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豆類(蔬菜)植物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豆類(蔬菜)植物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豆類(蔬菜)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由湖北省科技廳於2011年批准組建的以江漢大學為依託單位的省級科技平台,是以豆類植物遺傳改良、可持續優質高效栽培、生物固氮與地力培肥、產品貯藏加工和安全檢測等為研發重點的研究中心。中心以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為手段,著力研究解決豆類植物安全生產與資源有效利用中的技術難題,實現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的目標。

中心概況

研究中心在建設指導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工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為朱英國院士,中心主任為陳禪友教授。

中心以豆類蔬菜植物為主要研究對象,建設有600多平方米的實驗室,包括分子遺傳育種、栽培生理生態、植物細胞工程、組織培養、宏基因組學、食品營養與安全檢測、生物網路平台等實驗室;建有豆類植物種質資源庫。中心設在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參與建設單位有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武漢市農科院、武漢市農業局及相關技術服務機構,武漢種子商會等。有武漢市文鼎農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武漢荷香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吉農沃爾特有限公司等校外基地,為研發和轉化提供了條件。本中心有較大的國內外影響,有多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市科技項目評審專家,有國家、省級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省、市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市政府津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市教育界名師,市勞動模範,國際和國內重要期刊編委、審稿人。中心研究團隊正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涵蓋多研究領域、年齡結構合理、具有極強凝集力的優秀團隊。

幾年來,中心成員先後主持承擔了20餘項國家、省部和市級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4項,選育出植物新品種4個。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在國家級核心期刊或權威報刊發表80篇;SCI論文20餘篇,EI論文2篇。培養碩士研究生8名。

通過成果轉化,使選育的豇豆系列新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套用推廣套用全國2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新增經濟效益過億元。為多家科研機構、企業和生產者提供技術培訓和諮詢,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今後3年,本研究中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逐步成為獨立法人單位,改善研發條件,加速成果工程化套用;提昇平台檔次,成為國家蔬菜種質資源中期庫豆類蔬菜資源鑑定評價中心或者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明確主攻方向,以開發安全產品為主,兼顧公益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將重點攻克如下難題:(1)國家種質資源的鑑定、評價與保護;(2)抗蟲豇豆和低毒菜豆新品種選育;(3)生物反應器的研究與工程化套用(4)繼續研究具豆類植物特色的產品和生態套用。

研究團隊

中心主要科技人員共22人,其中正高職稱8人、副高職稱6人、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2人。研究團隊的專業領域涵蓋植物學、遺傳學、園藝學、植物營養學、植物保護學、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生物網路與平台、發酵工程、生態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領域、年齡結構合理,梯隊具有極強的凝集力。其中,引進海內外的高層次人才包括曾辰教授(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梁承志研究員(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王俊研究員(中科院武漢植物園)。

姓 名性別年齡職 稱學位及專業工作單位
陳禪友51教 授博士,遺傳育種學江漢大學
曾 辰48教 授博士,生物物理學江漢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
梁承志47教 授博士,基因組學江漢大學/中科院遺傳發育所
王 俊41教 授博士,食品化學江漢大學/中科院武漢植物園
晏儒來79教 授學士,蔬菜學江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周世力48教 授博士,微生物學江漢大學
曾長立42教 授博士,植物營養學江漢大學
張鳳銀49副教授碩士,蔬菜栽培學江漢大學
胡志輝41高級實驗師學士,蔬菜育種學江漢大學
吳 華36副教授博士,園藝學江漢大學
潘 磊33講 師博士,植物分子育種江漢大學
郭 瑞28助理實驗師碩士,蔬菜育種學江漢大學
彭 海38副教授博士,基因組學江漢大學
李佳楠37副教授博士,細胞生物學江漢大學
韓 雪35副教授博士,分子毒理江漢大學
董元火49副教授博士,生態學江漢大學
戴希剛33講 師博士,園藝生物技術江漢大學
馮 濤38講 師博士,植物保護學江漢大學
孫憲迅37講 師博士,發酵工藝學江漢大學
王 璐30講 師博士,化工與食品技術江漢大學
徐 媛31講 師博士,食品科學與工程江漢大學
汪艷傑30助理實驗師碩士,生物化學江漢大學

