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創建於1957年11月,原為政治學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辦。1984年省委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批准恢復,更名為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1989年省社會主義學院開始邊籌建邊辦學,1992年9月8日在武昌閱馬場灰樓原址正式開班辦學。2003年9月遷址到武昌和平大道872號新建的“社院大廈”。

簡介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坐落於美麗的武漢長江之濱,白雲黃鶴的地方,是中共湖北省委領導的統一戰線
綜合大樓
性質的政治學院,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校,是黨和國家幹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與概況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創建於1957年11月,原為政治學校,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辦。1984年省委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批准恢復,更名為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1989年省社會主義學院開始邊籌建邊辦學,1992年9月8日在武昌閱馬場灰樓原址正式開班辦學。2003年9月遷址到武昌和平大道872號新建的“社院大廈”。
2003年中央統戰部發布的《社會主義學院工作暫行條例》明確規定了社會主義學院的任務和職能,社會主義學院的基本任務是:
(一)教育培訓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
(二)教育培訓統一戰線其他方面的代表人士;
(三)教育培訓統戰工作幹部;
(四) 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五)學習、研究和宣傳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和政策。
社會主義學院通過教育培訓,著重提高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和統一戰線其他方面代表人士四個方面素質:
(一)具有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
(二)具有愛國主義精神,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祖國統一的責任意識;
(三)具有適應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需要的政治素質,了解和掌握新 世紀新階段愛國統一戰線的基本理論、方針、政策;
(四)具有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共事和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責的能力和勝任本職工作的組織領導能力。
對統戰工作幹部的教育培訓,著重提高三個方面的素質:
(一)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自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
(二)具有勝任本職工作所需要的統戰理論政策水平和領導能力;
(三)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發揚統戰工作的優良傳統,勤政廉政,公道正派,善於廣交深交黨外朋友。
此外社會主義學院還負有考察了解學員的政治思想情況、工作實績和業務能力,為民主黨派、統戰部門及有關方面培養選拔幹部和統戰教學人才提供參考意見的職能。
根據上述任務和職能,社會主義學院開設四個方面的課程:
(一)基礎課。主要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
(二)專業課。主要包括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中共統戰史、民主黨派史,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政協理論,民族宗教理論與政策,知識分子方針政策,經濟領域的統戰工作和政策,“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海外統一戰線,中華文化與民族凝聚力等。
(三)套用課。主要包括形勢與任務,經濟理論,現代科技知識,法律法規,管理決策科學、領導科學,計算機基礎知識與操作等。
(四)社會考察課。主要包括工作交流、參觀考察、調查研究等。
根據統戰幹部和統戰工作對象的層次和特性,省一級的社會主義學院設定以下幾種班次和學制:
(一)進修班。主要培訓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省級組織的常委、委員(執委)和處以上幹部;省級人大、政協中的非中共代表、委員,市州人大、政協中的非中共副主任、副主席;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市州組織的正副主委(會長),在政府和法院、檢察院擔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非中共幹部,以及其他相當於縣處級的非中共代表人士,學制1至2個月。
(二)培訓班。主要培訓相當於縣處級的非中共中青年幹部和準備進入縣處級領導班子的非中共後備幹部,學制3個月至半年。
(三)研究班。主要培訓在政府和法院、檢察院擔任地廳和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非中共領導幹部、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以及統戰部的領導幹部,學制一般為1個月。
(四)讀書班。主要培訓宗教界代表人士和市州以上宗教團體負責人,擔任市州工商聯執委以上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學制一般為半個月左右。
此外,經省編委批准,省社會主義學院成立了“湖北中華文化學院”,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面向社會,舉辦學習中華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培訓班、學習班。經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省社院還成立了“湖北中華文化學院職業培訓中心”,開展經營師、策劃師、推銷員等職業資格的初、中、高級培訓。

辦學特色與主要業績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是一所獨具特色的政治院校。一是學院的培訓對象層次高、學歷高,因而教學要求也高。培訓主要是結合實際學習政治經濟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講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他們更多地了解和掌握黨的方針政策,提高政治理論素質和參政議政的能力。二是教學內容政治性、政策性、時效性很強。由於學院的統一戰線性質和學員文化層次高的特殊性,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有統一戰線政策觀念和專業知識的人才,培養有作為的社會活動家和政治家,培養能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共事,具有較高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能力,能帶領民眾前進的一代代黨外代表人物。在學制上,要根據不同班次不同學員的情況靈活確定學制的長短和課程的設定,一般是短期培訓,以專題講授為主。第三個特點就是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方法是以自我教育為主,形式上是課堂講授和課下讀書研討相結合。學院在教學中力求採用“學員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學專題的講授儘量少而精。在政治理論的探討上,鼓勵學員聯繫實際,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創新。實行“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原則,保持寬鬆的政治學術氛圍,讓大家暢所欲言,共同探求真理。第四個特點,有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採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辦法設定學科和配置教學力量。基礎理論課、統戰理論專業課基本由本院教師擔任,形勢、方針政策和其它專業課,一般聘請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中共黨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教授、學者來講。這樣也使學員能及時了解國家的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形勢,聽到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權威性解釋和宣傳,得到關於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的解答。在大力培養本院教師隊伍的同時,充分利用社會上的優勢教師資源,使專兼職教師優勢互補,從而保證了社會主義學院的教學質量,受到學員們的歡迎。
省社會主義學院復辦10餘年來,在統一戰線教育培訓和理論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碩果,共舉辦各類進修班、培訓班、研討班和讀書學習班138期,培訓黨內外幹部和代表人士5600餘人,為支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統一戰線黨內外兩支幹部隊伍的建設作出了貢獻。一批黨外人士經過省社會主義學院培訓後,走上了省、市(州)、縣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崗位。在搞好黨外幹部培訓的同時,省社會主義學院還與高校聯合開辦學歷班。科研上,學院創辦了《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編寫出版了《統一戰線40年論集》、《愛國統一戰線基礎》、《鄧小平統一戰線理論輔導讀本》、《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等專著和教材。參與中央統戰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編寫《統一戰線疑難問題》、《中華文化概述》等輔導書籍。此外,在省以上報刊發表論文100多篇、約40餘萬字。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工作的發展和提高。

