於湖南張家界市區鷺鷥灣大橋東側,始建於清朝雍正初年,是整個湘西乃至全國倖存的、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家古宅,有土家第一宅之稱,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院子建築風格是圍合天井封火牆式土家建築,融土家園林,土家吊腳於一體,是典型的土家族民居。

簡介

湘西老院子 湘西老院子

老院子距今己有280年的歷史了,是當時大庸(張家界原名為大庸縣, 1994年開發旅遊後改名張家界)名門富甲一方的田氏家族住宅。現存2000多平方米的主體建築是大湘西一帶保留完整的古院落式建築。

老院子非常寬敞,正南面有一幢青磚黛瓦的老宅氣息安穩地臥著,門前的那對黃麻石獅子卻一臉的淘氣相。

老院子所陳列的箱櫃,衣櫥,梳妝檯,雕花床,屏風,桌椅,字畫均為原物珍品。

歷史

老院子是田氏族人的祖居,田氏先祖田承滿在北宋年間先後出任太保、太傅、太師之職,曾以統撫銜代朝廷管束湘西諸土司。現在我們看到的老院子由土家族中赫赫聞名的豪富田起瑗修建。磚木結構,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原有五個槽門,現僅存一個了,但還存有大小居室三十多間,三層堂屋,四個天井,坐北朝南,東西對稱,布局嚴謹,渾然一體。令人稱奇的是,為了增加室內的採光,工匠就在天花板上開出覆斗式的天窗,令自然光線如瀑布般流瀉。這種天窗是漢族民居中沒有的。

老院子 老院子

老院子曾得到過大清光緒皇帝的恩澤。當時在京城為官的田祚秩敬獻祖傳秘方,治癒後宮貴妃的疑難病有功,博到光緒皇帝龍顏大悅,親筆提字以示表彰,並赦封其母為四品恭人。

抗戰時期,文夕一把火,嶽麓山下一片焦土,老院子曾騰出幾間充當長沙兌澤中學的校舍,前總理朱鎔基就在這裡讀過書。1990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他在接見大庸市(今張家界市)的旅遊交易代表團時說過:“我在大庸讀過書,對那裡印象特別深刻。”2001年,朱鎔基在總理任上到張家界視察時還感慨無限地賦詩一首:“湘西一夢六十年,故園依稀別有天。吉首有材弦歌盛,張家界頂有神仙。長街攘攘人丁旺,童山濯濯心快然。浩浩蕩蕩早日現,鬱鬱蔥蔥夢始圓。”這裡的故園,應該就指兌澤中學。

經考證,自創業者歷經八代,老院子獲取功名者達43人。其中文武秀才13人,舉人1人,翰林院大學士9人,四品京官2人,回品以下官員10人,女眷中皇封恭人4人,另有北伐名將2人。真堪群英薈萃,繁星閃爍。而在近代更有眾多的人才誕生於此,構成了老院子一道獨有的人文風景。

價值

民居文化

湘西老院子的土家民居文化。現存建築始建於宋真宗年間,於清雍正初年進行較大修復,是典型的四合天井烽火牆式土家建築,現存老屋共用了820根椿木,100多名工匠花了近3年時間才得以完工,三層堂屋,四個天井,四合圍牆,坐南朝北,東西對稱,布局嚴謹,磚木結構,渾然一體。其“八斗天窗、七星耀斗”的採光、通風模式是世界建築的絕唱!

飲食文化

湘西老院子的傳統飲食文化。老院子的田家是從重慶遷移過來的,而且長期在朝廷為官。大湘西菜餚的特點燒、烤、煮、炸、煎、炒、醃、泡聚集了京菜、川菜、湘菜等眾多口味,與老院子的田家是絕對分不開的。

風水文化

湘西老院子的道學、風水文化。假如把張家界市區比作一個很大的太極的話,那么,澧水河就是太極中間的“S”,老院子就處在太極的陽面,金盆東闊、太極西繞、筆陣南開、官轎北起是老院子風水的真實寫照。

儒家文化

湘西老院子的儒家文化。老院子的主人從北宋宋真宗年間就開始興辦教育,於1048年創辦了紫荊書館,於1352年創辦天門書院,在1940年將書院和長沙兌澤合併。從雍正年到民國,獲取功名著達43人,北伐名將2人,現世的後輩子孫多為教、科、衛界知名學者。老院子的主人三星高照,長盛不衰,與老院子的“詩書留後、孝悌傳家”的儒家文化是分不開的。值得提出的是:前任總理朱鎔基、中科院院士田奇鐫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收藏文化

湘西老院子 湘西老院子

湘西老院子的收藏文化。老院子的收藏種類繁多,陶瓷、古床、銅器、銀器、麻紗、字畫等在收藏界比較有價值的達14370件,其價值已達10億元人民幣。那有1037年歷史的土家民居建築,那深入老院子每一代兒孫的儒家文化,那結合京、川、湘各家菜餚之長的湘西土家菜,那在老院子無限延伸的道學、風水文化,那老院子每一代掌門人執著的收藏文化,都在見證及福佑著老院子的滄桑的歷史及光輝的未來! 湘西地區自古閉塞、貧窮,民風剽悍,崇尚武力,直到清初還頂著“蠻夷”的帽子,但老院子的歷代主人非常重視文化教育,“崇文、重教、載德”的儒學治家思想及經營理念對後輩的人生前途起到引導和精神支撐作用,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從老院子裡走出了文武秀才十三人、舉人一名、翰林院大學士九人、四品上下京官十餘人,直到北伐時期還出了兩名將領。老院子的末代主人田奇鐫是新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長期主持全國礦產資源委員會的工作。當地有老人認為,老院子之所以文、官、財三星高照,長盛不衰,主要得益於占了好風水。其實老院子的興建與遺存說明了漢文化與土家文化的雜糅,見證著湘西上層社會順應時代潮流的明智選擇。

老院子持續發展的人才群體與其所處的區位劣勢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社會學人士認為老院子之所以人才輩出,源自其滲透了儒學思想的“崇文,重教,載德”字家庭經理念對後輩的人生前途起到了引導和精神支撐作用。它的古樸,遙遠,神秘,神奇,不可思議。

老院子的四字經

一座神秘的古宅---攬盡一方風水,破譯神秘文化的教科書;

二個傑出名人---朱鎔基情系故園,田奇琇揭秘地質地礦;

三件鎮宅之寶---龍龜鎮水,福床,恐龍之化石。

四種神秘體驗---感受山里人家的生活方式,聆聽八代書香的家族傳奇,體驗古老純樸的土家習俗,震撼土家奇人的絕技絕活。

傳說

有關建老院子的傳說,當地有很多版本。諸如:“一隻雞報喜,兩條魚對應,三鏨子定向,四塊磚奠基,五福星臨,六合網捕雀,七匹林方反殺,八斗窗採光。”等等。這些都無不渲染著神秘深藏玄機的老院子。

在諸多傳說版本中,其中當屬六合網捕雀最為引人入勝。相傳,建房之初,由當地一位人稱活神仙的易經大師易家德設計了六合網捕雀的防火法。採用兩池蓄水,四門疏散,六合布網,八牆封水之術,致使患難之水火四方無門可進,六路受克而敗。這是一項以易學為理念,以排水為基礎,以科學防火為目的的系統工程。

門票

老院子門票價格為70元,門票費用包括老院子的遊覽觀光費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