科學研究

自2011年湖北省豆類(蔬菜)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批准組建以來:(1)承擔縱向科研項目24項,其中國家級科技計畫項目2項(結題1項,在研1項),省級科技計畫項目6項(結題4項,在研2項),市科技計畫項目16項目(結題8項,在研8項)。(2)企業委託項目4項(結題3項,在研1項)。(3)本工程中心開放基金項目,2012年立項8項(均已結題)和2013年立項9項(均在研)。 承擔國級、省、市科技計畫項目及企業委託項目

序號項目來源立項時間項目名稱執行情況
1農業部948項目2012國外優異和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引進與利用結題
1A農業部948項目2013國外優異和特色作物種質資源引進與利用在研
2湖北省科技廳2012湖北省豆類(蔬菜)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研
3湖北省科技廳2013豇豆耐鹽性的分子遺傳機制及其套用研究在研
4湖北省科技廳2012運用ecotilling技術鑑定油菜油脂合成中關鍵基因多態性結題
5湖北省科技廳2012研製植物栽培和育苗基質產品及其開發利用在研
6湖北省教育廳2012羽衣甘藍諸葛菜、紫羅蘭屬間雜交育種研究結題
7湖北省教育廳2012運用ORG-EcoTILLING鑑定十字花科植物器官基因組多態性研究在研
8武漢市科技局2012黎豆引種與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結題
9武漢市科技局2012武漢豆類植物研究基地在研
10武漢市科技局2012豇豆莢螟取食誘導的豇豆自體防禦反應及其套用研究在研
11武漢市科技局2012美國矽谷經驗對武漢自主創新與產業轉型的啟示研究結題
12武漢市科技局2012菜豆毒性成分遺傳變異研究與利用在研
13武漢市科技局2012豇豆花莢脫落原因和防止措施研究在研
14武漢市科技局2012利用豇豆×飯豆實施抗病蟲豇豆種質創新的研究在研
15武漢市科技局2012高效固氮豌豆品種的篩選及其培肥冬閒稻田地力研究在研
16武漢市科技局2013野生紅小豆品系選育及配套生態栽培模式的研製在研
17武漢市科技局2013菜豆幾種次生代謝物的毒性鑑定與利用研究在研
18武漢市科技局2013長豇豆耐鹽核心種質資源庫的創建在研
19武漢市科技局2013豇豆豆莢產量性狀與SSR分子標記的關聯作圖研究在研
20武漢市科技局2013武漢市七萬畝設施蔬菜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在研
21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2菜豆毒性成分及低毒遺傳資源篩選結題
22武漢市農業局2012蔬菜新品種及配套技術篩選比較結題
23武漢市農業局2013設施蔬菜小型農機具選型配套關鍵技術及PLC控制水肥一體化技術示範、推廣結題
24湖北吉農沃爾特農業有限公司2012有機農業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在研
25湖北大林生態農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12植物栽培基質的研製和開發結題
26武漢萊福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3“矮虎”豇豆新品種繁育與推廣結題
27武漢荷香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3藜蒿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在研

人才培養

中心科研平台面向高校和社會開放,對本院園藝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以及江漢大學文理學院的相關專業本科生進行不定期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達到200多人次,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同時,為武漢市諶家磯中學學生開設第二課堂,進行生物遺傳資源等方面的知識普及。培養的優秀畢業生代表如下:

(1)董煉,男,1993年畢業於江漢大學蔬菜園藝專業,武漢林業集團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2)汪志紅:男,1992年畢業於江漢大學蔬菜園藝專業,高級農藝師,武漢市農科院辦公室主任,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武漢綜合試驗站站長。

