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413隊

簡介信息

五十多年來,四一三隊在湖南及毗鄰地區從事金剛石、黃金為主兼顧其他礦種的地質普查與勘探工作。五十多年來,向國家提供地質報告400餘份、礦產儲量報告12份,勘查並探明了常德丁家港、桃源縣城郊、沅陵縣窯頭、黔陽縣安江4個金剛石砂礦,填補了我國金剛石找礦的空白,並以此建立了我國第一座金剛石礦山,為發展我國尖端工作做出了傑出貢獻。上世紀90年代,轉入綜合找礦後,找到並探明了湖南省第一個中型微細浸染型新類型金礦;大型水泥灰岩礦和大型石膏礦;1990年首次在湖南寧鄉找到了含礦金雲火山岩型金剛石原生礦,同時在地質科研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2項。目前,擁有固體礦產勘查甲級資質,地質找礦工作已走上了投資主體多元化與合作勘探國際化的發展道路。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2008年,四一三隊與澳大利亞寶蘭鑽石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常德西澳金剛石礦業有限公司。2009年,依照省局走出去的戰略,四一三隊在新疆組建了辦事處,並取得十餘個探礦權,2010年開始,與辰州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合作,在新疆組建了新疆辰州礦產投資公司,並於2011組建了四一三隊駐新疆地質調查院、聯合辰州礦業在新疆就已經擁有的探礦權進行礦產資源的勘查與開發。同時組建了四一三隊駐新疆地質勘察院,開拓新疆地區的商業地質工作。多年來,四一三隊在保持地勘業的主業位置不動搖的前提下,認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工勘業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已擁有工程勘察專業甲級,及水、工、環、鑽探、測量、測試等乙、丙級等十餘個專業資質,擁有各類設備150餘台套,年經營收入已突破接近一億元,逐漸形成了一支穩定的、具有獨立資質和較強市場競爭能力的工勘施工隊伍,成為我隊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可完成各類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基礎施工、土地整理、房屋建築、公路鐵路橋樑施工、地質災害評估治理等施工任務。
四一三隊還注重黨的建設、民主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隊黨委、隊工會多次受到省局、常德市及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表彰,並被授予常德市“園林式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市級職工之家”等榮譽稱號。隊部辦公和生活環境優美,職工家屬安居樂業,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單位政通人和,呈現勃勃生機。在地理位置上,四一三隊地處素有“湘西門戶”、“魚米之鄉”、“全國衛生城市”、“交通模範城市”,“優秀園林綠化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全球最佳人居環境城市”美譽的常德市區,城市秀美,水、陸、空交通便利。

領導班子

隊長:唐賢友, 漢族,1957年生,畢業於中南大學,本科學歷,地質高級工程師,先後擔任湖南省地勘局四一三隊黨委秘書、開發部主任、副隊長,2001年起任四一三隊隊長。
黨委書記:張業文,漢族,1963年生,1984年參加工作,本科學歷,高級政工師,先後任四一三隊子弟學校教師、四一三隊政治處宣傳幹事、辦公室主任、1998年任工會主席、2001年任隊黨委書記。
副隊長:譚英和,男,1960年2月出生,漢族,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土木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1981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413隊分隊技術員;團委副書記、組織專乾,辦公室主任,工程勘測部主任,常德金剛石拉絲模廠廠長等職務,2001年11月任413隊副隊長、黨委成員。
副隊長:董斌,男,1965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87年7月河北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專業本科畢業,2009年11月中國地質大學工程碩士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國家註冊岩土工程師。1987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413隊技術員、分隊支部書記、勞動人事科科長等職,2001年11月任413隊副隊長、總工程師(2001年11月-2012年7月),黨委成員。湖南省地勘局專業首席工程師,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湖南省地勘系列中高級職稱評審專家,湖南省礦產資源儲量、地質環境評估、地災防治評審專家,常德市國土資源學會常務理事。
紀委書記 工會主席:汪永清,漢族,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1983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四一三隊從事技術、管理工作,擔任過四一三隊鑽石購銷公司經理、拉絲模廠黨支部書記、四一三隊辦公室主任,地勘院院長,2008年擔任四一三隊副隊長。2012年任紀委書記 、工會主席。
副隊長:張健,女,1968年3月出生,漢族。經濟管理專業,工程師,中共黨員。1989年大學畢業後分配至湖南省地質礦產開發局四一三隊工作,歷任子弟學校教師、隊長辦公室秘書、勞動人事科職教專乾、四一三隊招待所經理、湖南省常德金剛石拉絲模廠副廠長、廠長、黨支部書記。2008年4月至今任四一三隊副隊長。
總工程師:陳建成,男,1968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1990年7月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專業,高級地質工程師,湖南省地勘局“十百千人才工程”專業首席工程師。1990年8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四一三隊地質技術員、四一三隊地質勘查院副院長、總工程師、院長等職。2010年,獲省地勘局“勞動模範”。2012年8月任四一三隊總工程師。