黨對社會主義學院的重視與期望

社會主義學院是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受到中共中央和黨的三代領導人的高度重視。1956年毛澤東親自為社會主義學院命名;1992年6月鄧小平同志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題寫校名;同年江澤民同志為社會主主義學院題寫了“愛國、團結、民主、求實”的八字校風;1995年10月19日,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提出了“高層次、有特色、正規化”的辦學原則。
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對社會主義學院也非常重視。1990年省委在貫徹中央關於多黨合作制度的檔案中指出:“省社會主義學院是我省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土的聯合黨校,是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要健全社會主義學院的機構,抽調政治素質好、有一定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的優秀幹部到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社會主義學院的辦學條件,2000年,省委、省政府批准重新選址興建省社會主義學院,2003年社會主義學院建成。新的學院建築面積13000平米,校園環境優雅,整潔安全。教學綜合樓(社院大廈)擁有現代化學術報告廳、大小教室、會議室、多功能廳、客房、大小餐廳等,集教學、餐飲、住宿、健身、娛樂於一體,是舉辦各類學習班、講座、學術報告和各種會議的最佳場所。
時代給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黨賦予了社會主義學院教育培訓的重任。在新的世紀裡,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將不負黨的期望,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揚“愛國、團結、民主、求實”的校風,走“高層次、有特色、正規化”的辦學道路,按照江澤民同志的要求,把社會主義學院建設成為更富有特色的名副其實的黨外代表人士和統一戰線幹部的學習培訓基地。

現任領導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為中共湖北省委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委託省委統戰部管理。設黨委書記1名,院長1名,副院長3名。
黃利鳴 學院院長
程逖 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學院黨委書記
楊建國 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楊聲馳 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何承新 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機構設定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是中共 湖北省委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學院,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合黨
服務總台
校,是黨和國家幹部教育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主要職責
(一)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省委統戰部的安排,協助做好黨的統一戰線工作,保證黨的路線、任務以及黨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並向省委、省委統戰部匯報和反映情況。
(二)組織民主黨派各級領導骨幹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統戰理論、政策,提高他們的理論政策水平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能力。
(三) 對統一戰線系統的幹部進行崗位培訓,提高統戰幹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四)根據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原則,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以及黨的統一戰線歷史和理論的研究工作。
(五)貫徹落實省委統戰部下達的年度教學計畫,負責各班次學員的入學、後勤保障、學籍管理、學員學習情況評鑑;考察了解學員的政治思想情況,工作實績和業務能力,為民主黨派、統戰部門和有關方面培養、選拔幹部提供參考意見。
(六) 以愛國主義為宗旨,根據海外統戰工作的需要,開展中華文化的學習、研究、交流和聯誼工作。
(七)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 內設機構
根據以上職責,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內設以下4個處室。
(一) 院辦公室(同時掛“黨委辦公室”牌子)
負責協助院領導組織院內日常工作的運轉;負責院內外的聯繫與綜合協調、接待、文電處理、機要檔案、秘書事務、會議組織及信訪、信息、網路管理、電化教學管理、保密、安全保衛、車輛和財務管理等工作;編寫《工作簡報》;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學院人事及職稱管理工作;負責學院離退休職工管理、計畫生育工作;負責學院黨委的日常事宜和機關的黨務、群團和工會工作。
(二) 教務處
負責編制教學計畫,管理協調教學活動,安排課程,聘請教師,招收學員,管理學籍,掌握學員的思想,反映教學情況,研究並提出教學工作改革方案,組織編寫教學大綱;負責有關教學保障工作;負責起草有關文字材料工作。
(三) 教研室
根據教學計畫,開展學員自學、討論、輔導等教學活動,負責草擬有關教學方面的文稿。
負責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理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共黨史、中外近代史的教學與研究。
負責統戰理論、歷史以及統戰方針政策的教學與研究。重點是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政協工作,民主黨派史,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民族宗教理論、方針政策,海外統戰工作方針政策,經濟統戰工作方針政策,基層統戰工作,統一戰線方法論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
負責現代科學,包括領導科學、行管、文秘、公關等課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負責編寫《 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負責“圖書資料室”的管理工作。
(四)總務處
負責學院基本建設管理,國有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和管理等工作。內設“服務中心”,負責學院幹部、職工和學員生活服務等後勤保障工作;依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開展多種經營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