(3)黃文俊:2000年9月進入江漢大學農學系,2004年考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2007年9月考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攻讀博士研究生,2011年6月獲得理學博士,進入武漢植物園工作。

(4)吳勝兵:2001年9月進入江漢大學農學系,2005年本科畢業後考上湖北省公務員,現任湖北省農業廳人事處副處長。

(5)宋威:2010年9月進入江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就讀研究生,主要從事測試了56份菜豆資源的植物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劑、總皂甙和植酸的含量或活性,分析了種質間的遺傳變異,為低毒菜豆育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畢業後進入黔南自治州環境監測站工作。

(6)李想:2010年9月進入江漢大學植物科學系,成績優異,2014年以421分的高分考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儀器設備

自組建以來,共購置進口和國產設備158台(套),設備總價值855萬,其中進口設備41台(套),國產設備117台(套),包括多探頭連續監測螢光儀、研究級正置電動顯微鏡、高速冷凍離心機、雙向電泳儀、真空冷凍濃縮乾燥儀全套設備、超高速離心機、葉片光譜探測儀、多功能酶標儀、攜帶型近紅外分析儀等單價十萬以上大型精密設備10台(套)。中心已建成為設備較齊全、功能較完善的實驗平台,可以滿足豆類植物生理、營養品質、細胞學、分子生物學等相關研究所需。

主要大型精密設備儀器功能簡介

多探頭連續監測螢光儀:光合作用等監測的關鍵設備。該設備只激發色素的本底螢光而不引起任何的光合作用,具有很強的靈敏度和選擇性,能在野外長期連續監測多個植物樣品的光合作用的變化,但不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具有實時動態測量螢光誘導曲線、光回響曲線、快速光曲線等功能。 研究級正置電動顯微鏡:是進行明場、螢光觀察及顯微操作等最基礎最有效的工具,能對組織切片、螢光標本等多種樣品都能進行高解析度的觀察和圖像捕捉分析。 高速台式冷凍離心機:用於高效分離、混合樣品等的關鍵設備,對轉速、溫度的準確性和性能的穩定性要求高,溫度控制精度±1 ℃;混合離心機要求最大容量可達4 x 200 ml,最大轉速達到15000 rpm,最大離心力可達23000 g。 雙向電泳系統:開展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的重要手段。該系統的基本組成中,一向是等電聚焦電泳系統、二向是中等通量高解析度垂直電泳系統。 真空冷凍濃縮乾燥儀:主要用於蛋白樣品、RNA/DNA 濃縮或乾燥;乙醇沉澱物;氨水中合成寡核苷酸;生物活性樣品;甲醇/ 水混合物;緩衝液等等。 超高速冷凍離心機:生化實驗室用來分離製備生物大分子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用於亞細胞組份分離,病毒及蛋白梯度分離,脂蛋白分離,RNA梯度沉澱,質粒DNA提純等。 葉片光譜探測儀:可以在野外非破壞性測量葉片的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率;現場獲得光譜圖象,通過數據處理終端計算數據,可以定性、定量的研究葉片內各組分葉綠素a或b、N、水、糖、礦物質等含量及比例變化。廣泛套用於探測植物葉片內物質含量,用於植物葉片光合作用、植物遺傳特性、植物脅迫生理、植物病理、植物營養等研究。 多功能酶標儀:酶聯免疫分析是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中一個重要常規檢測手段和研究方式,如酶活分析、蛋白質相互作用、報告基因測定等需要用到基於螢光、生物發光技術的微孔板檢測。 攜帶型近紅外分析儀:配備蔬菜等無損檢測軟體,無需建模可直接用於果實的無損檢測便於園地、野外監測果實品質;配置分光光度計及相應軟體,具備開發及設計軟體測定果實多種品質功能。

基因測序系統ABI Solid 5500:用於全外顯子組測序或定向重測序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