機構設定

地質勘查院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三隊地質勘查院(簡稱四一三地勘院)為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三隊下屬二級單位。四一三地勘院主要為社會提供礦產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水文地質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其主營業務範圍有社會投資商業性礦產地質勘查、礦山資源儲量檢測、核實,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地質災害勘查、地質災害治理施工、建設場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等。
四一三隊地勘院具固體礦產勘查甲級資質、鑽探施工乙級資質、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乙級資質、地質災害勘查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乙級資質、地質災害治理施工乙級資質等。
四一三隊地勘院具有長期綜合找礦的歷史和為礦山服務經驗。隨著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頒布後,地質工作又迎來新的春天。近幾年來,地勘院在全省範圍內承接了大量的商業性礦產地質勘查項目,並取得了一批較好的成果。另外,長期為常德地區、張家界地區、益陽地區的礦山服務,為礦山和國土資源管理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持,從而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四一三隊地勘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湖南省地質市場的一支具有高素質、技術力量強、管理規範的專業技術隊伍。服務理念是用最好的技術服務廣交天下朋友。

地質調查院

四一三隊地質調查院隸屬於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三隊,擁有固體礦產勘查甲級資質。2004年11月通過了IS09001-2000質量認證,是湖南省唯一專業從事金剛石原生礦勘查的國有地勘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實施公益性、綜合性地質勘查項目及中外合作、境外勘查工作任務。
現有地質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50多人,其中地質專業教授級高工1人,高級工程師7人,水工環專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人,物化探高級工程師2人,測試高級工程師2人,註冊岩土工程師1人,地質及相關專業中級職稱人員15人,助工等專業技術人員20餘人,專業門類齊全,隊伍結構合理,技術裝備配套,是湘西北地區最具綜合競爭力的地勘隊伍之一。“十一五”以來,共承擔實施國家大調查、中央財補及地勘基金、省級兩權價款等公益性地勘項目20餘個,年度項目經費2000萬元以上,其中2008年實施完成的《湖南省臨澧縣趙家坪石膏礦普查》提交石膏資源量(332+333)1.2億噸,達到超大型規模,榮獲2010年省局重大找礦成果一等獎。積極開展對外合作,穩妥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各項工作初見成效。2008年,與澳大利亞LOWLANE NOMINEES LIMITED合作成立了常德西澳金剛石礦業有限公司,共同致力於湖南金剛石礦的勘查與開發經營,現合作公司已取得桃源雲池山地區金剛石原生礦勘查探礦權,合作勘查工作正在進行中。2010至2011年,申報了國家基金管理中心境外勘查項目,其中《巴西白無花果樹金礦地質調查與評價》、《澳大利亞北領地特蘭特克里克地區金銅多金屬礦選區評價》項目均成功獲批,境外勘查工作順利起步,並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工程勘察院路橋分院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路橋工程分院是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下屬分院,主要從事鐵路、公路、橋樑勘察工作,近來多年來完成國家、省、市等各類勘察數百餘個,是本區域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勘察單位。長期得到省、市建設主管部門的好評。2008年被評為湖南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誠信單位》。一直以來,經營狀況良好,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近年來,隨著資質等級的晉升,業務領域也不斷擴大,先後在建築、水利、公路、鐵路等領域承攬業務,特別是深孔勘察施工更是老本行。近年來完成的主要相關業務有:

序號

項目名稱

主要業績情況

工作時間

合作單位

1

長昆高速鐵路定測

湘鄉段外業:參與工程地質調繪4986m2;完成鑽孔341個;總進尺10213米

2009年

鐵三院

2

呼準鄂鐵路初測

完成鑽孔外業鑽探總進尺3248米。

2010年

鐵三院

3

集通線定測

完成鑽孔外業鑽探總進尺3402米。

2010年

鐵三院

4

鄭武線定測

第23契約段鳳林外業
完成鑽孔123個;總進尺2156米

2008年

鐵四院

5

向蒲線補充定測

第七標段樂陵外業
完成鑽孔105個;總進尺3897米

2008年

鐵四院

6

衡茶吉定測

第四標段花橋-茶山坳外業
完成鑽孔278個;總進尺7815米

2008年

鐵五院

7

石長鐵路複線定測

第六標段外業
完成鑽孔97個;總進尺2959米

2009年

鐵四院

8

京滬高速公路勘察

濟南-樂陵段外業:測放勘探點97個;完成鑽孔67個;總進尺3015米;

2010年

鐵四院

9

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
補充定測

洪洞北-湯陰東段外業基本情況:鑽孔173個;進尺9240.22米。

2010年

中鐵工程設計諮詢集團有限公司

10

吉暉客運專線定測

完成鑽孔外業鑽探總進尺18532.6米。

2010年

中鐵諮詢

11

改建鐵路荊門至沙市線補定測

完成鑽孔外業鑽探總進尺2600米。

2010年

中鐵諮詢

12

吉暉客運專線補定測

60000米

2011年

中鐵諮詢

13

黔張常客運專線

3000米

2011年

鐵一院

四一三隊設備動力部

設備動力部是隊二級經營單位,成立於2000年。主要從事工勘業、地勘業及工程施工等設備的管理工作。在經營理念上,圍繞工勘“做大”、“做強”做文章,想方設法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確保設備折舊費的收取,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十幾年來,在工程設備的使用管理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形成了投入--回報--再投入的設備資金良性循環,促進了設備資源向報率高的方向流動,改變了設備使用不良的傾向,不斷壯大了設備及配套件的規模。
設備動力部現有各類工程勘察、地勘鑽機、大口徑樁機、長螺旋鑽機、150KW發電機組等設備,配備了專業維修人員,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設備保障。目前,設備動力部各類施工設備齊全,人員組合合理,內部管理規範,社會信譽高,發展前景良好。

工程勘察院測繪分院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測繪分院是湖南省地勘局四一三隊下屬二級單位,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成立於1982年,是一家擁有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工程、工程測繪及地質製圖等相關資質勘察施工專業甲級院。2004年11月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測繪分院現有測繪專業技術人員 30 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10人、中級職稱人員11人、初級人員9人。擁有各類測繪儀器設備20餘台套及相關配套設備軟體齊全,各種測繪固定資產設備680萬元,具備工程測繪乙級資質。
自2007年來,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測繪分院在常德地區乃至整個湖南省開展了大量的測繪工程業務,共完成各類大小測繪項目近千餘項,在礦山地質測繪、區域地籍測繪、工程施工及水文地質測繪等方面,為地方的經濟建設與工程施工做出來突出貢獻,完成了陳家村金礦普查、洞桃沖金礦普查、趙家坪石膏礦普查、瓦爾崗銅礦普查等數十個礦區的地質勘探測量,以及百餘家礦山測量工作,完成了常德市公安局“三所合一”改造工程及機關大院新址建設工程測量,湖南洪江區二次土地調查城鎮地籍調查地籍控制測量,以及常德市桃花源機場、常德市西洞庭食品工業園(一、二期)測繪工程的地形測繪、工程測量;完成了常德市太陽大道、啟明東路、建設東路、東溪路、西洞庭北環路、西洞庭南環路等市政道路工程測量等,在測繪施工中,該院堅持質量第一,業主至上的理念,優質、高效地開展測繪業務,獲得了業主的普遍好評,該院所開展的諸多測繪工程被評為優秀測繪項目。近年來該院平均每年完成測繪項目200多個,經營產值600餘萬元。

工程勘察院直屬工程處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直屬工程處為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的下設分院。
直屬工程處含具初級職稱技術人員3人,高級職稱技術人員1人,鑽探專業從業人員15人,技術力量齊備。工程處自2010年1月1日組建以來,共完成工程勘察及樁基礎業務120多個,參與了太陽山道路新建及柳葉湖綜合治理等一系列勘察項目,管理規範嚴謹,重契約、守信用,在業內收到了較好的評價。

圖文製作中心

四一三隊圖文製作中心繫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一三隊下屬經營單位,成立於2005年。圖文製作中心擁有一支技術力量強、管理規範的專業技術隊伍。現有職工10人,助理工程師3人,技術人員7人。本中心主要承擔各類工程、地質圖件、文字報告製作,大圖輸出、掃描拼圖、光碟刻錄、資料裝訂及複印等工作;使用的軟體主要有MAPGIS地理信息系統、AutoCAD、Photoshop、理正工程勘察軟體及辦公自動化軟體等;圖文中心自組建以來,共完成地質勘察、地質調查、岩土工程勘察、測繪等報告2000餘個。本中心設備先進、齊全,有電腦及列印設備16台,其中包括:
1、清華同方A3彩色掃瞄器:解析度1200;
2、epson9800大幅面彩色繪圖儀:幅面寬度1.13米;
3、epson7600大幅面彩色繪圖儀:幅面寬度0.61米;
4、canon i×4000彩色噴墨照片印表機:可列印A3、A4及各種尺寸的複印紙及相片紙;
5、日本京瓷2560雷射雙面、1650雷射單面列印/複印機。
圖文製作中心以“誠信、優質、優價”為宗旨,期待與社會各界精誠合作、共同發展,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工程勘察院實驗室

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實驗室創建於1955年,當初只是一個只有幾人的地質隊的鑑定組,僅有重砂鑑定一個專業,50多年來,雖歷經滄桑,但在專業技術力量和儀器設備方面仍然得到發展與加強,上世紀六十年代先後增設了化學分析和岩礦鑑定專業,1978年開展了光譜分析工作,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又成立了土工試驗室,專業人員多達40人。1992年12月順利通過省技術監督局對我室的計量認證,頒發了計量認證合格書。2007年、2011年通過了省技術監督局組織的資質複審。2008年8月根據工作需要將“湖南省常德地質礦產實驗測試所”更名為“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實驗室”。
實驗室及其前身為我國首批金剛石礦勘查報告的提交,為全省金剛石原生礦普查和綜合找礦工作的進行,為我省第一個卡林型金剛石的評價和開發,以及為工程勘察、環境地質、農業地質、旅遊地質、地下水資源的調查和相應的科學研究,測試鑑定了近五十萬件樣品和標本。並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主要有:
1.在全國各級相關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2.研製成功具有獨特性能的413—1型磁液靜力分離儀,1978年獲湖南省科學大會獎;
3.完成湖南省金剛石及指示礦物研究報告,獲原地礦部1991科技成果獎三等獎;
4.1981年發現新礦物錫金礦;
5.與有關地質單位共同完成了新邵高家坳金礦儲量報告獲國家儲委三等獎;
6.1990年通過測試成果的指導,與有關單位共同在我省首次發現鉀鎂煌斑岩型金剛石原生礦並獲地礦部物質獎;
7.發現金剛石異常點三處、鎂鋁榴石和鐵鋁—鎂鋁榴石點16處、鉻尖晶石等金剛石指示礦物若干處,為地質找礦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8.《常德銀座大酒店工程地質勘察》獲國土資源部二等獎;
9.《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新住院樓》獲常德市建設局一等獎;
10.《常德市國貿大廈、國源小區工程地質勘察》獲湖南省建設廳二等獎。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較大貢獻。
該室是全國開展重砂礦物分析最早的單位之一,且數年來一直保持著一支可觀的技術力量,不但滿足了本省以金剛石為主的綜合找礦的需要,而且受湖北、陝西等省的委託,承擔鑑定任務和解決技術難題,此外,曾先後受中南地質局和地礦部的委託,舉辦過兩期全國性重砂礦物鑑定人員培訓班。該室目前主要任務是承擔全省以金剛石找礦為主的地質礦產樣品(包括岩石、礦物、重砂)和工程土樣、工程水樣、工程剪下波速的測試工作。我室現有職工13人,其中大中專以上學歷的8人,已經獲得專業技術職稱的8人,占職工總數的60%。實驗室固定資產原值約35萬元,儀器設備總數38台(套)。實驗室總面積約350m2。經過多年的錘鍊,該室已經成為了一個技術先進、人員結構合理、環境良好的實驗室。

單位駐地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3538號
郵編:41500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